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大家好,我是馬香玉。

前天是三八婦女節。

不少關於女性力量的話題,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中。

大家紛紛參與分享#她故事#,讚歎#她力量#。

中國首位UFC世界冠軍張偉麗,成功衛冕。

她關於#女性可以有很多面#的發言也應景地被刷上了熱搜。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但僅僅一天過去,這些話題和討論似乎再次不見蹤影。

所以今天,香玉想要為大家推薦一部新劇,和大家一起探討:

持續發聲、不斷爭取將會怎樣影響我們的切身利益。

《無界之殤》

Stateless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這部新劇有一個最大招牌——

「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眾所周知,大魔王熱衷於在電影中一次又一次挑戰自己。

《藍色茉莉》中精神崩潰的失意中年女性,到

《卡羅爾》中魅力四射的浪漫同性伴侶。

詮釋的每一位女性人物都真實飽滿、令人動情。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而在作品之外,她也時常以身作則。

多次在公開場合中為女性的生存處境和基本權益發聲。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這部《無界之殤》,是凱特·布蘭切特親自執導並參演的電視劇作品

首次涉足電視界,她想要討論的仍是需要被關注的性別、人權話題。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米娜,是一個苦難的中東女孩。

和自己的父母、妹妹一起生活在戰火紛飛的

阿富汗

這天,一家四口面帶微笑、滿懷希冀。

因為他們背上行囊,即將離開這個戰亂之地。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為了讓她和妹妹能夠過上更好的人生,爸爸託關係找到了一夥偷渡商人。

只要給夠了錢,全家就有機會搭上渡船去往澳大利亞

然後再申請難民簽證,就能以戰爭難民的身份永遠留在那裡。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可是沒想到,這夥人居然是一群騙子。

收下了無數平民傾家蕩產湊齊的「改命錢」,扣押了所有人用以證明身份的簽證文件。

把他們扔在沒有渡船的海邊。

再叫來一群專管難民偷渡的執法人員。

跑得掉的人,也沒有機會去往幸福的他國。

跑不掉的人,就淪為一無所有的叛國囚犯。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米娜一家人僥倖逃掉了。

但爸爸咽不下這口氣。

因為他知道,

要是把女兒們繼續留在阿富汗,此後的生活將會有多麼不堪。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他瘋了一般地四處尋找,舉起了尖刀,威脅騙子。

終於在一個風起潮湧的夜晚,把妻子和兩個女兒送上了駛往澳大利亞的渡船。

阻攔的人趕來,他便用自己的身體充當盾牌,讓渡船成功地載著妻女離岸。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哪怕是自己被捕、哪怕是與家人失散,也要親眼看著她們離開。

因為他永遠記得自己對米娜說出的承諾:

在那個地方,你可以上學,你可以當老師,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在澳大利亞長大,生活就能如自己所願嗎?

可惜現實沒有米娜想象的這麼簡單。

索菲,便是一個從小在澳大利亞長大的德裔女孩。

生活在一個富足的中產家庭,大學畢業後做著體面的空姐工作。

但是現在,她卻感受不到半點輕鬆愉快。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原來,母親不滿意索菲的空姐工作。

更想讓她像她的姐姐一樣,換個穩妥的工作,然後儘早嫁給那個無趣但多金的威廉。

安靜本分,相夫教子。

因為她已不再「年輕」了。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索菲被母親的數落壓得喘不過氣來。

她從廁所的窗戶逃走了,逃去了一個「療愈心靈」的舞蹈培訓班。

在這裡,美麗優雅的導師(凱特·布蘭切特 飾)告訴她:

放下心裡的負擔,別去理會他人的評判,勇敢做你自己!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沒想到的是,這個所謂的心靈港灣,不過又是一場「她經濟」中的消費騙局

利用著都市白領們的疲憊和脆弱,大把大把地撈著錢。

當索菲情緒崩潰時,反倒指責起她無法成長、充滿了令人厭惡的消極力量。

並毫不留情地將她趕走。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她只是想找到自我。

但所有人都認為她瘋了。

索菲不想再受父母的控制,也不願去見滿嘴謊言的醫生。

她在一個夜晚逃走了。

義無反顧地一頭扎進大海里,企圖遊向遙遠的未知國度。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夜幕下的大海上。

想要獲得新生的阿富汗女孩,乘坐著難民船逃往澳大利亞。

想要獲得新生的澳籍德裔女人,縱身跳進海里逃離澳大利亞。

聽上去很戲劇性。

但事實上,這個故事改編自2004年一則真實發生的醜聞

當時,一名幼年起就生活在澳洲的德裔婦女,被當成精神不健全的非法移民,無故關押一年。

該醜聞一經曝光,引發澳洲婦女組織的震怒和抗議,以至於澳洲國會不得不介入此案進行調查。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大魔王首次執導劇集,就尖銳而激進地展現了澳洲當下最敏感的難民偷渡問題

對於乘船前來尋求避難的人,他們目前的做法是先將其轉移到設在他國的收容所中,再慢慢予以「審核」

但這種處置難民的方式一直備受爭議。

一是因為被強制隔離的難民們生活狀況堪憂:

食品淨水嚴重缺乏、醫療需求得不到滿足,還被管理人員粗暴對待。

二是因為被拘留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只能面對無限期的「審核」:

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導致了難民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少人被迫自殺

2018年,聯合國難民署呼籲澳大利亞立刻停止其離岸移民拘留政策。

但至今,難民們在澳洲的處境仍舊沒有得到改善。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難民問題,涉及太多政治因素和國際關係,難以基於粗淺的瞭解便妄下論斷。

今天,香玉想要聊聊的是這個故事中的女性

為什麼?

擁有著不同的國籍、出身於懸殊的家庭,澳藉女性索菲和阿富汗少女米娜都要選擇逃離?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從她們兩人身上,我們幾乎能看到全世界被壓抑、被迫害的女性的身影。

在那些經濟貧困、教育落後、生活動盪的地方,女性無法擁有自由的身體。

她們永遠是男性的從屬品。

能否保全自己的身體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更別說擁有屬於自己的學業、事業和愛情。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就在最近,2012年那樁震驚世界的德里公交車輪姦案的兇手們才正式被判死刑。

然而就算死到臨頭,他們還是沒有半點悔恨、半點歉意。

一個年僅23歲的女孩被輪姦和毆打致死。

但面對質疑和問詢,還有很多印度人和兇手一樣,堅定地認為:

遭遇強姦、性侵,女性更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而在那些經濟發達、文化交融、生活安定的地方,女性勉強算是擁有了自由的身體。

但她們卻未曾真正擁有自由的精神。

如何穿著打扮、如何言談舉止?

選擇什麼樣的工作、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她們生活中的每一處,依舊在受到來自家庭、社會的指點和約束。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米娜憧憬的高等教育,卻在教導著索菲:

要安靜、要沉穩、要溫柔、要細心、要懂事;

而不是要勇敢、要自信、要張揚、要創造、要自由。

從小到大,她被期待成為一個好女兒、一個好姐妹、一個好妻子、一個好母親。

唯獨沒人期待,她不再是誰的附屬,成為一個最好的自己。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每當我們看見那些落後地區的女性身處於更殘酷、更悲慘的境遇,總會短暫地忘記:

無論國籍、無論貧富,我們其實與她們身處於同一種桎梏和壓抑。

我們去同情她們,收穫小小的滿足和僥倖,然後就會忽視:

全球每個角落裡女性的現狀,都還沒到值得我們感恩戴德的境地。

全球女性的失語,才是真正的「無界之殤」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香玉經常收到留言,總會有人建議:

減少關於女性話題的發聲?

否則會變得刺耳。

很多時候,就算我們已經接受了性別平等的言論,卻難以改變下意識的偏見。

就像自我覺醒的索菲,不過是在正當地追求夢想、發洩情緒。

憑什麼,僅僅如此,就被當做不懂廉恥的精神病。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如果我們認定這樣的勇敢和自由不合時宜,那就是主動放棄了原本握在手中的權利。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已經有很多人支持平等,但世界仍需被質疑、提醒。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無論是身處於水深火熱的難民,還是總站在風口浪尖的性少數群體,還是一直被矯枉過正的女性…

每一場關於人權、平等和自由的鬥爭都是不會停止的陣地戰。

被剝削者的幸福美好必定會影響到剝削者的豐厚利益,引來反對和打擊。

不能夠放棄,否則很容易就會失去已經奪得那一塊小小的陣地。

繼續發聲,繼續追尋。

直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被我們緊握在手心。

女王的第一次,獻給了這部新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