初三学生怎样才能冲刺中考数学高分

数学学习,初一夯实基础,初二训练思维,初三综合应用。如果初一初二没有达到该有的目标,初三就相当困难了,尤其进入初三,除了增加了化学科目,重要的是学习进度加快,一年的课程基本上在上半学期学完,下半年进行一轮二轮总复习和一模二模总练习, 同时,初三课程内容比较有深度,学习了初三内容后,各种综合型题型都出现了,以至于很多同学目不暇接。

那么,对于初三生,尤其初三下半学期的学生有没有机会?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努力,机会还是有的;只要你拼搏,希望还是有的。先不说当个黑马,就是成为一匹马,也比老牛快吧。

其实,初中数学的学习不是很复杂,应该说会了不难,难了不会。我告诉很多学生,不要惧怕数学,太多的东西,就像白纸一样,一戳就破,一点就透。同学们肯定也深有这种体会,只要有人指点一下思路,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只是,因为别人的指点,对自己来说是肤浅的东西,很容易遗忘,如果在这些问题上能够做到继续总结归纳,变成自己的知识,就不容易遗忘了。

初三学习春节后开学即开始了一轮复习,同学们要理解一轮总复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主要目的是回归课本,查缺补漏,训练思维,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中考中,能够做到会的题做对做快,把占比70%的分数悉数收入囊中。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这个寒假,自己提前进入一轮复习状态,以最快速度浏览课本,熟知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等内容,课本上习题,以前出现过的问题,再继续做一遍,把错题本拿出来再训练一遍,达到这个目标了,就会很轻松地跟上学校老师进度,为第二轮总复习提高训练,奠定了基础。

第二轮总复习是专题训练,至于专题训练内容,以后我还会发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只是碍于篇幅内容,先谈谈进入一轮总复习的学习方法

1、 死记硬背总是备受诟病,但是,不得不说,数学中很多东西还是要死记硬背的。学过的内容,没有理解透彻,也不知道来龙去脉,不能一放了之。中考基础知识部分,就是考查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法则、定理。一步就做出来的,根本没有拐弯,也不用思维,套路即可。比如一个中位数的概念似是而非地记住了,根本没想到要从小到大排列,更没想到偶数个数据求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那么,很容易得到的分数也就很容易失去了。又比如等腰三角形的角度问题,顶角和底角分不清楚,告诉一个角度时,当然就不知道分类讨论,有两种答案了,所以,该记忆的就得记忆牢固。

当然,死记硬背的知识是肤浅的,属于机械记忆。它只能回答特定的知识点内容,并不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这就需要理解和应用。而理解和应用就要做题训练。

2、 一说到做题,很多人又有反驳的理由了,说是搞题海战术,不是真正的学习方法。到底做多少道题才是题海战术?每人给出确定的答案。在这里只能说,没有思考的做题方法,没有归纳总结的做题方法,没有会做一道题就会做一类题型的做题方法,都是题海战术。题海战术不是在量,而是在质,为了一个类型题的数量掌握,比如线段求和的阿氏圆模型和胡不归模型,为例充分理解和掌握这类较难题型,多做题,多总结,都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一种学习的策略,那就是牢固掌握这种题型的思想方法和做题思维。这就是看似在一道题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如果把这看成是解决了一类题,解题效率就上升了一个台

3、 知识应该不仅仅是停留在会做题的表象,而是要理解知识的因果,探究知识的深度才能彻底掌握知识。做题就是对知识的应用,也是更深层次地理解,我们不该简单的否定题海战术,而应该思考什么样的练习更有效。

做题训练,就是为了可以让我们的部分思考潜意识化,让知识成为长期记忆,让大脑只需要调用记忆而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考过程,从而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4、 很多考生只注重题型的训练,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在考试前形成了思维定式,到真正考场上的时候也没有办法灵活应对了。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让孩子熟悉概念的同时,不断理解概念不同的运用范围,才能够将知识点连接起来,进而理解知识的深层意义,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在不同背景中,遇到同类型的题,就能一眼看穿,轻松化解。

巩固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做题进行有意义地训练,掌握各种题型的思想方法和解题思路,努力拼搏,才能在中考中冲刺高分!

初三学生怎样才能冲刺中考数学高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