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984高考狀元,女兒斯坦福博士在讀,直言教育:學會“放手”

關於教育有句名言,將其本質一言點明:“教育的目的在於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

”無論是從牙牙學語,還是蹣跚學步,都是孩子的初步教育,而如何能夠讓孩子懂得自我學習、自我約束、自我規劃,才是教育的最終形態,而不只是停留在簡單的知識灌輸上。

他是1984高考狀元,女兒斯坦福博士在讀,直言教育:學會“放手”

在1984年的時候,那時候雖然對於教育的重視已經提高,但是要想能夠考上大學,對於大多數的家庭來說,還是十分的困難。羅山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當時的環境下,羅山的讀書天賦再加上對於學習的努力刻苦,讓他在1984年的高考中,一舉成為當年的湖南省高考理科狀元。順利考入大學後的羅山,一直保持著優異的成績,而在讀完博士後,羅山得到了不錯的工作機會,在自己的職業領域大展拳腳。

在成家之後,羅山對於孩子的教育就尤為重視。他深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童年的教育非常重要,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羅山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有自主驅動的意識,而這一點取決於家長需要學會“放手”。女兒羅繹微的性格有些內向,尤其自小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長大,在最開始的時候,會出現無法適應或者是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問題出現,羅山就開始想辦法讓孩子自己開始處理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加依賴父母的存在。

他是1984高考狀元,女兒斯坦福博士在讀,直言教育:學會“放手”

從一點點的擴大交友、學著自己獨處自立,慢慢的羅繹微的自我意識越發的強烈,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上,也變得更加的大膽、直接,而不是全部都聽從父母的安排。從小受父親的影響,羅繹微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習不僅僅代表著優異的成績,還代表著能夠培養更多的能力、懂得更多的道理,甚至是做出自我的抉擇。自律的學習習慣,讓羅繹微從小到大的成績都非常優秀,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羅繹微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而是選擇了自己更加喜歡的專業。

在一個學期後,羅繹微告訴父親自己想要換一個更加冷門的專業,而在幾經探討後,羅繹微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在又一個學期結束後,羅繹微決心還是再換一個專業,這時候,羅山還是尊重了女兒的選擇,而這次的選擇在後來證明了羅繹微的正確性,一直到讀到斯坦福的博士,羅繹微在自己的專業裡,一直都非常的優秀。

他是1984高考狀元,女兒斯坦福博士在讀,直言教育:學會“放手”

羅山認為,女兒能夠有今天的成績,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而家長學會孩子小時候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意識,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有發展,都有極為重要的幫助與作用。所以家長如何學會“放手”,是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

精彩文章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