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文书素材匮乏」的顽疾有妙招!“相信我,你真的有话可说”


大咖导师线上开讲:你离常春藤大学的距离还有多远?


  • 硬实力+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申请材料、文书主题、合理择校、面试技巧环环相扣
  • 6场干货讲座为你的美国本科申请保驾护航


— 第二期:如何解决文素素材匮乏的顽疾 —


解决「文书素材匮乏」的顽疾有妙招!“相信我,你真的有话可说”

主讲人:卢果

常春藤计划项目组文书导师


七年美本申请经验,擅长挖掘学生的亮点,引导学生思考,从而突破自我认知的瓶颈。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塑且独一无二的。已帮助数十位同学成功申请到康奈尔大学、范德堡大学、卡尔顿学院等TOP20名校,期待未来能帮助更多学生实现求学和人生理想。

解决「文书素材匮乏」的顽疾有妙招!“相信我,你真的有话可说”


这张图片是一位美国大学招生官制作的一份“让学生检验自己的文书是不是达到大学的录取标准”的表格。从这张表格大家可以看到,文书的取材在其中占的份量是非常大的。


比如其中对于选材的要求,包括趣味性、独特性,是不是在选材中有一些过于风险的标新立异的地方,他还会关注你选的题材是不是能够在每一段有逐渐发展或者逐渐加深主旨的可能性。所以选材既不能过于标新立异、过于激进,但也不能特别简单、没有办法深入展开。


一个比较好的文书取材,对于我们整个文书的创作成功是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的。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题材,整个文书的创作过程就不会遇到特别多的瓶颈,也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整个文书写作过程。如果能够完成一个比较好的文书,相应的在我们的软实力方面加分不少。


如果你和另一位申请者在硬件条件接近或者相似的情况下,如果你的文书选材、组织都能够胜过另外一位申请者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成为被录取的那个人。


另外当我们各方面综合评估之后,学校认为他们不想立刻录取你,但也不想立刻拒绝你,这时候一篇非常成功的文书是可以帮助我们拿到宝贵的录取名额的。


到底如何选择一个比较适合我们的选材?首先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不该做什么。


有哪些特别老生常谈的话题

是我们尽量应该避免的?


■ 第1点,说老生常谈的话题。


很多同学都喜欢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用一些别人的一些话,作为一件事叙述的开头。但是这样显得你非常没有自信,因为你任何的一个叙述、一个情感的抒发,都需要一位名人的引用去进行铺垫的话,这样的方式非常老套,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在任何的选材之前加上一段名人名言或者谚语之类的话。


■ 第2点,应该尽量避免一类选材,就是志愿者活动。


大家知道99%的学生都会参加志愿者活动,其实你能写的内容非常少,而且志愿者活动你从中可以挖掘的比较深度的点非常少,无非就是我做了志愿者,作为一个义工我意识到帮助别人的重要性,学到了如何去帮助别人,如何去照顾别人的感受等等之类。


但这样的选材其实对于招生官来说,可能是高度的审美疲劳,他看到这样的文章,就会潜意识觉得你实在没得写才会去写志愿者经历。因此建议大家,除非实在没有任何东西去写,尽量不要选择写志愿者题材。


■ 第3点,避免过多夸大自己对于事情的感受。


如果我们在一篇叙述中,有意无意出现: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有趣了,或者我觉得这件事真的很棒,它给我的感受非常好。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文章中有非常多的这样一些语句的话,就说明选材可能不是那么合适,或者你有点高估了选材的作用和价值。


此时你应该再审视一下,是不是应该换一个题材,不要总是在吹嘘我的选材多么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

换一个让我们能够更加自然地表达整件事情、更加自然流露出我们自己的感受的题材,而不是刻意选择一个需要在很多地方强调事情的性质的选材。


■ 第4点,尽量避免“dead dog” essay。


很多时候有些同学可能倾向于写他对于某一个现象或者某一个事件的一些看法,但是这件事本身可能和他自己的关系并不是很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建议你去写这样的讲道理的文章,因为如果你去写一些类似于议论性的说明你对一个事情的观点和看法的时候,其实它比较会淡化你自身的形象和作用。


这样的文章对于你整个自身信息的传递,其实没有起到什么帮助,因此大家不要在选材的时候去写一些我针对一个事件、一个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你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确实不适合作为我们文书创作的题材。


哪些事件可以作为我们文书创作的素材?


■ 第1个,我们把它称为独特的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独特的经历。


同学们从小到大应该都经历过一些让你比较印象深刻的事件或者一些意外的情况,这些独特的事件是不是能够给你带来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是不是能够从这样的一些小事件中,以小见大,反映出我们一些更深层的性格特点。


我们在选择独特事件经历的时候,需要去参照哪些基本标准?


第一点,要看一下这个事件本身是不是有足够强的趣味性

,因为你要写一件事,第一点要看一看这件事情是不是能够立刻抓住读者的兴趣,是不是足够有趣。


第二点要看一下这个事件对你来说是否有意义,事件是不是和你的成长环境和兴趣爱好方方面面有一些关系,这件事情的出现是不是在偶然性中有一些必然性,能够跟你的成长联系到一起?


第三点,它是不是能够体现出我们一些比较独特的性格标签,而不是人云亦云,可能80%的人都会具有的个性和性格。


第四点,要看一看这个事件是不是能够标志着你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一些谋略智慧,或者标志着你在人生的一个进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或成长。


举一个比较独特的事件选材的例子。这篇文章说的是这个主人公有一次参加了一个志愿者的活动,因为一些意外,他们这群志愿者被困在了一个汽车车厢里,门锁住了。这时候主人公并不是特别慌乱,他利用一个衣架把这个门锁打开了,营救了伙伴们。


遇到这样的一个事件主人公并不感到吃惊,因为他从小到大已经见识过很多次类似的事件。通过一个比较有偶然性的事件,大家可能会有好奇心:你碰到这样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发生,还能够临危不乱、想到解决方法吗?


这就是一个能够去引申去发散,同时有很强趣味性、能够吸引读者的独特事件和经历的例子。大家可以在选择素材时可以回想一下:你从小到现在为止的成长经历,中间发生过的可能印象深刻的事件。


学生在各个不同的事件类型上可能写到的一些点?比如在趣味性上,可能就会说:我人生的前9个月是一个秘密。有些同学可能会通过商业卖出一个商品,体现出他在一个事件中参与度是很高的。


通过这些例子想启发大家,大家可以从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中去汲取一些灵感,去想一想有一些事情虽然是意外,或者当时在事件中的表现可能并不是特别好,但是事件结束以后,你回想起来觉得它其实能够对你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作用。其实这样的一些小小的没有持续时间非常长的事情,也能够成为我们在文书中可以选择的题材。


■ 第2个大家经常遇到的选材,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就像一块磁铁,无论是学术还是非学术,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引发我们探究、思考。个人兴趣相关的文书来说,中间探究和思考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应该在文书中体现出的方面。


关于个人兴趣的选材,

优势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是学术兴趣,比如喜欢数学、历史等任何学科,也可以是不那么正经的爱好,比如喜欢追星、烹饪、购物。从兴趣点入手,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方法,然后挖掘一些可以使用的文书素材。


大家需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要写一些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事情,这样子只能体现出你的不足之处,大家应该选择的是非常具有个人特征的、并且在不短的时间内持续投入热情做的一些事情,并且因为持续性的投入,给我带来了不同的反馈,比如困难或者成就或者心情思考方面的改变,那么这样的兴趣爱好才可以把它称为比较有含金量的兴趣爱好。


写这样的文章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碰到一个问题。很多人可能除了学习之外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别的一些更有个性的事情上,他觉得:我除了学习,并不会其他的任何东西,如果我写一些关于我的学术爱好的话,会不会跟那种完美者的文书重复?

大家知道美国有很多大学会问你:你为什么要选择某一个专业?所以他觉得:如果我是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把兴趣作为主文书?其实也不一定。


可以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我今年有一个学生,因为他特别喜欢历史学,特别喜欢传统和保守的一些文化元素,他跟我说:他这样的个性阻碍了他去接受一些比较新潮、时尚的东西,可能抵触一些非常高科技的东西。


他有一次去南京的古城考察,发现当地的城墙只要是经历过一次新的改朝换代之后,城墙就会被重新拓展一次,城墙可能就被毁坏。他体悟到一个道理:我喜爱历史,我也未必一定要保守自己的思维固定模式。相当于以前被下一朝代的帝王替换的帝王们,这样的封闭只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毁灭,并且可能会拒绝一种更新的思维进入到生活中带来一些好的变化。其实从全新的角度去诠释了他自己喜爱历史学科的过程中所经历过的一些思考、一些变化和成长。


因此如果大家想要把学术方面的兴趣作为一个主文书,建议大家不要写我做的什么实验,学到什么知识,又参加什么讲座等等非常常规化的内容,而是应该想一想:你在喜欢学科的过程中,是不是有一些能够更体现出你个人思考和成长,能够引发你对生活其他方面更加深化价值观的东西。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既写到interest,又不和其他的一些完美文书重合的效果。


■ 第3个常见的选材,关于我们的背景。


不管是你的成长背景,还是你的文化背景、种族背景,其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关于背景的选材其实也是我们这文书中使用非常多的一种选材。


大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审视一下自己各方面的背景:


你来自哪里?你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是怎么样的?


你的文化背景,因为文化背景赋予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文化标签,包括你自己的一些信仰、价值观等等,包括你的种族,你对于自己的性别取向的认识,包括你对于自己的社会归属、政治群体的认知,以及你的家庭、学校、社区方方面面。


从小到大、从个人到国家乃至到世界,多元化的背景,一层一层审视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一些特定的背景、环境对于自己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塑造自己的背景形象的时候,可以先问一问自己:基本的成长经历是什么样的?比如我出生在哪里?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社区中成长的?


比如我之前有一位学生写他5岁之前是在一个非常老式的上海小区里长大的,每一位邻居都非常熟悉,每一户人家可以经常去,做了一些好吃的东西可以互相交换,平时可以随意串门,邻里关系非常的亲密。他5岁之后就搬到了一个非常高档和现代的小区,住了10年之后,他都不知道隔壁邻居叫什么名字、家里是什么情况。因为这样的一个经历,他意识到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或者社交圈,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像这样的成长环境的变更给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头脑风暴的来源。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想一想:从入学以来到现在所处的学校环境,包括在学校里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甚至有一些同学写到自己家里的宠物,给他带来了认知上的变化。


大家可以把它汇总成一张表格,看一看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经历,对我有一些比较大的影响。

列举完一些事实细节之后,我们要去想一想: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是不是做过一些比较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情?


解决「文书素材匮乏」的顽疾有妙招!“相信我,你真的有话可说”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张图片上的问题,比如童年的经历,或者对你影响特别大的一个人,或者在家里最怕、最敬重的家庭成员,或者是不是参加过实习、学到什么东西等等。把我们在各个环境中做过的一些事情列出来,从中看一看有没有一些可以去深挖的点,作为文书创作的素材。


大家在整理这样的素材的时候,完全可以保持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因为在你成长过程中,你碰到的哪怕是一些游戏、一些音乐,其实都可以塑造你自己独特的形象。


所以大家在整理自己的任何背景和做的事情过程中,不要受到任何局限,把任何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对你有价值的事情去写,不要关注这件事情会不被家长理解,或者这个爱好不是非常学术觉得不太好。


■ 第4个常见的题材,关于我们所遇到的一些挑战或者困难。


比如不擅长说话和演讲,那么如何克服这样的恐惧,上台完成我的第1次演讲?我这个人非常缺乏行动力,有一些拖延症,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及时完成各种任务?这样的一些困难很多人会遇到,很多人会需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去克服。

这样的过程本身其实就显得跌宕起伏,所以关于挑战和失败的经历,也是一个非常可以写的题材。


可能有很多学生是从外地转到上海来的,其实会遇到一个情况,比如一开始没有很好适应新环境,需要克服一些困难融入到环境中去。类似于一些从上海转到美国去读高中的学生,可能到美国之后初来乍到,非常不适应,语言、文化方面都觉得融入起来比较困难。如何克服这样不利的因素,完成之后的教育?其实也是一些同学会选择的素材。


还有比较自立的题材,比如有些同学地区不是那么发达,各方面教育资源有限,但是他却能够在比较受限的环境中克服很多困难,包括他能够让自己表现的比同龄人、同辈们有更强的学术和社会竞争力,这样一些事例也非常适合作为文书素材。


给大家分享一个例子,我以前有个学生写的是他从小成长在家暴氛围中,受到了比较大的心灵创伤,但是他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在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成功挑战一些新的事情,不断取得成长和进步,最后他进入到学校最好的运动队联盟。其实就非常能够体现出,他能够在一种不利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克服困难的方法,然后完成自己的成长。


还有一位同学说他在剧场排练,回忆了自己从小有语言障碍。大家可以想象后文一定会写,他在非常不利的先天条件中,是如何克服困难,追求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剧爱好的。这样的故事会比较励志。


我之前有一位学生和他比较类似,特别喜欢编程,但是先天有残缺,只有一节手指。在这样一个非常不利的先天条件下,他还是坚持学习编程,参加机器人比赛。他从小到大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自学完成了超过10门AP课程,并且有将近10门的满分,而且他参加了很多机器人比赛,有很多发明专利。他的故事可以非常好的诠释这位学生本身自强不息的特点。


■ 第5个,关于怪癖的选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同学身上都有一些比较个性的标签,比如做一些看似无聊的尝试,比如非常完美主义,这些特征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文书创作素材。


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选择你自己独特的怪癖去作为文书素材的时候,千万不要冒险,一定要去想一想自己的怪癖是不是能够显示出一些积极正面的特质。比如有一位同学说我非常喜欢观测星空,我会自己开车去很远的地方,冒着非常恶劣的环境去观测星空。这样的一个学生体现出他非常看重天文学,但是如果你说平时特别喜欢在走路的时候看天,不时把自己给绊倒,可能这只体现出你这个人比较蠢。


所以大家在选择这样一个苛刻角度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你这个特质本身是不是能够体现出一些比较正面的讯息,能够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虽然有点古怪,但是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第2点需要注意的,你描写的事情不能从头到尾都显得非常奇怪,而是要体现出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至于它如何发展,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


给大家看一个例子,这位同学本来非常害怕数学,考试成绩很差,所以对数学学科有一种天生恐惧感。但是他有一次偶然坐车的时候发现,旁边的车车牌号正好是三位数的质数,他从此以后就养成一个非常怪的习惯,会在马路上找一些车牌号是质数的车。通过这些怪癖,他了解到数学的奇妙地方,逐渐发现自己不那么害怕数学了,数学成绩也慢慢进步了。这样的困难可以体现出他意识到自己的薄弱之处,然后意识到对于学科的潜在兴趣,同时克服自己弱点的过程。


所以你在写的时候,要去想它是不是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变化和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审视完自己的一个怪癖之后,发现怪癖可以体现出你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可以体现出你的整个成长过程,同时可以告诉我们你这个人一些兴趣爱好和比较独特的背景,那么你就可以考虑把这样的一个怪癖作为你的着力点,构思你的整个故事,作为你的文书。


解决「文书素材匮乏」的顽疾有妙招!“相信我,你真的有话可说”


以上就是非常初步的简单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梳理尝试的一些题材。大家可以看到,其实有个共性,不管你写什么题材,它都是牵涉到你个人的变化和成长。所以无论什么题材,你一定要想是不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一些变化,能够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自己的思考,说出自己的一些心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