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与“花儿”

莲花山与“花儿”

阳 ?

“花儿会”是莲花山地区一年一度的民歌盛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莲花山都要举行盛大的“花儿会”。“花儿会”期间,临潭、临夏、卓尼、临洮、渭源、岷县以及青海的回、藏、东乡、保安、撒拉等各族群众和歌手数万人,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打着花伞,摇着彩扇,云集莲花山。

“花儿”被称为“中国大西北之魂”和“活着的诗经”而享誉大西北。2009年,甘肃“花儿”荣登联合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辞海》谓之“花儿”:“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的一种山歌,是当地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族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

为何要把山歌称之为“花儿”?考证认为,一些山歌的歌唱者往往将姑娘比作花儿,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类山歌称之为“花儿”。既然歌唱者把姑娘比作“花儿”,其内容则主要表现了男女之间的关系。因而,习惯上“花儿”不能在村子里唱,也不能在长辈和亲属面前唱,故而民间还称之为野曲。

莲花山位于甘南州临潭县八角乡境内,与卓尼、临洮、康乐、渭源四县交界,莲花山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生物多样性基地。因山峰酷似正在绽放的九瓣莲花,所以被称之为莲花山。

莲花山“花儿会”在明朝初已很兴盛,传统“花儿”中即有“明朝年间洪武年,莲花山上就朝山”之说。莲花山可以说是洮岷“花儿”的故乡。

“花儿是心头肉,不唱由不得自家。”洮岷地区一年中的200多天都在举办“花儿会”,春夏是“花儿会”最为集中的时节。

甘肃“花儿”有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之分。河州“花儿”是以河州(临夏)为中心,分布在周边及青海的十多个农业县;洮岷“花儿”以洮州(临潭)、岷州(岷县)为中心的七八个县,其范围基本上都在甘肃境内。

“花儿会”之所以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参加,因为农历的五月底到六月初这一段时间,农田的活计已经忙得差不多了。地里的庄稼长势正旺,距离成熟收割还有一段时间,是一个忙里偷闲的阶段。而对牧民来说,这个季节草长势正旺,正是马群散放的最好时节。辛苦了一年,可以放松几天了。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真正展现自我的机会。

可以说,“花儿会”是上苍赐给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的狂欢节。

“花儿”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也是一个地方生活习俗的映照。在“花儿”中有许多与人们生活习惯相关联的曲调。通过这些曲调,能够反映出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莲花山是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洮岷“花儿”传统的演唱会场,以场面的宏大和演唱形式的别致而闻名于国内外。“花儿”歌手除了穿上他们认为最美的服饰,还有两件重要的道具,就是一把彩扇一把花伞。男歌手一边悠然自得地扇着扇子,一边开始漫“花儿”。男歌手常常在唱“花儿”时习惯用一只手遮在耳后,或者用一根手指堵在耳门上。据说,这样可以使歌声传得更远。女歌手在演唱时用一把彩扇半遮面,只露出一对毛茸茸的大眼睛。山坡上到处都是赶来听“花儿”的人们,他们或站在山坡上,或蹲在半山腰,或盘腿坐在草地上。唱“花儿”、听“花儿”,尽情地抒发人生的悲欢离合。

“花儿”以爱情为主要表现对象,因此,“花儿”一词的形成,是爱情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也是男女爱情的集中体现。有的地方还把“花儿会”称之为牡丹花会。“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在这首民歌中牡丹具有双重寓意,既是自然界的牡丹,当然,更是你心中的牡丹。在“花儿”中频繁出现的“牡丹”,使本来抽象的男女间的复杂感情及世间的复杂事物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牡丹种植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杨贵妃得宠时,广植骊山独赏之。传说,女皇武则天嫉妒牡丹,把牡丹从都城长安贬到洛阳。当然,武则天嫉妒牡丹民间自有说法,各说各的吧。

至于牡丹的品种,光名字就足以让人大开眼界,先看以数字而命名的:一捻红、二乔、四旋、五彩云、七蕊、八宝香、九萼红、十样锦、千心黄、万花一品……再看以颜色而命名的:脂红、豆绿、夜光白、朱砂红、白素素、大棕紫、晨红、泼墨紫、沙白、御衣黄……再看以人物而命名的:西施、昭君出塞、杨妃醉酒、嫦娥奔月、文公红、飞燕红妆、杨妃出浴、洛神、观音面、绿珠坠玉楼,绿珠乃坐在黄金马桶上炫富的晋代贪官石崇的小妾,石崇被诛,绿珠跳了楼。

古典诗词讲究余韵,“花儿”可谓撕心裂肺。如果让我比喻的话,古典诗词就好似刚刚绽开苞蕾的牡丹,“花儿”就如同憋足了劲儿非要大大开破了不可的牡丹。

莲花山的山前山后犄角旮旯,全是一应一答的“花儿”声。“花儿”中与牡丹相关的歌词极多,就连穿双鞋都有唱头:“青缎与鞋面斜截上,十样锦花草绣上……尕妹是牡丹我接哩,阿哥是绿叶配哩”——这样的鞋穿在脚上走再远的路也不害怕打水泡。

尽管从正月里就有了“花儿会”,但农历六月则是“花儿会”的高峰时节。在六月前后的莲花山、冶力关、二郎山、松鸣岩等地都要举行“花儿会”。

莲花山“花儿会”是洮岷“花儿会”最热闹、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莲花山“花儿会”以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为程序,边游山边对歌,自由结伴,互相穿插,灵活多样,尽情欢唱。在每个路口岔道,用马莲草拧成的绳子拦住“客人”,主人们唱着“花儿”,请客人留下“过路歌”,客人答唱,主人接着唱,客人顺题答唱。

莲花山“花儿”以创作的即兴性、韵律的固定性、语言的乡土性为其最大特点。代表性曲令有《莲花山令》等。

还有《白牡丹令》《红牡丹令》《水红花令》《金点花令》《二梅花令》《好花儿令》《马莲花令》……唱起这样的“花儿”像是漫山遍野鲜花开放。《白牧丹令》唱起来,有着粉嘟嘟的香气。人们把“花儿”唱得最好的女子爱惜地叫黑牡丹、刺玫花 ……

“花儿”的曲调称令,据说是借鉴唐代酒令的令字。这是个好听的称谓。唐诗宋词轮换着唱,唱完了行个雅令。有一首《大眼睛令》,听的时候仿佛有个大眼睛的女子站在对面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你,大眼睛里盛着满满的忧伤。

高兴也唱,烦恼也唱,晴天也唱,雨天也唱,“花儿”就是平淡日子里的那一点点痛快,那一点点念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