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2004年,11月27日,德云社举办了传统相声濒临失传曲目专场。演出当天,200人的会场,黑压压地坐满了人。

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后来,不断涌入的观众,实在找不到地方坐,就坐在了舞台的两侧。

黑市上还出现了假票。这时的郭德纲,嘴角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他知道,德云社这是火了,多年的梦想实现了。郭德纲想起自己三次进京,历经磨难,眼角有了些许湿润。

1

十年前,郭德纲第一次进京。在全国总工会打杂数月,学了一套“打杂销魂掌”。

然并卵,几月后,暗然离去。

第二次进京,他只待了几天。某夜,在民族宫演出结束后,已经没了公交车。身上只有二元钱的郭德纲打不起的士,只能走回大栅栏旅馆。二十多公里的路程,除了让他收获了饥寒交破的心情和脚上的血泡外,别无他获。

第三次,郭德纲抱着义无反顾的决心,辗转在北京周边,寻找着一切可以上台演出的机会。哪儿便宜住哪儿,哪儿能上台去哪儿。

命运看似无意又好似必然的安排,让郭德纲和张文顺有了第一次合作。

张文顺是相声界的牛人。

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他是北京曲艺团第一期学员,比同期的李金斗还大9岁,真真的大师兄。

二十岁的张文顺,风华正茂,情窦初开,谈起了恋爱。

可团里规定学员间不能谈恋爱。团领导对他谆谆善诱:“只要改正错误,不再谈恋爱,就不开除你。”

没料想,性格执拗的张文顺,脖子一扭,说:“玩去吧,孙子。”

大师兄就这样给“被”开除了。

潇洒离开的张文顺转身投入商海,居然做得风声水起,前门大街一半的装修都是他带队做的;最牛时,在水鱼城饭店做总经理,手下管着180多人,挣了不少钱。

挣了钱的张文顺不爱别的,就喜欢相声,更爱结交相声界的朋友。

1998年,退休后的张文顺在丰台演出,节目组临时把他和郭德纲搭在一起出节目。张文顺没想到,这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小子,一下惊艳到自己:这是个角儿啊。

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郭德纲对张文顺也是仰慕已久,于是,两个有着共同理想和爱好的老戏骨,理所当然地成了朋友。遂携手走江湖,留恋在各处茶馆、小剧场舞台。

2

同年,郭德纲转战大栅栏的中和戏院,和张文顺等人办起了每周一场的相声大会。除了中和戏院,地坛庙会、陶然亭茶馆,他们也常去演出。门票20元每位,有时说说好话10元也能成。

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2000年,张文顺不愿看到像郭德纲这样的,优秀相声演员埋没民间,就托人情,把他介绍到北京曲艺团,当时北京曲艺团承诺:“只要好好干,日后连同夫人,都能调到我们团来。”

就这样,借调到北京曲艺团的郭德纲,成了于谦搭档。每天和于谦坐公交车,一起周游在北京县郊演出。

舞台很简陋,两台拖拉机一并,卸下槽板,就成了舞台。寒风中,两人穿着军大衣,往那儿一站,就开始了表演。

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2002年,相声大会转战广德楼。这一年,郭德纲收了曹云金、何云伟做徒弟。

郭德纲在北京曲艺团干了三年,也没等到曲艺团当初的承诺。等到的却是,另外一个外地演员和夫人一起调进了曲艺团。

心里哇凉的郭德纲,转身复入江湖。

这一年,相声大会正式更名为德云社。

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3

说起来,德云社后来能火还和一个人有关,这人就是北京电台文艺频道的主持人大鹏。

2004年5月,德云社搬到潘家园附近的华声天桥。大鹏有天去华声天桥找德云社的李云山,无意中听到了德云社说的相声,马上被其节目内容吸引。心中暗想:这么好的节目,就台下几个听众,而且还有不给钱的。

大鹏立刻就有了把相声节目搬上广播电台的想法。当时德云社的众人可能还没意识到,大鹏的这个想法,对德云社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广告。

此后,德云社搬至天桥乐茶园。当年6月,郭德纲在老搭档于谦的牵线下,拜师在侯耀文门下。

这一年的秋天,大鹏终天在自己主持的《开心茶馆》节目中,开始每周播放相声大会录音。

有着广播电台的加持,德云社的粉丝越来越多。到德云社举办传统相声濒临失传曲目专场时,火爆的现场,才有了观众涌上舞台的场面。

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这时在后台坐着的张文顺,已经被确诊得了食道癌。所幸手术很成功,只是嗓子有些哑了。

他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对大鹏说:“多不容易啊,这么多观众来捧。咱们一定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好,传下去,后续我们想法儿往里面添更吸引人的东西,你有什么样的需要全都来告诉我们。”

4

2005年,郭德纲携德云社已火遍全国,媒体的宣传也铺天盖地。

这一年,德云社举办了,纪念穷不怕诞生150周年。身体有些虚弱的张文顺和郭德纲合说了一段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末了,张文顺嗓音有些哽咽的说:“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

坐在观众席上的于谦为之动容,环顾左右,皆有啜泣之声。

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此后,张文顺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差。

2007年,德云社收购了天桥乐,重新装修开业。

德云社的两位恩人:一为张文顺,二为大鹏

第二年,徐德亮、王文林宣布退出德云社。卧病在床的张文顺知悉后,让徒弟帮忙发了一份声明,

声明内容:“惊闻徐亮(德亮)退出德云社,惋惜之余需要把一些事情说清楚。徐亮(德亮)曾经是我口盟的徒弟,一直以来并未摆枝(举行拜师仪式)······”

声明还说:"我和郭德纲先生创立德云社时并未想要拿这个团体发财,只是希望看到相声的重新繁荣。现在德云社火了,有人心里不平衡,想离开实属正常。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不过他也特别做出了三点说明:一、尊重徐亮的事业选择。二、本人能力有限,无法再指导徐亮先生的表演艺术。三、"德"字系本人家谱的排序,徐亮不宜再用。

2009年2月16日,张文顺走完了自己潇洒的一生。留给郭德纲的,只剩下追忆。

此后的德云社一路磕磕绊绊,也不过是美好的祝愿,抵不过丑陋的人性背叛。一句“人间不值得,德云社值得。”胜过千言万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