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要按你想的去生活,否則,你遲早要按你生活的去想。”

最近,《安家》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因為媽媽的無理取鬧而被勒令停職,讓大家又開始重新思考女性、原生家庭、獨立等話題,這些話題都是老生常談,但為什麼我們還在一直喋喋不休討論呢?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82年生地金智英》這本書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參考答案。

這本書是韓國著名編劇、作家趙南柱的作品,是亞洲10年來罕見的現象級暢銷書,在韓國的銷量突破100萬冊,被韓國書店聯合會評選為2017年最佳小說。韓國總統文在寅、國民主持人劉在石等都曾大力推崇這本書,依據小說改編的電影票房也很好。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這本書並沒有什麼宏大敘事,只是講了一個34歲的普通女孩的普通經歷:從小好東西都要讓著弟弟;上小學被男孩子欺負,老師卻不以為然;中學時在公交上遭遇鹹豬手卻只能忍氣吞聲;大學畢業進入公關公司,不得不在應酬中忍受客戶的段子和勸酒;婚後被催促生孩子,並在所有人的期許下成為一名家庭主婦......最後患上了育兒抑鬱症。

看書途中,我一次次問自己,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一個朝氣蓬勃的女孩變得無力?我很努力地追查“兇手”。

本文將還原這個“犯罪現場”,告訴大家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如何各自“捅了女孩一刀”後,又合謀在一起將她“逼瘋”?分析框架如下:

1.個人失聲之刀:被失聲反噬是一次次逃避性沉默的質變

2.代際影響之刀:有的觀念是魔鬼,糾纏著一代又一代人

3.社會約定之刀:為什麼女孩的定義就是年長嫁人,相夫教子

4.個人失聲、代際影響、社會約定不但各自出擊,而且交互影響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1.個人失聲之刀:被失聲反噬是一次次逃避性沉默的質變

誰也不願意自己捅自己一刀,除非這一刀可以救命。

小說一開始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病態”的金智英,她會忽然變成自己的母親、同事、學姐等跟人說話,像是被什麼附體一樣,很是嚇人。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但這其實是金智英長期把委屈憋在心裡不說,也就是長期失聲導致的行為反彈。

小時候,她因為偷吃弟弟的奶粉被奶奶打得措手不及,她也曾問姐姐為什麼不吃,得到姐姐的答案後,她只能在心裡安慰自己“我才不稀罕呢!”

小學時,她被鄰座男孩欺負,她向姐姐、媽媽和老師哭訴,但姐姐說男孩子都這樣,媽媽說那是同學間的玩笑,老師說那是他在表達喜歡,她只好不再提。

中學時,在補習回家路上被人跟蹤,幸好被一個白領救下,而他爸爸的第一反應是怪她補習班報得太遠;

大學時,她因為談戀愛分手而被自己敬重學長背地裡嘲笑她是“別人嚼過的口香糖”,她心裡難過卻沒有反駁。

工作後,因為懷孕被男同事說羨慕“孕婦可以遲到半小時”,她想反駁,但卻嚥了回去。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全書在各個階段都描寫了金智英想要發聲卻選擇失聲的痛苦,這其實是逃避心理的典型體現。

所謂逃避心理,即是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與社會及他人發生矛盾及衝突時,不能自覺地解決矛盾、衝突,而輕易躲避矛盾、衝突的心理現象。

面對自己與外界的不匹配,金智英幾乎是出於本能地選擇了自我開解和逐漸沉默,這短暫逃避性的失聲看似可以挽救自己於水火之中,卻在不斷的積累中達到了量變到質變的轉化,最終長期的習慣性失聲像一把刀子反噬了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2.代際影響:有的觀念是魔鬼,糾纏著一代又一代人

“我害怕以後嫁給像父親一樣的人,害怕自己活成母親的樣子,害怕自己的孩子活成我自己的樣子。”

金智英的母親生在上個世紀的普通家庭,她和姐姐為了供哥哥弟弟上學而輟學打工,終於熬到大哥成了醫生,二哥成了警察局長,弟弟成了高中老師,然而這些胞兄胞弟卻不懂感恩,就連金智英的外公外婆都覺得男孩子的成功與女兒們付出並無關聯。

母親嫁給父親後,因為連生2個女兒被奶奶各種冷嘲熱諷,等到終於生了弟弟後才能鬆口氣。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所有的媽媽都不是生下來就是媽媽。”

這一路,母親也曾有當老師的願望,也曾為了家庭努力張羅賺錢,但沒有人記得她的奉獻與付出。本以為母親就此得到教訓,可以支持女兒們完成自己的夢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母親勸誡大女兒放棄成為電視製作人的夢想,而選擇了更便宜的師範專業;在小女兒向她哭訴自己的遭遇時,她只能勸告女兒忍或想開點。

說完金智英的母親,我們還可以再聊幾句上一代。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比如金智英的奶奶,儘管養育了3個兒子卻只有1個兒子在盡孝心,她還是自豪地說:“幸好我生了四個兒子,所以才能像現在這樣吃兒子煮的飯,睡兒子燒的炕,真的至少要有四個兒子才行。”

她不會說飯是兒媳婦做的,因為在她的觀念裡,兒媳婦是兒子的附屬品。

這一切真的令人唏噓,這就是可怕的代際影響。

所謂代際影響,顧名思義就是某種觀念或習慣以家族的代代養育說教為途徑向下傳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所以“女性理所應當的奉獻感和奉獻後無存在感”像一個魔鬼糾纏著一代又一代人,變成了一把沉重的刀刃插在金智英的身上。

母親們的初衷或許是“為了女兒好”,但代際影響的殺傷力早就與這個初衷背道而馳。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3.社會約定:為什麼女孩的定義就是年長嫁人,相夫教子

“我也是大學畢業的”,這是書中第6章,一個賣冰激凌的店員對金智英說的。

金智英終於熬到女兒去了幼兒園,想要趁女兒上學的時間找點事情做以貼補家用。於是她遇到了這位店員——2個孩子的母親,已出來工作4年。

金智英問:“幹了這麼久不可以申請轉正嗎?”

店員卻說:“你怎麼會有這麼天真的想法呢?現在有哪個打工單位是和你籤合約、幫你買四險的?”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金智英準備轉身時,店員突然表示自己也是大學畢業的,一句話讓金智英哽咽,也讓讀者淚目。

因為這句話就像一根刺,提醒了金智英女性的生存現狀。

金智英突然覺得生完小孩以後,好像連興趣和才能都被侷限了。令她感到滿心期待的事情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疲憊的無力感。

小說中除了金智英,還塑造了很多人物,男女老少都有,比如為了家人選擇師範大學的金智英姐姐,每天被一群男人指責“沒有母親陪伴的孩子會出問題”的女上司等等。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書中說:“她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我們發現作者筆下的女性似乎都過著一樣生活,有著大體相當的命運方向,而且這種生活和命運是被整個社會所約定俗成的!

社會約定指的是某個形式與其所代表的意義之間的關係是由社會成員共同認定並遵守的,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女性和相夫教子本沒有必然聯繫,但卻因為社會約定而成了很多女性成長的約束。對於金智英而言,社會約定是一把自己無法對抗的大刀,她只能任由其凌遲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4.個人失聲、代際影響、社會約定不但各自出擊,而且交互影響

大家不難發現,個人失聲是個體層面的原因,代際影響是家庭層面的因素,社會約定是社會層面的關係。

從聯繫的普遍性理論出發,我們不難發現它們除了“各自傷人”外,還“共謀行兇”!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1)個人失聲是代際影響和社會約定的直接結果

大學裡被信任的學長背地裡說“被人嚼過的口香糖誰還想吃?”

金智英徹夜難眠。第二天這位學長假惺惺問她是不是沒睡好時,雖然她心中冒出了“口香糖睡什麼覺”這句話,但她還是嚥了回去,因為她不想讓學長難堪。

金智英不是天生的沉默者,相反她在遇到很多不公平待遇時都進行了小小的反抗,但次數多了之後,她發現這樣的反抗並無作用。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一時的口舌之快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很可能會加劇矛盾,她害怕這樣的結果。

但這個結果是誰造成的呢?恰恰是代際影響和社會約定共同造成的。

那些可惡的觀念通過代際影響潛移默化地侵佔了她的思想,那些不合理的理念被社會約定為“合理”,個人失聲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就像所有人都在睡覺,你一個人醒著有什麼用呢?金智英當然選擇閉著眼睛假裝睡覺!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2)代際影響是社會約定與個人失聲的傳播紐帶之一

如果我們單看代際影響,我們會特別憎恨它。

因為父母是通過它在教育或命令著下一代,可是父母也是被父母被父母這樣影響來的,我們找不到憎恨的源頭時就只好把怨氣歸到父母身上。

但實際上代際影響只是一個紐帶,是社會約定對我們每一個個體產生作用的諸多渠道之一,沒有代際影響,我們也會被其他渠道影響,只不過代際影響對我們的深入程度更強烈。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看過《摔跤吧爸爸》的人都會明白,那位父親力排眾議,用畢生之力讓女兒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小小年紀就嫁為人婦,這相當於切斷了社會約定對孩子的一大影響渠道,效果驚人。

所以父母如何選擇就會顯得非常重要,顯然金智英沒有這樣的幸運。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3)社會約定是個人失聲和代際影響的反作用結局

分析到這裡,很多人一定會覺得社會約定是罪魁禍首,實則不然。

社會約定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在逐漸變化,它在影響家庭和個人的同時也會受到它們的反作用。

金智英一個人選擇失聲的同時,很多女性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金智英的父母在影響自己兒女的同時,很多父母也在進行同樣的活動,結果就導致整個社會風氣如此,這是負面的反作用。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你可以教孩子防備陌生人,提高警惕,但是不能讓她怕穿碎花裙子。——默讀

所以金智英生病後卻發聲了,她說的話震撼到了丈夫、媽媽和婆婆,也讓給她做心理輔導的心理醫生開始反思自己與妻子的關係,長此以往,這樣的傳播終會導致社會約定的改變,而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正向的反作用。

所以這三者其實是一個循環體,互相依附,相互作用。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後記:作者著書正是希望通過個人發聲來改變代際影響和社會約定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這本書我讀了多遍,我一直在思考趙南柱寫《82年生的金智英》的意義何在?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在分析了個人失聲、代際影響和社會約定之後,我終於明白。

她是借金智英生病後的“發聲”來實現一次逆流而上,即通過個人發聲打斷代際影響,從而影響社會約定。

從這本書的暢銷程度和熱議程度來講,她做到了,最起碼引發了社會的思考,所以我覺得她很偉大。

同時,我覺得所有為了兩性自由而發聲的人都很偉大,注意,不只是女性自由,而是兩性自由。

只有這樣,女兒們才會有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82年生的金智英》:個人失聲、代際影響與社會約定的一場合謀


我是一粒紐扣,A面編織格局、裝點生命,B面解開困惑,縫合人生。愛閱讀、愛寫作、愛攝影、愛生命。願用一生追求生命的質感,期待與你同行。歡迎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