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今天重溫了去年火爆一時的電影《何以為家》(又名《迦百農》)。黎巴嫩女導演拉巴基用她獨特的視角,為大家呈現了敘利亞難民在黎巴嫩貧民窟中的生活故事。

電影有兩條故事主線,一條圍繞著男主角贊恩的自身家庭展開,另一條是贊恩加入到黑人母親拉希爾家,與拉希爾及其兒子約納斯共同生活的相關經歷,最後再把這兩條故事性有機地擰和在一起,從而讓結局自然而然,順理成章。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片頭以贊恩這句話作為引子,通過倒敘和插敘手法將故事一一展開,娓娓道來。因影片內容是導演通過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自然就更能反映最真實的底層敘利亞貧民的生活,這也更具有現實意義。

《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因此本文將從這兩條故事主線入手,繼而深層次地分析由故事所引發的3點人性方面的思考。

故事線1:贊恩的自身家庭故事線

沒有出生證,年齡不詳的贊恩,通過醫生檢測乳牙推測其為12歲。因和家人躲避敘利亞戰爭,非法蝸居在黎巴嫩的貧民窟裡。那是一個非常狹小的會漏水的房子,和父母、數不清的兄弟姐妹擠在一起居住,睡覺時也只能橫七豎八地躺著,衛生條件非常惡劣。

《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贊恩不被允許上學,父親給他找了份雜貨店打工的工作,他每天去店裡上貨、送貨,小小年紀就得給人送煤氣罐。不在店裡打工的時候,他就會陪伴妹妹們去街上賣果汁,來維持生計。

他最在乎的人,是他的妹妹薩哈。有一次早上起床,他猛然發現妹妹睡的床單有鮮血痕跡,意識到她月經初潮。於是他偷偷地幫妹妹洗褲子,脫下自己衣服給妹妹墊上,還從雜貨店裡偷衛生巾給妹妹用,他一直囑咐妹妹不要被父母發現。否則就會被他們視為生理上已經成熟,從而“被結婚”。

《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但很不幸,父母最終還是發現了,硬要把11歲的薩哈嫁給雜貨店老闆阿薩德(也是他們的房東),以此來抵扣上漲的租金,順便換來了幾隻雞。儘管贊恩拼死阻撓,但終究沒能改變妹妹被帶走的命運。

憤怒的他立即離家出走(從而進入第二條故事線)。

故事線2:贊恩加入黑人母子生活的故事線

贊恩因為不滿父母把年幼的妹妹送走,憤怒出走。遇到了同樣沒有合法身份的埃塞俄比亞黑人女工拉希爾,因為可憐同樣命苦的贊恩,拉希爾收留了他。讓他白天在家照顧兒子約納斯,自己外出打工,晚上再偷偷從飯店帶好吃的來給他們。贊恩在那裡度過了一小段寧靜而美好的時光。

然而,好景不長,拉希爾在一次外出籌錢過程中,不幸被警方拘留,就再也沒能回家。贊恩為了照顧拉希爾那嗷嗷待哺的兒子約納斯,想盡一切辦法,包括抱著約納斯去市場兜兜轉轉找拉希爾,包括賣曲馬多飲料,好不容易攢了點錢藏在水管裡。卻不料在一次外出返家時,發現房東把門鎖了,拿不出錢。走投無路的他,不得不忍痛把約納斯賣掉。

《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2條故事線的有機融合:

贊恩因不滿妹妹被送走而離家出走後,經過一系列事件,後面賣了約納斯拿到了400美元,想委託製作假證的阿斯普羅偷渡出國,去到傳說中沒有貧窮和戰亂的國家。

阿斯普羅讓他回家拿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材料,他因而再次回到家中。才因此聽聞妹妹死訊,憤怒之下拿起刀衝去房東阿薩德家捅傷了他,於是被判刑入獄。

在監獄裡,來探望他的母親告訴他:她又一次懷孕了,這是真主賜予的禮物,要把它命名為薩哈,這樣就相當於薩哈又回到了他們身邊。他聽後更加絕望到了谷底,於是無奈的他在獄裡打電話給電視臺,說要控訴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生而不養,希望沒有能力照顧孩子的父母不要再生了。

《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也是在獄裡,他遇到了同樣被囚禁的黑人母親拉希爾,拉希爾大聲質問贊恩孩子的去向,警方約談了他們,也因此牽出這樁偷渡、販賣人口的買賣,後面阿斯普羅被抓,拉希爾的兒子約納斯也因此獲救,重新回到了母親拉希爾的身邊。

三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01、人的本質是自私的。

贊恩的父母,只生不養,把女兒當成商品去換錢、換物,把兒子當成廉價勞動力,作為養家餬口的工具,讓大的孩子照顧小的,讓小的照顧更小的,自己卻躺享其成(影片中就可以看到,贊恩的父親基本是菸酒不離)。作為父母的他們,本質上是及其自私而懶惰的。

而贊恩,面對自己的妹妹被父母無情送走,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時候,他恨自己的軟弱。但在後面他因為走投無路,沒有辦法帶著約納斯的時候,他選擇把約納斯賣掉,換成400美元,來圓自己的出國夢。這也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人的本質是自私的。

02、有時候,底層人物的命運是一個又一個悲劇的輪迴。

一個佐證是,贊恩在獄裡的時候,他媽媽來看他,告訴他,自己又懷孕了的消息,贊恩當時的回覆非常經典:“你懷的孩子,會像我一樣。”這也暗示了即使是充滿希望的新生兒,最終也難逃悲慘的命運。

《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另一個作證是,未滿12歲的妹妹薩哈被父母無情地嫁掉,喪命在孕期出血卻因沒有合法身份而不能被接診的醫院門口。在後面的法庭上,薩哈的丈夫阿薩德表示:他不知道12歲的女孩還不能結婚,自己的丈母孃(即贊恩母親)當年也是12歲結婚的,很多人都是如此。

《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被無知的父母主宰著的人生,孩子們身不由己。還沒來得及長成大人,就被父母強行干預,承受著與年紀完全不符的苦痛,甚至喪失自己的生命。所以這也就註定了,底層邊緣人物的命運,在亂世當中,註定是一個又一個悲劇的輪迴。

03、有時,人的命一文不值

贊恩的父母因為沒錢支付房租,將11歲的女兒薩哈嫁了出去,順便換來了幾隻雞。錢和物比人重要。

《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幫忙製作假身份和偷渡的店家阿斯普羅,為了說服拉希爾把兒子賣給他,告訴拉希爾:“連番茄醬都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你兒子什麼都沒有。”合法的身份證比人重要。

尤其是在亂世之下,底層貧困人民的性命,往往如螻蟻一般,不值分文。

結語

影片最後一幕定格在贊恩的笑容上,原本愁苦的臉,在攝影師安慰不是拍死亡證明,而是護照照片之下,他咧開嘴笑了,那麼羞澀,那麼純真。

《何以為家》豆瓣9.1分|從2條故事主線引發的3點關於人性的思考

願世上的每個人,凡被生下,皆得父母疼愛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