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和身外環境


人體和身外環境

中醫的核心是客觀的人體和身處環境的綜合,核心理論是黃帝內經以及客觀的人體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系統的整體的互動。

怎麼會弔死在傷寒論一棵樹上呢?

黃帝內經雲: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這句話的意思是,冬天我們身體的氣機收斂,應該藏精,如果冬天不能收藏精氣(能量)(類似於動物冬眠和植物冬天落葉藏根),則春天的時候,正氣(體能)不足,就容易感染溫(瘟)病。

那麼,什麼是“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這句話的意思是冬天要保持身體的溫暖,不要被寒冷傷到。如果體表被寒冷傷到,人體抵抗寒冷,是要動用精氣(能量)的,如果精氣(能量和器官)受傷,甚是外邪(寒溼氣和毛細血管破損)會侵入身體,潛藏起來,到了春天,再隨著氣機的外浮而發病。

又比如經絡,本就是對人體物質和能量運行的整體的認識,本就是個整體綜合性的東西,既然是整體性的人體,當然也包括神經,血管,器官,以及各種組織系統,當然也包括人體免疫系統。

既然都是那麼多東西綜合整理抽象出來的,那麼,還能不能找到具體的抽象出來的單一的經絡呢?

現時現實中如果想找個形象的比較事物來說中醫中的經絡,是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系統。

軟件程序系統是真實具體的,卻又是整體性的抽象虛擬的。

既有具體硬件又有虛擬抽象代碼。

打開計算機,大家用眼睛只會看到具體的物理硬件,卻看不到抽象的軟件代碼系統。

這點,和人體的經絡系統太象了!

經絡包括神經系統,但不單只是神經系統。

中醫面對的對象,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既然是整體,就不可能只單是某個子系統,而是各個子系統的綜合結合。

神經系統是經絡,但經絡不單只是神經系統。

經絡肯定包括看得見的物質部分,至於是否還存在看不見的部分(如暗物質、暗能量、場域),那只有等以後認識和驗證了。

另:中醫是不是科學?科學又是什麼?

科是分科,學是學習(學說,合習)。

科學,本質在一個字:分!

所以西醫,本質也是分。

中醫,講究的是整體,本質在一個字:合!

所以說,中醫是不科學的。

但中醫卻是各分科的綜合,即中醫包括了各種科學!

一個分,一個合,兩個方向,卻又都是客觀的存在。

關鍵字:抽象的,綜合的,整體的,虛擬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損害原作者的權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