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考註冊會計師,該如何選擇?

破軍79597259


我想說,樓主的兩個決定風險都很大。

應屆畢業生的校園招聘很重要,如果樓主想去好公司的話。基本上,大公司只在校招接受應屆畢業生,如果樓主因為考研或者考注會錯過了校招,那麼之後作為社會招聘大公司會要求有較好的工作經驗。再者,注會兩個階段,最短都需要足足兩年時間,並且想要一年過六科還是有難度。我那時候孤注一擲考研是為了能在讀研的兩年時間裡把注會考了,同時能提高自身學歷。考完複試以後感覺希望不大,然後去找工作,才發現一些很好的公司在上年十月份左右已經招聘完成,剩下的公司沒有想象中的好。如果樓主要考研,真的要做好心理準備,考注會的話建議不要放棄校園招聘,在年末拿到offer以後還有接近半年時間還可以準備注會,至少可以考完三四科吧,剩下的一邊工作一邊考。我身邊很多同學都是這樣的。


趣淘素材


  很多財會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到了大二便會開始為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有些選擇備考註冊會計師,有些選擇考研,還有很大一部分依然在糾結於選擇考研還是考注會。在此為各位在校大學生分析一波,究竟是應該考研還是考注會呢?

  1、論備考時間

  研究生考試一般在大四上學期即將結束時進行,考生們往往會在大三開始備考,花一年左右的時間進行魔鬼式訓練。考試內容一般有數學、英語、政治加上一門專業課。考生們每天做的事就是往返圖書館,聽課、看書、做題,剛開始會很不習慣,時間長了就漸漸習慣了。

  在校大學生中只有應屆生能夠報名參加註冊會計師考試,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在畢業那年的10月份進行,考試要求考生在五年內通過六個科目考試,科目難度雖說較大,但是備考時間可以由自己決定,論壓力和緊張度沒有像考研那樣。六個考試科目中的會計、審計和財務成本管理,考生完全可以在大二大三時提前為考試做準備。

  2、論通過難度

  研究生的考試是選拔性的考試,分筆試和麵試。不同的高校,難度係數也是不一樣的。“985”院校的研究生考試難度肯定要大不少。並且研究生考試是有名額限制的,不可控因素較多。

  註冊會計師考試可控性相對要高不少,各科目達到60分就算通過。當然考試難度是非常大的,題目中陷阱較多,每年單科通過率不足百分之二十。足夠的備考時間、絕對的投入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也是通過注會考試不可或缺的條件。

  3、論職業規劃

  考研主要強調的是學歷,部分事業單位、國企等是會直接將研究生以下學歷的考生拒之門外的。並且在很多國企,擁有研究生學歷比較容易升職,而只有本科學歷的在職人員想要升職是非常困難的。

  考注會強調的是資格和專業能力。尤其是執業註冊會計師,更是擁有唯一的審計簽字權。像很多事務所、投行、外企對求職者的學歷要求並沒有那麼高,相反註冊會計師證書卻成為了很多高級崗位的重要敲門磚。

  綜上所述,在決定考研還是考注會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有個清晰的定位,沒有什麼好與壞,只有合適與不合適。考研、考注會都不是容易事,足夠的努力和毅力是取勝的關鍵。2018年高頓上財名師CPA課堂已經開課了,想要高效備考注會的考生趕緊加入進來吧!


會計實務操作


  東奧會計在線為您解答:

  不管是大四還是大三的學生,肯定還有一些在糾結自己的未來道路,到底是考研還是考注會?其實考研還是考注會,最好和自己的職業規劃聯繫起來,自己思考,自己決定。

  一、做好職業規劃

  很多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完全沒有規劃,臨畢業了才開始投簡歷,然後隨波逐流。這樣一來,沒有完善的職業規劃,工作以後很難有努力方向,容易變成得過且過。畢業之前,做好職業規劃,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幹什麼,弄明白自己適合做什麼,而註冊會計師則是和你的職業規劃對應的。如果希望投身會計事務所、投行、諮詢公司等,都需要註冊會計師證的加持,如果期望走到財務總監的位置,CPA更是繞不過去的。定好自己的職業目標,如果是財會類,考注會都是很好的加分項,如果希望去到更好的企業,比如國企券商,或者財政部公務員,這些單位的學歷要求一般較高,可以先考研,提高學歷。但只要在審計路上,CPA是必考的,只是早晚而已。

  小結:

  1、想去研究方向、公務員、國企券商基金等, 先考研;

  2、想去事務所、外企、投行等,先考注會。

  二、考研和考注會不衝突

  其實考研和注會並不衝突。一般考研在3月左右就已經結束,正好可以開始準備注會,完全可以結合起來學習。如果想要考注會,那麼應該是打算從事會計、審計行業,考取的研究生都是與之相關的專業,因此完全可以等考研結束之後再開始備考註冊會計師,或者研二、研三時間充足的時候準備,總之,想要有好的職業發展,註冊會計師都是必備的。

  三、無法確定目標,先做再想

  還有一種學生,可能怎麼也沒辦法確定自己的未來方向,畢竟之前的路都是父母安排的,自己沒有拿過主意,那建議可以先選擇一個方向,先開始,至於合不合適,可以再調整。不管是考研還是考注會,都是一次不錯的自我鍛鍊的機會,不管結果怎麼樣,這個經歷一定會有所收穫的。人生的經歷都不會浪費,許久之後總能找到當初種種的意義所在。

  四、做好學習計劃,不讓時間虛度

  做好了未來的安排,那就趕緊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大四的時間已經不多,如果要考研,考研科目的學習難度也是很大的,提前做好未來的學習計劃非常有必要,不要覺得時間還早,保持自己的學習勁頭,不能放鬆。如果要考注會,現在距離註冊會計師考試還有5個月的時間,學習完1-3科,對於大四學生來說還是可以的,如果是大三的學生,可以現在開始準備6科考試,明年應屆直接過專業階段。

  到底選擇哪條道路,還是要從自己內心出發,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比起父母的安排,他人的建議,還是自己的想法最重要。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東奧會計在線


考研究生是提高學歷,而考註冊會計師是一種執業資格資質,就是通過註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並取得註冊會計師證書,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從事審計或相關工作。題主的這個問題,對很多應屆畢業生來說,都是存在的問題,是一種普遍現象了,到底是繼續讀研好還是直接考執業資格參加工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談一些自己粗淺的觀點,如果你是考霸,通過註冊會計師考試沒問題,我就建議你考註冊會計師,畢竟現在的會計師事務所薪水誘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都是很牛逼的企業,中國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德 勤 、 畢馬威 、 安永 ,在普華永道上班,年薪40萬不難,甚至有點少。另外,普華永道對每個員工的待遇都是平等的,每個員工都會得到勞動法上規定的所有福利,包括帶薪假期、足額繳納四金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每年公司的年會都有抽獎,有禮品,所以待遇是真心不錯的。 我是廈門的,就說說廈門,四大會計所都在廈門有佈局,上榜的有三家,最靠前的是畢馬威華振廈門分所。2018年,畢馬威華振廈門分所人均業務收入約(53.12萬元)。廈門業務收入排第一的是致同會計師事務所,該所實行年薪制的,級別分為審計助理——項目經理1、2、3——經理1、2、3——高級經理1、2、3——總監及合夥人。薪酬與等級對應。高級經理30萬以上,但不排除不出外勤對工資的影響。還有出差補助等。所以,那我覺得還是先考執業資格就業,然後在考慮讀研的事情。


伍哥快樂生活


考研還是考註冊會計師?你是否在糾結,那麼以下分析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你比較有毅力的話建議兩個都考!但對大部分同學來說可能精力有限,同時考兩樣的話這整個過程是非常艱辛的,所以就會有順序之分,先考研,還是先考CPA?

如果你是本科應屆畢業生,建議先考研,因為你尚未畢業,此時的學習狀態是最佳的。如果等你畢業拿到CPA再去考研的話,你定會覺得被世俗瑣事所困,那時便會倍感吃力。所以在讀研期間拿下CPA是最理想的,要學歷有學歷,要CPA有CPA,勢如破竹。

以上的前提是你學習能力比較強,能合理安排時間,全身心投入到考研中!

心理準備

如果第一次考研失敗怎麼辦,會不會後悔?是選擇繼續還是工作?學歷真的那麼重要麼?三年後還是窮書生怎麼辦?……你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狀態。有很多人之所以過得不好,是因為想得太多,選擇太多。

送你一句話:哪怕是做了錯誤的決定,也要堅持下去!因為錯誤的路上未必沒有成功,但如果你隨意改變方向,那可能會一無所有!

如果你能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好好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那以上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最後,祝你雙證均得!


小馬兒課堂


我覺得這兩個不衝突啊,我現在就是一名在努力考注會的在讀研究生。注會工作中考的話,壓力很大,工作中時間緊張,沒有那麼多時間複習,但是讀研的話,就會時間相對多一些,在讀研期間努力把注會考下來,或者多過幾科,這樣的話,畢業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選擇,無論在學歷,還是證書方面都有較大的競爭優勢。而且學校裡考注會的氛圍比較濃,大家一起努力學習,比一個人孤軍奮戰要好很多。


財稅慧寶


這兩個選項並不衝突,很多人都是在研究生期間把註冊會計師考了下來。註冊會計師最早也要在畢業當年十月份考試,如果不在校園裡準備,進入社會需要有強大的自制力,如果自己覺得可以控制自己,也可以不考研。

但是如果你的院校背景本身比較差,還是很有必要考研去提升學歷,因為二本三本的學生起點都是比較低的,上升之路艱難,名校會好很多。


普朗克沒有克


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玫瑰]

既然你有考研還是考CPA的選擇問題,可能你要從事的行業是和審計、投行相關的,這些行業起點高,但要求也高。比如我在券商工作,投行招聘基本都會要求研究生學歷和CPA同時擁有。

現實很殘酷,最好的選擇是都要考,當下研究生也在擴招,未來就業學歷的門檻也會隨之變高。不妨先集中精力考研,入學後再備考CPA,CPA是持久戰,如果課業不輕鬆就別做一年全過的準備。

前路漫漫,小夥伴要吃苦了,願你無悔今日努力。


芯寧大人


在我看來這個從來不是一個難選的題。畢竟,從時間上看,二者沒有直接的衝突,可以選擇考完研之後再考註冊會計師(就考國內院校的同學而言)。當然,如果是選擇出國的同學,就需要選擇二者之一了。那我會推薦出國,畢竟註冊會計師不是個一兩年就能考完的考試(通常,三年全部考完就算是比較順利的),而且註冊會計師的考試可以在職進行,沒有讀研的限制性那麼強。

對於國內考研的同學,我建議一定要在碩士畢業時爭取通過全部註冊會計師考試,或者通過專業階段的6科考試,這樣既可以提升專業素養,也為之後的就業增加籌碼。

寫在最後的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人生路需要見識廣博,拼搏要趁早。祝你加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747870b6dfd4c9abfe0b1cba35fe5c6\

工地田先森vlog


肯定集中精力先考研,然後可以邊讀硏邊考注會,才能兩樣都不耽誤。注會需5年內考過6門並註冊才能拿證,過程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