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詞帝,書畫大家,他們亦有自己無法掌控的人生

在藝術的世界裡他們縱情展示,李煜在42年短暫的生涯中為後世留下篇篇瑰寶。王國維曾說:“溫飛卿之詞,句秀;,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李煜,字重光,王國維對李煜的詞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趙佶一生酷愛書畫,尤愛花鳥畫,同時把畫作為科舉升官的一種考試方法,每年以詩詞做題目曾刺激出許多新的創意佳話,這些都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畫意境的發展。


千古詞帝,書畫大家,他們亦有自己無法掌控的人生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詞,在世人眼中李煜是千古詞帝。《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都是他的千古傑作,一首首感動人心的美麗詩篇成就了他千古詞帝的美名,詞句哀婉悽絕,主要抒發他對故國和往事的思念,對於後世的我們來說,他是一個好詞人,但是對於南唐的百姓來說,他卻不是一個好皇帝,同時也備受人們的質疑和嘲諷。


千古詞帝,書畫大家,他們亦有自己無法掌控的人生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照當時繼承製輪不到他當皇帝,但是他前面的5位兄長均早死,皇位陰差陽錯地砸在了他的頭上。於李煜而言,當皇帝不是他的夢想,這個身份也是他悲劇人生的開始,寫詞他是一把好手,但管理國家他是真不行。當上皇帝之後,他也無心管理國家,最終在藝術世界震鑠古今,名流青史,卻治國無方,輸掉江山。


千古詞帝,書畫大家,他們亦有自己無法掌控的人生


同時,百年後,又一位同樣的帝王出現了,他就是趙佶,據說趙佶的出生還極具神話色彩,趙佶的父親,也就是宋神宗,在秘書省觀看李煜的畫像,再三感嘆李煜是個文雅的人物,之後宋徽宗趙佶出生了,他出生前,宋神宗夢見李煜前來拜謁他,就覺得趙佶文采斐然,勝過李煜白倍,當然,趙佶在詩詞上的成就是比不上李煜的。


千古詞帝,書畫大家,他們亦有自己無法掌控的人生


自古以來,為了全力地位爭得頭破血流,骨肉相殘的案例不在少數,然而和李煜一樣,宋徽宗是神宗的第11個兒子,但最後皇位出乎意料的掉在了他的頭上,趙佶繼位之後,為了實現他自己的夢想,幹了很多荒唐的事兒,他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了詩詞和藝術創作上,重用蔡京等奸臣,在內憂外患之下一步一步使北宋走上滅亡之路,最終,整個北宋王朝被金人端了老巢汴京,他自己及皇后妃嬪也成為了俘虜,堪稱奇恥大辱。


千古詞帝,書畫大家,他們亦有自己無法掌控的人生

宋史評價他:“宋徽宗這人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而”。 宋徽宗趙佶這個多才多藝,很多事都能做好,就是唯獨不行的是就是當皇帝,治理國家,但是,唯一這個不行的,他卻做了,不僅導致了他個人的悲劇,也導致了一個國家的悲劇,陷百姓於水火之中。

上位者,尤其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需要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摒除個人私慾,全心全力治理國家。偏偏,他和李煜兩個都在其位,不行其政,說實話,他們兩個,相似度還是挺高的,寫詞的意境風格也挺相似,比如這一首晏山亭•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是趙佶在被押送北上的路途中所寫的。

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這首詞和李煜的虞美人意境相似,都是在國破之後所寫,都飽含對故國的思念和往昔的追憶,都是愁情滿懷。


千古詞帝,書畫大家,他們亦有自己無法掌控的人生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

詞至李後主爾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爾為士大夫之詞。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李煜和趙佶他們都是同樣擁有赤子之心的人,對於藝術創作來說,擁有一顆赤子之心,擁有真性情,才能寫出篇篇膾炙人口的詩篇。作為帝王他們從來都不合格,但是,作為藝術家他們都是大家,他們的作品歷經前年任熠熠生輝,是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