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大媽天天化妝,中老年生意怎麼做?

一線城市中老年群體的時尚消費也在快速興起,而背後的驅動因素同樣是以近幾年興起的老年大學、模特表演、旗袍秀等為主的文娛社交場景。

  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一線城市50+女性的時尚消費隨著文娛社交場景擴大而興起的趨勢,而且呈現出一個由淺入深的消費特點,即大部分初期進入文娛社交場景的50+女性,由於心理門檻、化妝知識缺乏等因素,只敢使用最基礎的彩妝產品,所以口紅、粉底/粉餅、眉筆的使用人數是最多的。

  而隨著文娛社交的參與深度、參與頻率逐漸提高,比如從普通學員成為模特老師、從單純上課到積極參加國內外展演,她們展現出更加積極開放的心態,對以前不熟悉的彩妝產品也開始樂於嘗試,使用的彩妝產品的品類數量變得越來越多,比如年輕人常用的BB霜、唇彩等。

  而且一線城市的50+女性在購買化妝品時,對價格的考慮放在次要地位,質量、品牌是他們最為關注的。調研顯示,受訪者每年化妝品消費集中在1000—4000元之間,購買時最關注的因素是質量、品牌、價格、口碑,用得最多的品牌是雅詩蘭黛、資生堂、蘭蔻、百雀羚、歐萊雅。

9成大媽天天化妝,中老年生意怎麼做?

  在服裝的消費上同樣體現出文娛社交場景對50+女性的影響。在問及購買過的最貴服裝中,除了傳統的皮草、羊絨大衣、羽絨服外,禮服、旗袍也開始佔據一席之地,凸顯出文娛社交場景在帶動服裝消費的影響力越來越高。

9成大媽天天化妝,中老年生意怎麼做?

  受訪的一線城市50+女性每年服裝花費在3000—10000元以上的達到50%,在購買過最貴服裝單價上,有43%的人選擇了3000元以上。相應地,質量和款式好看是她們購買服裝時最關注的因素,價格只排在第三位。

  而且中老年女性對服裝品牌的認知比化妝品品牌要弱得多。在受訪的一線城市50+女性中,他們偏好的服裝品牌既有南極人、恆源祥、波司登、俞兆林、哥弟等傳統品牌,也有優衣庫這樣的快時尚品牌,阿瑪尼、PRADA、CK、巴寶莉這樣的國外高端品牌,還有一些不走線下渠道、只在線上或者微商渠道銷售的品牌,整體分佈比化妝品品牌分散得多。

9成大媽天天化妝,中老年生意怎麼做?

  這側面反映了中老年女性對服裝品牌的忠誠度不高,預示了創立中老年專屬服裝品牌的市場機會,而且以新品牌對準新場景、新品類可能更容易成功。

  另外,調研也發現中老年群體在時尚消費上有一個很大的痛點,就是學習相關知識的渠道非常匱乏。以化妝知識來源為例,68%的受訪者是自學,19%的受訪者通過老年大學的化妝課程學習,剩下零星的受訪者從朋友、子女學習化妝知識。

9成大媽天天化妝,中老年生意怎麼做?

  對於化妝和服裝穿搭來說,自學肯定比有經驗的老師差很多。就在剛剛過去的2月,美好盛年通過直播開設的免費化妝課程當天超過2萬人在線,顯示出中老年女性學習化妝知識的需求有多麼旺盛。

  這其實反映出大多數中老年人雖然有變美的意願和勇氣,但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知道怎麼根據場合和個人特點去搭配,如何選擇色彩、服裝和配飾等等。所以對於目前的中老年時尚消費來說,需要對他們有更多的體驗、教育、引導,幫助他們從猶豫試探轉變成欣然享受。

  正在進行中的疫情雖然讓許多中老年人不得不宅在家裡,打斷了許多老年文娛活動的正常進行,但只要疫情一結束,老年文娛或許是整個社會消費中最先回升的。

  如何為中老年群體搭建更多的社交文娛場景,如何讓他們在場景中突破不敢嘗試的心理障礙,學習到豐富實用的化妝、穿搭、形態等時尚知識,獲得超預期的“美麗”體驗,將是中老年時尚消費未來快速發展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