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椰糠作為基質通透性好,特別是對土壤連作障礙及線蟲發生嚴重的重茬瓜田,進行小果型西瓜無土栽培時使用效果較好。採用椰糠作為基質吊蔓栽培小果型西瓜能提高品質,口感佳,風味濃郁。​隨著無土栽培技術日趨成熟和完善,其在我國農業生產上的推廣與應用步人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21世紀以來,無土栽培面積迅速增加,超過了1100h㎡。無土栽培技術可以達到節水、節肥、減少環境汙染、省工、節能、提高產量的目的,可實現集約化、自動化,並根據作物生長調節水、肥、氣、熱的供需矛盾。

目前對椰糠做基質栽培小果型西瓜的報道較少,筆者總結介紹了以椰糠為基質的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可供生產者參考。詳情如下: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1栽培設施

1.1連棟溫室選擇與栽培槽建造

連棟溫室長度50m、寬度24m、高度5m。採用0.12mmPO膜覆蓋。在連棟溫室內開栽培槽,長度10m、寬度0.2m、深度0.15m。栽培槽(用水泥抹成)與滲水槽聯通,回收殘液以備過濾後再用。在栽培槽上放置長度0.40m、寬度0.13m、高度0.04m的漏水隔板。

1.2椰糠基質的添加及消毒處理

將椰糠(荷蘭進口)塊用清水浸泡,裝入與栽培槽相同大小的60目紗網中,放到栽培槽漏水隔板上,每溝用椰糠大約0.2m,共開78溝,椰糠用量在15.6m左右,其他露土的畦背用無紡布覆蓋。用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椰糠伴侶(對細菌、真菌、病毒等具有強烈的殺滅、內吸和保護三重功能),每667㎡用量500~600g,稀釋800倍後滴入待定植的椰糠中。消毒液滴入10d後方可定植。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1.3灌溉設施安裝

採用微機控制,水肥藥一體化智能控制系統(LGKIT—PL)、施肥機(LGF一3.5S)由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用0.2m孔距1.25L·h⁻¹滴灌帶灌溉。肥料由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A型、B型水溶肥料,pH值用硝酸調節。AI肥(含氧化鈣及TE),m氮:mⅡ氧化=磷:m氧化鉀=14:5:32;A2肥(含氧化鎂及TE),m氯:m五氧化=磷:m氧化=18:18:18;B肥(含氧化鎂、氧化鈣及TE),m氮:m化二磷:m氧化鉀=12:0:0。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2小果型西瓜品種選擇

選擇適合觀光采摘的小果型西瓜品種,如花皮紅瓤的‘航興天秀2號’,貨架期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13%,耐貯運,抗病性好,植株長勢中等,單瓜質量在1.5-2kg。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3播種育苗

3.1種子消毒與催芽:採用溫湯浸種,種子放人55℃的熱水(水量為種子體積的4倍)中不斷攪拌,保持55℃恆溫15min,然後攪拌降溫繼續浸泡4~6h,撈出後即可催芽。種子採用恆溫箱催芽,催芽溫度28~32℃,每24h將種子放人28℃溫水中清洗1次,露白後將溫度降到25℃以下,胚根長達2mm即可播種。

3.2育苗基質:用育苗基質育苗,V質:V腐熟雞糞:V=20:1:0.04,摻勻後將育苗基質堆放,蓋上塑料薄膜悶閉3~5d,然後攤開晾曬,待農藥味散盡再裝入32孔穴盤育苗。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 3.3播種

連棟溫室春季播種在2月初,將穴盤裝入2/3基質,灌足水,每穴播1粒發芽的種子,播種後在穴盤覆滿基質,輕輕按壓,覆膜保溫保溼,待70%出苗後可撤膜。

  • 3.4苗期管理

3.4.1溫度管理:出苗後撤膜,育苗室溫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15~20℃,一般3d後可出齊。3.4.2水分管理 在第1片真葉長出之前一般不澆水,第1片真葉長出後視溼度情況用噴壺噴水,7d後可噴0.1%的磷酸二氫鉀葉面肥1~2次,要控制溼度,以防止猝倒病發生。春季苗齡40~50d,秋季苗齡25~30d。定植前要煉苗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4定植後管理

  • 4.1定植

吊蔓栽培小果型西瓜,株距0.2~0-3m,行距1.2m,單行種植,摺合667㎡種植2167株。春季選擇在3月20日左右定植,秋季在7月25日至8月5日之間定植。春季定植後5~7d內密閉棚室,以促進緩苗。秋季3~5d後根據溫度適當調節。當室內溫度達到32℃是開始通風,夜間溫度控制在15℃左右。北方秋季9月份之後溫差較大,應減少通風,10月後注意保溫。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 4.2水肥管理

以椰糠為基質栽培小果型西瓜,要控制好EC值(可溶性離子濃度)和ph值。一般團棵期EC值控制在2.0mS·cm⁻¹,伸蔓期控制在2.3mS·cm⁻¹,花期控制在2.6mS·cm⁻¹,坐果期控制在2.8mS·om⁻¹,果實膨大期控制在3.2mS·om⁻¹。全生育期pH值控制在5.5~6.5。灌溉施肥:分為3個溶肥桶,用施肥機與灌水時同時進行,實現水肥一體化。全生育期9:00一7:00灌溉,每隔1h灌溉1次。團棵期每次4min,施肥流量為A1肥50L·h⁻¹,B肥50L·h⁻¹,C桶硝酸40L·h⁻¹;伸蔓期每次5rain,施肥流量為A1肥53L·h⁻¹,B肥53L·h⁻¹,C桶硝酸40L·h;⁻¹花期與伸蔓期相同;坐果期每次5min,施肥流量為A1肥58L·h⁻¹,B肥56L·h⁻¹,C桶硝酸40L·h⁻¹;果實膨大期每次6min,施肥流量為A2肥62L·h⁻¹,B肥60L·h⁻¹,C桶硝酸40L·h⁻¹。A、B桶每次加肥10kg,C桶每次加硝酸3L。春季全生育期大約用月巴量A1月巴在5Okg、A2月巴40kg、B月巴90kg、石肖酸27L,秋季全生育期大約用肥量Al肥在40kg、A2肥30kg、B肥70kg、硝酸21L。管理人員要及時檢測EC值和pH值,施肥量及酸度按當時測量值及時調整。成熟期前1周根據成熟情況變為清水。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 4.3植株調整

西瓜主蔓長50~60cm時吊蔓,地下留1條側蔓,主蔓坐果後側蔓打尖。選主蔓第2或第3雌花坐果,1株1果。一般採用人工輔助授粉,在坐果後預留15—20片葉打尖。

5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採取在定植前棚室徹底消毒、放風口安裝防蟲網、棚內掛黃、藍板等措施預防,必要時進行化學防治,最好使用生物藥劑防治,效果好且無殘留。在整個生育期主要發生的病害有白粉病、蔓枯病、病毒病等;蟲害有蚜蟲、粉蝨、薊馬等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5.1病害防治

5.1.1白粉病:一般發生在5—9月溼度大的季節。農業防治:合理密植、及時整枝打權、摘除病葉並帶出田園。化學防治:在發病初期噴灑2~3次50%硫懸浮劑300倍液,每隔5~7d噴1次藥。在發病初期可用50g小蘇打加水15kg噴霧,每隔3~5d噴1次,噴施1~2次可有良好的效果,採收前7d停止用藥。5.1.2蔓枯病:全生育期均可發生。播種前種子進行滅菌處理,可用55℃溫水浸種20~30min。生長期澆水後增加通風,發病後打掉一部分多餘的葉蔓,以利於植株間通風透光。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10d防治1次,連續2~3次,病害嚴重時可用上述藥劑塗抹病莖。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5.1.3病毒病:一般在高溫乾旱季節發生,主要傳染源是蚜蟲。農業防治:

(1)適時早播,促使果實提早成熟。

(2)用10%磷酸三鈉水溶液浸種20rain,撈出後反覆用清水衝淨再催芽,或溫湯浸種後催芽播種。

(3)加強田問管理,注意防止乾旱,適時澆水。葉面噴施0.1%硫酸鋅及多元微肥,提高植株抗性。化學防治:發病初期或感病較輕植株,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病毒A加禾豐鋅加復硝酚鈉500~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7~10d噴1次,連續2~3次。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5.2蟲害防治

5.2.1蚜蟲:北方地區蚜蟲一般在5月初以後隨著溫度的升高會大面積繁殖。農業防治:清除瓜田內及周圍雜草,切斷蚜蟲滋生場所。生物防治:可在棚中懸掛黃板、釋放異型瓢蟲等。化學防治:發現蚜蟲,每隔7~10d噴施10%吡蟲啉1500倍液防治。

5.2.2白粉蝨:白粉蝨的繁殖力很強,在夏季溫暖條件下只需4~5d就可完成1個世代。生物防治:在棚室加裝防蟲網,懸掛20cm~30cm黃板,也可釋放麗蚜小蜂進行防治。化學防治:在白粉蝨發生初期,用25%~b蝨可溼性粉1500~2000倍液,5~7d噴1次,對成蟲、若蟲及卵均有效。

5.2.3薊馬:北方地區5—6月份是薊馬發生的主要季節。農業防治:要清除雜草,加強肥水管理;生物防治:可懸掛藍板,對成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化學防治:發現蟲害時每隔7—10d噴30%啶蟲脒1500倍液,或用43%聯辦肼酯懸浮劑3000倍液噴施1-2次,不同性質的藥劑要交替使用效果更好。藥劑防治時均應注意要安全使用。

連棟溫室小果型西瓜吊蔓無土栽培技術,喜獲增產豐收

6適時採收

採收可根據授粉日期、溫度、品種特性等判斷。一般春季授粉後45~50d果實成熟,秋季授粉後30d果實成熟,成熟後即可採收裝箱上市。

結語: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可以在下方留言,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