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十面埋伏》:風格與技術統一,畫面和鏡頭堪稱上乘

《十面埋伏》這部電影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武俠電影,由張藝謀執導,金城武、劉德華、章子怡主演。影片講述了兩個捕快與一個歌妓的愛情故事。

影評《十面埋伏》:風格與技術統一,畫面和鏡頭堪稱上乘

晚唐時期朝廷腐敗,民間出現了不少反官府組織,其中以飛刀門的勢力最大。奉天縣兩大捕頭:劉捕頭、金捕頭奉命要在10日之內捉拿將飛刀門新任幫主。劉捕頭懷疑牡丹坊的舞妓小妹可能是飛刀門前幫主的女兒,於是將她拿下。 金捕頭化名隨風大俠,劫獄救出小妹,打算以此來騙取小妹的信任,一舉剿滅飛刀門。

沒想到的是兩人在逃亡路上漸生情愫,小妹的身上其實揹負了殺父之仇,曾經她以為殺父仇人是劉捕頭,調查後發現真正是金捕頭。而此時劉捕頭也愛上了小妹,三人陷入一段無法逃脫的孽緣。

影評《十面埋伏》:風格與技術統一,畫面和鏡頭堪稱上乘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很好的展現了張藝謀電影的一貫風格,在選景上非常講究,場面精緻,細節到位。片中的竹林取景於重慶,在竹林中有大段的文戲、打戲,特別是要拍攝大量的追趕、打鬥等動作場面,這就涉及到了再選擇場景的時候,不能選擇植物密度大的樹林及竹林,這樣不僅對演員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電影拍攝出來也會因為密集的植物,導致畫面拍攝的非常亂。因此如何採用合理的鏡頭來跟拍人物,還不會使拍攝的畫面混亂,讓畫面以最好的狀態呈現在銀幕上,達到觀眾的心理預期,對於演員、導演、攝像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花海取自烏克蘭,所以會看到有很多外景,劇組為了打造這個場景花了兩千美金在當地買了花種,僱了80多個當地的花農播種,這部電影在拍攝的時候正在非典期間,所以說這一系列的預設都因為突如其來的疫症改變了,拍攝時葵花的長勢不夠好,張藝謀重新物色了一處地方拍攝 電影,我們在電影中看到很多在林中奔襲等場景,其實都是劇組多次挑選後,才找到的適合拍攝的地方。

影評《十面埋伏》:風格與技術統一,畫面和鏡頭堪稱上乘

影片一開始的時候,是使用字幕的方式,交代這個故事的時間、地點、背景,電影將飛刀門與官府之間的糾紛一筆帶過,雖然這個電影的重點是這三個人之間複雜的故事,不過時代背景的講述實在過於簡潔,觀眾還不是非常明白這個民間組織和朝廷關係的對立,以為導演會設置一場飛刀門與官府之間應該會發生一場大戰,在觀眾還沒搞清楚狀況的時候,畫面就切到了劉捕頭和金捕頭一起喝酒的鏡頭,前期的鋪墊過於草率匆忙。

這部電影的底調雖然是淒涼的,但是在拍攝的時候,並沒有很多地方使用冷色調,因為拍攝的時代是晚唐時期,唐宋時期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為鼎盛的時代,雖然晚唐的盛景已經有所衰敗,這並不影響人們對唐的印象,片中的牡丹坊是唐代的歌舞場所,因為名字取為牡丹,室內的很多地方都是由各式牡丹精雕細琢。而且能夠看到屋內的道具擺設,人物所穿的服飾,都是符合唐代的文化,比如多用鮮豔明亮的顏色,當時唐朝受萬邦朝賀,自然也引進了不少文化少數民族文化,這些文化使得唐朝的風格區別於其他朝代。

服裝的挑選突破了以往武俠裡,那種爛俗的造型,演員的服飾從布料到造型都表現出了這部電影的獨特之處。如劉德華和金城武的捕快官府,還有他們所帶的帽子。在牡丹坊與小妹那場戲中,金城武所穿的的緞面衣服與精細刺繡的靴子,章子怡的水袖、妝容,都能讓觀眾直觀的感受到大唐風情。

影評《十面埋伏》:風格與技術統一,畫面和鏡頭堪稱上乘

影片中的武打場面相比於英雄來說也要差一點,前期電影宣傳的時候,著重的宣傳了牡丹坊那場戲,在電影上映之後會發現很多時候,導演選擇用蒙太奇的手法來剪輯這段場景,用鏡頭切換來達到"美感",雖然說這個場景與音樂想和的程度很高,但是還是削弱了動作場面的逼真性。

電影不僅在場地、人員、非典的原因下,不得已做了很多改變,還有一個遺憾就是《十面埋伏》的飛刀門大姐一角,原本定由梅豔芳出演,然而梅豔芳03年底的時候就因病辭世,張藝謀對此深感痛惜,後來大姐這個角色由宋丹丹出演。

影評《十面埋伏》:風格與技術統一,畫面和鏡頭堪稱上乘

《英雄》之後,張藝謀趁熱打鐵推出了《十面埋伏》。這個劇本能感受到它沒有經過細緻的打磨,雖然在拍攝上、畫面、剪輯都稱得上是上乘的,可是這部電影沒有真實感,很多時候就想在欣賞美麗的場景,對於導演的藝術想象是佩服的,但是對於電影來說,只有畫面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一個連續的邏輯去支撐。

雖然在影片的最後大致交代了,劉捕頭與小妹之間的情感是從何而來的,原來劉捕頭是飛刀門在官府的臥底,這一去三年未見小妹,這個時候已移情金捕頭的小妹對他的情感不予回應。這讓他明白了最愛的人居然已經變心了。劉捕頭因愛生恨,想要殺死小妹。但是在前期臥底的設計中,很多場面對於二人之間的關係,沒有細緻的鋪墊,更多時候兩個人表現的過於冷漠,導致電影最後突然蹦出來的感情線,很多觀眾表示突兀。張藝謀陷在了主觀色彩的意境中,他在電影上的藝術成就是無法磨滅的,但是也不能說達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電影在國內上映後遭到了媒體和觀眾的猛烈批評。為維繫《英雄》中的畫面感,不惜濫用色彩,四季環境雖然是很難人為改變的因素,可是因此改變故事性、人物性就顯得得不償失了。

影評《十面埋伏》:風格與技術統一,畫面和鏡頭堪稱上乘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各方面的技巧都達到了導演的一貫水準,電影的風格與技術大致統一,只是在劇本在創作的時候過於著急,沒有仔細打磨,仍然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總的來說還是保持了一定的觀賞價值,其實這也是中國觀眾對於張導的超高期待,使得電影只要有一些缺憾,就會有失望的感覺,這部電影在畫面拍攝和鏡頭的剪輯上都堪稱上乘,忽略劇本來說也是一部比較優秀的電影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