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聽話怎麼辦?

每個人都願意提供幫助,而討厭被支使,這是每個人的天性也是一種心理需要,而且這種需要會貫穿一輩子,跟年齡段無關,只是在不同的年齡段,具體的表現形式會不一樣。

每個人願意提供幫助是因為當他能提供幫助的時候,說明他是有價值的,有自尊的同時也是有能力的,並且往往處於主導地位的。當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自尊、獨立自主,等方面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而被命令,被支使,說明他處於被支配的地位,他的價值感會下降,他的自尊感受會低下,這種情況下,他一定會使用防禦的機制。

明白了以上的情況我們再來說一下小孩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小孩不聽話,是指大人採取命令的形式讓小孩服從,那這種情況下,小孩的防禦機制一定是讓小孩本能不配合的。那麼現在很多家長採取的不外乎兩種方式讓小孩順從,一個是威脅,還有一種是獎賞。而這兩種形式往往讓小孩順從的,並不是他所要求的事情本身,往往是因為懼怕,還有一個就是想得到獎賞的那部分東西,才能服從順從,或者說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做那些事情。如果我們的家庭習慣於採取這樣的方式去讓小孩服從聽話,小孩慢慢隨著他的年齡長大,他就處在一種低自尊和低價值感的狀態下,這就容易導致小孩出現偏差行為。

那怎麼辦?幾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方面在可行安全的範圍內儘量滿足小孩獨立自主的需求,這也是他發展出高自尊和高價值感的一個前提條件。

第二方面要學會向小孩請教,其實在很多方面,小孩是我們的老師,小孩也在很多方面都比我們大人要強,在這方面我們應該都有體驗。通過這樣的一些過程,小孩慢慢就會潛移默化的學會我們在家庭的互動中大人的榜樣作用的。

第三方面到了具體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希望跟小孩請求幫助。如一個不願喝水,沉迷玩玩具的小孩。我就採取這樣的一種辦法,就直接說我有一個問題不大明白,想請教你,他就很開心的說,你問呀,我問如果一個小孩因為不喝水,而生病到了醫院住院還能否玩玩具嗎?結果這個小孩立馬就明白說,我要去喝水了,而且還很開心的樣子。注意哦,這裡面並沒有任何威脅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