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豬八戒是《西遊記》中塑造出的著名形象。雖然他油嘴滑舌、好吃懶做,但是

懂生活,有情調,因此擁有一大票粉絲。不過在《西遊記》的形成過程中,他並不是二師兄——很早以前,作為”深沙神“的沙僧就出現了,那時候還沒有豬八戒。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大約到了元代,豬八戒才出現於《西遊記平話》和《西遊記雜劇》中,這時候,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和深沙神的故事已經傳說了好幾百年。我們如今已經難以瞭解最初在這個取經隊伍中無緣無故放入一頭“豬”的作者究竟是什麼心態,很有可能,只是因為——有趣。

(一)有猴沒豬的年代:唐宋時期的“取經隊伍”

玄奘取經本是歷史事件。在玄奘(602年-664年)六十餘年的人生經歷中,倒有十七年的域外生活經歷。貞觀二年(628年)玄奘西行求法,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啟程東歸,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抵達長安。這麼漫長的跋涉是一個令人驚歎的故事。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與西行取經有關的文字材料,首推玄奘口述、辯機編的《大唐西域記》,畢竟這是當事人自己的表達,最準確、最可靠。《大唐西域記》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它並不是神怪小說,它是一部記錄風土民族的地理志,包含了玄奘十九年親身遊歷的所見所聞。玄奘親踐者一百一十國,傳聞者二十八國,都記錄在十二卷之中,這是研究古代亞洲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唐代晚期到宋代,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代。這段時間內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文學現象,就是對著名人物的神化。追溯原因,一是當時在詩歌等抒情性文學之外,敘事文學也大大地發達了,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創作了《李娃傳》、《三夢記》,詩人元稹創作了《鶯鶯傳》,當代作家王小波創作《紅拂夜奔》,其故事原型可以追溯到唐末道士杜光庭的《虯髯客傳》。這些唐代傳奇故事數量多、影響大,在文壇蔚然成風。二是唐宋時期市井生活豐富多彩,民間講談風氣極為發達,僧侶們為了信眾說佛談玄,勾欄瓦肆為了顧客談天說地,民間敘事文學非常興旺,他們必然要從歷史事件中取材。三是從唐末直到宋朝,因為戰亂等原因,士人和民眾普遍懷念昂揚向上的大唐氣象、大唐文化,對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往往特別留意,柳宗元、韓愈等文學家此時被神化並建立祠廟,玄奘也作為“大唐”的代表人物被請入神壇。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清明上河圖》中的北宋市井生活

以玄奘西行為主題的神魔故事大約從唐代開始出現。一直到南宋結束,都沒有豬八戒的蹤影。宋代時西行故事形成了擬話本,日本現有兩部南宋舊本,原先都是京都高山寺的藏品,一為巾箱本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一為《新雕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內容一樣,這是流傳至今的以三藏取經為主題的最早的完整神魔故事,民國時期羅振玉曾經影印,魯迅曾撰文探討。《取經詩話》是一部相當自由的俗文學作品。它根本不考慮史實,作者只是借玄奘取經說神魔奇異,

除了玄奘這個名字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這就從紀實文學徹底走向了虛構文學。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詩話裡的取經隊伍一共有七個人,分別為三藏法師、化作白衣秀才的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以及五個陪同。這五個陪同全然只是背景,只有一個因為曾經被人施法變成驢而融入情節,其他四人對推動情節沒有任何幫助,甚至連“臺詞”都沒有一句。

《取經詩話》中,倒是有沙和尚的原型深沙神,不過他還不是唐三藏的弟子,而是一個阻路的妖孽。法力廣大的唐三藏在深沙神面前威風凜凜,他對深沙神說“此回若不改過,教你一門滅絕!”深沙神則合掌謝恩,“伏蒙慈照。”

敦煌的榆林窟、東千佛洞等石窟中發現有六幅玄奘取經壁畫,繪製年代大約是西夏(1038年—1227年)。這些壁畫上只有玄奘和猴行者兩人,猴行者的形象已經從《取經詩話》的白衣秀才變回猴頭,這就是後來《西遊記》故事中孫悟空的原型。豬八戒和沙僧還沒有出現。沙僧是因為還沒有收作弟子,豬八戒是因為根本還沒被設計出來。

這裡有一個小小的插曲。榆林窟中有一幅水月觀音壁畫,深得張大千的喜愛。他曾經仔細臨摹這幅水月觀音,並按照他對顏色變化的理解,盡力恢復為原本顏色。如今在四川博物院收藏有這幅精美典雅的《水月觀音圖軸》。不過在榆林窟的原壁畫上,這一畫面右下部分還有正向觀音參拜的兩個小小的人物形象,那就是玄奘和猴行者。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臨五代水月觀音圖軸,張大千,1941-1943,四川博物院藏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玄奘取經圖》,榆林窟

(二)元代出現的豬精八戒

元代是取經故事大發展的時代。通常認為,豬八戒與沙僧是大致在元代才進入取經行列。我們可以從現有的圖像材料中看到取經隊伍逐漸從兩人到三人,最後定型為四人

的過程。

《大唐西域記》對後來的各種唐三藏神魔故事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其中對流沙的描寫大約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形成了對西域“風沙漫天”的認識。《大唐西域記》說“從此東行,入大流沙。沙則流漫,聚散隨風,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遠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骸以記之”,因此,不但《取經詩話》特意設置了一個“深沙神”,現存日本奈良藥師寺的元代繪本《玄奘取經圖》中,玄奘身後有一個形容醜陋怪異的隨從形象,很可能也是深沙神。這樣看來,深沙神的藝術形象要比豬八戒早一些。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日本奈良藥師寺的元代《玄奘取經圖》

大約在元代時,唐三藏取經故事被畫成了“連環畫”,這就是《唐僧取經圖冊》,它也收藏於日本。取經圖冊》較晚引起學界注意。1992年,東京大學教授田仲一成等人首次撰文介紹,2001年由日本二玄社影印。這部畫冊上書有“孤雲處士”名款,這是元仁宗賜予畫家王振鵬的號。李思洋認為,《圖冊》的繪畫風格和所畫的龜背紋裝飾只見於十二世紀左右作品中,因此可能創作於北宋末南宋初。李思洋觀察得很仔細,但元代作家也可以模仿前代畫家作畫,不能將技法、裝飾作為斷代的絕對標準。

這個《圖冊》上終於出現了流沙河降沙和尚、八風山收豬八戒的內容,這是《取經詩話》中所沒有的。意味著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玄奘師徒四人並一白馬”的取經組合。但不巧的是,表現沙和尚和豬八戒的這兩幅圖都失落了,當時的畫家如何表現豬八戒仍然成謎。從現存的頁面來看,故事都緊緊地圍繞著絕對主角唐僧展開,主要人物是唐僧和一位侍者,連孫行者的出場都很少。即使沙和尚、豬八戒進入了取經故事,大概也只是曇花一現。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元代《取經圖冊》,左一可能為元代的孫行者形象

作為比沙僧出現還晚的唐僧弟子形象,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比較早的豬八戒圖像,來自於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元代末年西遊記瓷枕。這件瓷枕上,豬八戒扛著釘耙跑在孫行者後面,沙和尚位置在最後,負責給唐三藏打傘。按照這個排序,很可能此時豬八戒已經獲得了“二師兄”的身份。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此外,1969年磁縣上潘汪還出土了一件瓷枕,被命名為“白地黑花山水人物圖長方形枕”,枕面左面邊框內書“漳濱逸人制”五字,通常認為是元代燒製。這件瓷枕枕面的壺門形開光內有山水人物圖,圖中共三人,中間一人帶寬沿帽坐在馬上,左側一人持長棒,一隻手指向一方,右側人物肩扛一物行走並回頭觀瞧。這件瓷枕繪製比較簡陋,人物形象粗糙,特徵難以分辨。很像是玄奘取經主題,但又無法確定。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元代文學作品中,豬八戒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其出現原因,很可能只是傳播玄奘取經故事的說話人需要有一個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來插科打諢,使這個長篇故事更有趣味、更吸引觀眾和聽眾。倘若只是講取經伏妖,有神通廣大的孫行者就夠了,但如果要講一個人人愛聽、能夠回味的神魔故事,那麼,豬八戒這麼個吃啥啥沒夠、打啥啥不贏的好吃貪色的參照物,就非常有出場必要了,

它是市井民眾所喜聞樂見的“俗人”形象,增加了故事的喜劇性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元代時,豬八戒的身份經過了漫長的確定過程。《西遊記平話》說“改號為孫行者,與沙和尚及黑豬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師脫難”,這樣看來,黑豬精朱八戒大約是野豬成精,入門還在孫行者之前。《平話》還說“朱八戒證果香華會上淨壇使者”,吳承恩百回本《西遊記》可能參考了這個果位。

到了《西遊記》雜劇,把“朱八戒”改成了“豬八戒”,“黑豬精”變成“金色豬”,賣相顯然更好了。它的住處不是取經圖冊上的“八風山”而是金鼎國界的黑風山。此時的豬八戒不是普通的野豬,而是從神界“搭琅地盜了金鈴,支楞地頓開金鎖”,私自走入下界為妖的“摩利支天部下御車將軍”,給了它一個輝煌的神職。在雜劇中,豬八戒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走上取經道路的,它好不容易才下凡成妖,並沒有繼續取經的動力,這和吳承恩《西遊記》有本質上的不同。

(三)吳承恩:再造豬八戒的文豪

有一些研究者聲稱《西遊記》雜劇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與《西廂記》爭奇鬥豔”,或者認為它形成了唐僧出世、行者鬧天宮、收沙僧八戒、斬妖除怪、參佛朝元的結構,為百回本《西遊記》所借鑑,這是一種無謂的抬高。吳承恩《西遊記》所達到的藝術成就與這一總體設計的關係不大,何況除了唐僧出世和行者鬧天宮,其他情節本來就在傳世的西遊故事之中,不是《西遊記》雜劇的貢獻。無論一些研究者如何抬高《西遊記》雜劇的地位,稱它具有“劃時代意義”,

都難以掩蓋它情節疏漏、藝術價值不高的事實。鄭振鐸說它“有匆匆的草率的寫過之弊”,魯迅批評它“文詞荒率,僅能成書”,除了第一本和第四本,其他四本情節安排和語言設計都非常簡陋,連二流文學作品都算不上,想和《西廂記》鬥豔純屬痴人說夢。

吳承恩的百回本小說《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小說創作中的碩果。與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水滸傳》不同,吳承恩所依託的雜劇資源並不豐富,作為神魔故事,這些雜劇的質量也不算高,能夠直接取用的故事情節不多。雖然玄奘西行故事已經傳播了上千年,但作為民間文化產物,它的藝術性還比較差。吳承恩《西遊記》絕非將不同版本的西遊記雜劇或平話連綴成篇,可以完全忽視《西遊記》平話和雜劇的影響,把它視為吳承恩的原創作品。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連雲港花果山吳承恩像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吳承恩《西遊記》中花大量筆墨對豬八戒進行了生動細緻的描寫。與雜劇中的豬八戒不同,吳承恩建立了一個還有向善之心、還能挽救、有時還很可愛的豬八戒形象。雜劇中的豬八戒是偷盜金鈴之後,主動隱匿凡間享樂,而吳承恩筆下的豬八戒因帶酒戲弄嫦娥而被玉帝貶下塵凡,不期錯投豬胎。雜劇中的豬八戒沒有絲毫皈依佛門的想法,二郎神勸他皈依觀音,它拒絕說“別人怕你,偏我不怕你。”它進入取經隊伍是因為被二郎神的細犬打敗,走投無路。而在吳承恩《西遊記》中,豬八戒念念不忘自己是天蓬元帥,他渴望重回天庭,重歸仙班,很快接受觀音點化,耐心等待與唐僧一起去取經。雜劇中的西遊記除了好色以外,個性並不突出,而吳承恩《西遊記》中,

豬八戒的形象生動豐滿,貪財、偷懶、有趣,令人過目不忘。

吳承恩《西遊記》的人物設計非常細膩,堪稱典範。比如一個非常小的細節,在“取經小分隊”中,孫悟空負責開路,豬八戒和沙僧的職責是什麼?

吳承恩給出的答案是,豬八戒挑擔,沙僧牽馬和保護唐三藏。雖然在電視劇裡,挑擔子的都是沙僧,但是在小說裡,挑擔以豬八戒為主。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收了沙僧這個師弟,按說有師弟了,挑擔這種重活累活就該讓輩分最小的來做,但在第二十三回,豬八戒卻對孫悟空感嘆說:“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輕省,那裡管別人累墜?自過了流沙河,這一向爬山過嶺,身挑著重擔,老大難捱也!”接著又說,“似這般許多行李,難為老豬一個逐日家擔著走”,可見沙僧並沒有分擔多少豬八戒的挑擔任務。第四十八回過通天河的時候,沙僧橫擔著降妖寶杖,八戒肩挑著行李,腰橫著釘鈀,依舊是豬八戒挑擔。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小說裡唐僧取得真經,返回大唐動土之後,對唐太宗說:“二徒弟姓豬,法名悟能,臣又呼他為豬八戒。……一路上挑擔有力,涉水有功。”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如來叫唐僧等近前受職,對豬八戒說,“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這更加證明了豬八戒的主要工作是挑擔。

小說也常常寫到豬八戒和沙和尚輪換著挑擔。第八十回裡,走到山腳下,沙僧就說:“二哥,你把擔子挑一肩兒。”於是豬八戒接了擔子挑上。沙僧攏著韁繩,唐僧穩坐雕鞍。第九十七回,孫悟空面對一夥攔路的強盜,戲耍他們說:“那個黑臉的,是我半路上收的個後生,只會養馬。那個長嘴的,是我僱的長工,只會挑擔。”意思顯然是沙僧負責養馬,豬八戒負責挑擔。有趣的是,當時正挑擔的是沙僧,此時他在幫豬八戒的忙。孫悟空回頭使個眼色,沙僧就把行李擔子放下,牽馬和唐僧、八戒往西徑走。

這些細節意味著,在平路上,沙僧無需牽馬時又比較安全時,還可以幫豬八戒挑擔,但上山時沙僧就要回到挑擔的本職工作。小說從未描寫豬八戒主動要求沙僧幫著挑擔,可見他是正心誠意在履行挑擔職責的,是沙僧有機會就幫助二師兄。這種細節表現能力,豈是區區《西遊記》雜劇能有的?

只有在吳承恩筆下,豬八戒才活了過來,以一個肥頭大耳的二師兄形象,屹立在千千萬萬國人的心中。


豬八戒上位之路:最晚加入取經隊伍的人,卻成了最可愛的二師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