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兆泉:英文好,不是因为中文好

盖兆泉:英文好,不是因为中文好

盖兆泉(壮壮妈)

资深新浪博主

曾出版《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注:本文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最近我又听到了“汉语母语程度是英语程度的上限”的说法,用来说明中国孩子需注重中文的学习,把中文搞上去,否则,英语也不会学好,因为母语是上限吗。

多年来,这种观点在民间一直很流行,还有人把“上限”说成“母语天花板”。我向来反对这些说法,今天再写一篇文章,从迁移的角度论述中文程度对英文的影响。

盖兆泉:英文好,不是因为中文好

首先,学术界不支持“母语天花板”的说法,没有这个说法。

这个世界上,说两种语言的人多于单语人,在美国这种移民国家,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家里说其他语言。只要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如学校里说的、学的是二语,那么,孩子的母语和二语程度发生逆转,即二语很快超过母语水平的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根本没有母语不可逾越的说法,上限、天花板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用哪种语言进行深入学习、在中小学阶段用哪种语言进行学科学习、写作业,哪种语言就会成为强势语言,就看你进的是哪种学校。在中国,如果你把孩子转到国际学校读初中,那么几年后孩子的英文读写能力就会超越中文,成为强势语言。

在我说了这个理由后,持“天花板”观点的老师,把此说法界定为“在中国公立学校就读、在短期和长期都没有留学计划的孩子”,说:“对这种孩子来说,母语是上限没错,外语水平只能无限接近母语水平,永远也不能超越。”

如果没有外语环境、投入时间不足、学校里学的、用的都是母语,那母语肯定是更强了。该老师说:“如果能扩大正迁移,减小负迁移,中文阅读能极大地促进英文阅读。”如何扩大减小迁移,该老师没有细说。

盖兆泉:英文好,不是因为中文好

那中文水平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英文的阅读呢?

关于这个话题,一些家长和老师有很绝对的说法。比如:

● “中文阅读强的,英文阅读一定强。”

● “我观察了周围几百孩子,就没有中文好英文不好的。”

● “那些英文阅读进度慢、写作没有条理的孩子,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中文阅读弱、家长没有重视中文。”

然而,这些都是个人观点,反方很容易举出反例,能证伪。

比如,统计数字表明,中国能流利使用英语的人只有5%,你能说其余95%的人母语都不好么?

再比如,大学学中文的,按此说法,应该比学其他专业的人英语好才对吧?为什么那些中文系出身的人,很少有看得懂英语写成的语言学文献的,从而导致中文教学的科研那么落后呢?

又怎么解释,那些由于启蒙早,英文阅读上路快,中文一般,英文却考了99%(比99%的美国孩子英语好)的公校孩子的存在呢?

盖兆泉:英文好,不是因为中文好

让我们来看看语言学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成果。

在学习理论问题上,无论说得多么斩钉截铁,来自个人的主观观点也是不可靠的,只有建立在大规模的实证基础上的科研成果,才是最值得信赖的。

关于母语(L1)程度对二语(L2)阅读的影响,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假说:the 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 Hypothesis 和 the Linguistic Threshold Hypothesis。

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 Hypothesis是说母语程度对二语阅读的发展有打基础的作用,母语和二语在阅读技能方面有相似性和相关性,能迁移。有学者统计,在同是字母文字、拼音文字的两种语言中,这种相关性对二语阅读起到了大约20%左右的作用。但由于汉语这种象形文字和英语这种拼音文字间相差巨大,在汉英之间的迁移上,这个20%的数字就不适用了。

Linguistic Threshold Hypothesis是说学习者需要把二语学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把母语阅读技能迁移到二语阅读中去。也就是说,有一个“语言门槛”、“语言天花板”(这也许才是天花板一词的真正出处),在达到这个门槛和天花板之前,他们母语阅读的好与差与二语阅读无关。通俗一点说,只有达到高水平了,才谈得上什么迁移不迁移;水平低的时候,还没母语什么事。

盖兆泉:英文好,不是因为中文好

2011年,旅美学者Xiangying Jiang发表了一篇论文,公布了她对于中文程度和英文阅读能力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她研究了246位中国大学生,详细比对了他们的高考语文成绩、托福阅读成绩和研究者设计的阅读理解题成绩。她发现,这些学生的中文母语程度对英文阅读理解水平的相关性只有不到6%,这大大低于拼音文字之间的20%。

这说明,尽管这些18岁的大学生在中文母语能力上已经很成熟,还学了很多高深的古文,但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文字巨大的差异性,中文读写好所预示的英文阅读好的相关性只有不到6%,非常小。

论文作者说,也许这些学生的英语程度,还没到Linguistic Threshold Hypothesis所说的那个门槛,所以母语较高的阅读技能,还没迁移过去呢。

盖兆泉:英文好,不是因为中文好

那什么因素最影响这些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该研究表明,是英语水平(L2 language proficiency),即英语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单词语法等的掌握程度,跟英语阅读理解力有27%-39%的相关性。

这说明,要想英语阅读好,最关键的是把英语学好,而不是把汉语学好。

那么,广泛存在的“中文好的人英文也好”、甚至有人达到了“双母语”的观察是怎么回事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因为这类人的“语言学能”高,即智商高,学什么都能学好的缘故。人群中,这类人占5%。

面向教师、服务教学、分享资源,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外研社K12(微信号:fltrp_k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