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市乡村中,藏着中国最完整的书坊建筑群

福建龙岩市乡村中,藏着中国最完整的书坊建筑群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通过书本,更加历久弥新,引人注目。在古中国四大发明中,与书本有关的就占据了两项,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这两种伟大的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的文化发展都做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龙岩市境内,丛山峻岭的乡村之中,保存着中国古代最为完整的雕版印刷建筑群,这些古代集印刷、居住为一体的宅院,规模庞大,数量竟然多达八十多座。

福建在古代交通不便,山路崎岖,又为何在这些偏僻的山村之中,会留存如此之多的书坊建筑呢?它们的主人又是谁呢?

当地村民相传四堡乃是文房之“四宝”的转音,泛指古代闽西连城等四个县周围村落的总称,据考证,四堡地区的民间雕版印刷书坊,最早始于宋代,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四堡处于闽西山区,虽然偏僻,但山中的木材繁盛,恰恰为印刷书籍提供源源不绝的造纸材料,又因土地贫瘠,村落的百姓多以出版、贩卖书籍为糊口之家业。


福建龙岩市乡村中,藏着中国最完整的书坊建筑群


明清时期,正是通俗小说发展的高峰,这些小说为广大下层百姓所喜爱,广泛的流传在全国各地,为促进书坊刻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清朝大兴文字狱,让众多士子不再谈论政史,而是埋头于古籍整理、训诂,也为刻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仅仅四堡村落中两大姓之邹、马二族,所开的刻书书坊,在清代乾隆年间,随着清朝国力一同达到鼎盛,两大家族之分支所拥有的书坊,就达到了一百多座,他们各立堂号,印刷的书籍各有不同、形成互补之势。四堡地区的人们通过福建四通八达的水路,将此地的书籍贩卖至全国。

根据著名学者郑振铎的考证,龙岩市四堡书坊,在清朝之时已经成为全国四大书坊中心之一,与北京、武汉、许湾鼎足四分,分庭抗礼,成为福建省文化发展史中的一朵奇葩。


福建龙岩市乡村中,藏着中国最完整的书坊建筑群


这些书坊所刻之书囊括了当时的所有种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医卜神算、天文地理等等无所不包。但是随着清朝的嘉、道中衰,中国走进了屈辱的近代史,鸦片战争、天平天国、捻军等等重大事件的发生,四堡书坊所刊刻的书籍行销之地,多陷入战乱,残破不堪,给当时的四堡书坊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最终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打击下,这一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逐渐衰落,四堡众多书坊也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时至今日,这些古朴的建筑,带着我们回到那些缤纷的年代,从中可以看到历史的兴衰、先民的努力。弹指一挥间,成百上千年的光阴流逝,只余下人去楼空的书坊,还留有昨日的余晖。

2001年,四堡书坊正式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