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趙本山?

想不到AI18科技

我覺得趙本山的小品非常經典,無人能超越。做人方面趙本山也是挺厲害的,為人低調謙遜、識大局。

雖然趙本山已經退出春晚好多年了,但是他曾經帶給千家萬戶的歡聲笑語,永遠難忘。

趙本山曾經的春晚小品很多都很經典的,至今沒人能夠超越。


我最喜歡的是他與崔永元和宋丹丹一起演的《昨天今天明天》,只記得那時候看此小品開懷大笑。

後面還有《賣柺》、《不差錢》等,與高秀敏、範偉搭檔的小品也不錯。

趙本山的小品很貼近老百姓的生活,一直都是大家心目中的那個憨厚老實的黑土,所以很受歡迎。

趙本山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事業上也是挺成功的。



成名後,趙本山拍了電視劇《鄉村愛情》、《馬大帥》等,創辦了劉老根大舞臺,還到國外演出,創立的本山傳媒賺了不少錢,把中國的民間藝術文化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趙本山從當年遼寧開原的一個窮得叮噹響的農民,走到今天顯赫的身份地位,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很多人成名以後就變質了,忘本了,但是趙本山始終保持著農民身上特有的淳樸的風格。

趙本山這幾年隱退,其實是一種很明智的選擇,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剛好身體不好了,事業上也受阻了,每個人都不可能一直大紅的,所以現在選擇退出,對他來說是最明智的。




還有一個就是與小瀋陽的關係,其實當年小瀋陽離開趙本山,確實是與趙本山發生了一些矛盾的。

但是,趙本山比較識大體,顧全大局,並沒有和小瀋陽翻臉。


小瀋陽的新電影《猛蟲過江》的時候,他還親自去為小瀋陽站臺打call,當眾打破兩人不和的傳聞,其實還是挺大氣的。


還有與範偉可能也有一些小矛盾,但是他也從來沒有公開手撕過範偉。

比起其他人,比如郭德綱和他的徒弟翻臉撕逼成那樣,趙本山做人還是不錯的。



總之,趙本山是一個有才華,做人挺好的一個人。


R娛記

首先得公正的說,趙本山確實有才華,要不也不能連續上了二十多年春晚。我也是東北人,我就說說對趙本山的評價。

首先,我認為趙本山是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產物,那時候剛改革開放,那時的人們精神文化還比較匱乏,趙本山這時以詼諧幽默的形式出現,當時趙本山確實有才華,吹拉彈唱都很擅長,而且趙本山的表演很貼地氣,在當時深受歡迎,趙本山也因此打入春晚舞臺,並連續上了二十多年的春晚,並且乘勢像影視方面發展,而且大獲全勝,趙本山也因此登上了事業的巔峰。

但是中國有句古話,物極必反,趙本山雖然說事業上達到了巔峰期,但是發展也遇到了瓶頸,主要是趙本山連續上了二十多年的春晚卻一直以一個形象出現,這應該是本山傳媒的重大錯誤,這讓觀眾有了審美疲勞,而且同時本山傳媒又拍了不少苦情劇,這和當前形勢不符,所以趙本山事業進入了低谷,這就是趙本山自己的責任,也可以說是本山傳媒投資的重大錯誤。

最後說趙本山本來有很好的轉型機會,可讓趙本山錯過了,那就是《劉老根2》播出後,那時候可以說是趙本山的事業巔峰,在《劉老根》裡,趙本山演的劉老根以一個農民企業家的身份出現,當時趙本山在劇情裡也是西裝革履,也是很帥的,當時的觀眾也都接受趙本山的新形象了,如果在當年的春晚趙本山也是西裝革履的出現演小品,那趙本山也就順勢轉型成功了,可想不到的是趙本山在當年春晚又一次戴著帽子出現,雖然說小品也很搞笑,但是趙本山卻錯過了最好的轉型機會,而且從那以後,趙本山開始大量收二人轉演員為徒,而以二人轉演員為主的本山傳媒也只能演農村題材的影視劇,這要在二十年前演還行,可卻和現在格格不入了。

現在的趙本山已經退到幕後了,也開始培養年輕人了,可趙本山事業也就這樣了,因為風格改不了。


天宇的文史情懷

趙本山,遼寧民間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委員 、本山傳媒集團董事長。 2016年1月25日在遼寧省曲藝家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上,趙本山被推選成為第八屆曲藝家協會主席團副主席。1990年通過小品《相親》,觀眾才認識了其貌不揚的趙本山,之後陸續創作出了《相親》、《我想有個家》、《牛大叔提幹》、《紅高粱模特隊》、《昨天今天明天》、《賣柺》、《賣車》、《功夫》等經典小品。由此,趙本山成為了全國人民的本山大叔,他也成為了春晚不可或缺的盛宴。2011年2月,在“2011年CCTV春節聯歡晚會我最喜愛的優秀節目評選”中,演的小品《同桌的你》獲得了小品類節目一等獎,趙本山已十三度加冕小品王。2013年宣佈正式退出春晚舞臺。趙本山在小品事業上創造出的高峰至今沒有人可以超越。而除去藝術家的身份,他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2003年,趙本山成立了本山傳媒,2003年,趙本山首倡“綠色二人轉”,並創立了以演出“綠色二人轉”為主的“劉老根大舞臺”。 截止2013年“劉老根大舞臺”已在瀋陽、北京、天津、哈爾濱、長春等地開設了7家連鎖劇場,已成為中國演藝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重要品牌。趙本山的小品整整影響了一代人,那些年看春晚,很多人都是為了趙本山,他的小品從頭至尾,完全不冷場,笑翻觀眾,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他是當之無愧的小品王。他的劉老根大舞臺,發掘出了很多深受觀眾喜愛的笑星,最被觀眾熟知的當屬小瀋陽、宋小寶了,他的這些徒弟們,繼續為喜劇添磚加瓦,不斷為觀眾帶來笑聲。本山大叔真的是百年難遇的天才!


悅電影

儘管目前很多國人對趙本山的作品持詆譭甚至唾棄的態度,但筆者依然對趙本山很有惋惜之情。

趙本山寓意於行、滑稽可笑、幽默可愛的表演曾經帶給中國人乃至世界華人多少歡樂和快意。他參加央視春晚20年,春晚伊始,人們翹首以待,期盼著他的出臺,他就是那些年每年央視春晚的臺柱子。

曾幾何時,趙家班到美國出演一次,美國人不喜歡,回國之後命運就徹底改變。中國人民熱愛20年之久的文藝之星,在國人心目之中一夜坍塌。我就在想,是趙家班的演技一下子就變差了?還是中國人被美國人徹底洗腦了?美國人為中國事事設局,處處挖坑。中美兩國人民意識形態不同,文化教育取向也各異。怎麼中國人崇拜20年之久的藝術巨星被美國人的一口吹風就吹倒了呢?

把美國人的話當成聖旨的中國美粉們,這裡有一條美國人最關心中國的消息:美國地理科學雜誌在最近一期文章中警告日本,日本島正在隨著地殼運動下沉,必須需要在未來一百年內找到避難所,而日本週邊能夠有效容納那麼大人口數量的國家只有中國。

你們看,美國人對中國就是大方,竟然把自已的附庸國加盟友打包免費相送,美粉們是不是應該笑納呀?

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如果不是友好而敵對的話,它就要從軍事上入侵壓制對方,還硬的不行它又要從軟的(意識形態、文化教育)方面滲透瓦解對方。我感覺趙本山就是這方面的犧牲品。


集諸多頭銜於一身,集多個獎項於一身的趙本山,他的榮譽是一項一項得來的,他的作品都是經過主管權威部門審查、核准、比較,最後擇優錄取再登臺表演的。一次錯還情有可原,難道二十年一直都是這樣錯下來的?那錯也不能全怪他呀!他只是表演者哦!某些人把矛頭指向個別演員而對其它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種指責是有偏見的,同時也是不合理的。

有人說趙本山的作品侮辱殘病人,貶低智障人。我就搞不懂,文藝作品具有強烈的喜劇色彩,其目的就是博人一笑,並無惡意中傷。大家幾個朋友一起玩,也時不時會對其中一個開涮,拿來取樂,你說這有什麼惡意?潘長江以自己的身高、宋小寶以自己的容貌、林永鍵以自己的眼睛,他們都以自己的短處示人,為的是取得全國觀眾一樂,這又怎麼了?他們還不是全國人民心目中喜聞樂見的演藝名星?


再說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愚、傻、殘為題材的成語、故事、歇後語比比皆是,如《傻子娶妻》、《傻丫頭找婆家》、《學聾啞》、寓言故事《一葉障目》、《長竿入城》等,在西方國家這方面的取材也為數不少,如英國喜劇《全是傻瓜》、荷蘭的《愚人頌》、德國的《打破寂靜》、法國的《聾子們的國度》、美國的《盲人約會》等等。統而言之,這種現象任何舞臺任何文藝媒體都會有之,任意為其貼上諷刺、醜化的標籤也是不可取的,更不應該動輒就上綱上線。

當然,文藝工作者在博得全國人民一笑的同時,也賺取了鉅額的報酬,但這又有什麼呢?出場費高,追粉們願意掏包,廣告費貴,公司廠家願意。正所謂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個是無可厚非的。

然而,文藝明星的收入與付出是極不對等的,這就需要明星們拿出適量的資金來回報社會,做做慈善,救濟災區,搞搞義演,這樣更會得到人們的認可,社會的(大概)平衡。在這方面,趙本山做得最實在最突出,每次賑災他都衝在前面,慷慨解囊,到目前為止,文藝界賑災出錢最多的就是趙本山。



從趙本山個案看來,出名之後、有錢之後,要低調,不要太張揚。謙虛做人,低調做事,平平淡淡才是真。

趙本山的功與過,很難說得清,道得明,見仁見智吧。個人感慨而已,不喜請留口德。


歐陽建高1956

大約從3、4年前的春晚開始,就看不到趙本山的露面了。不露面的趙本山,多多少少會讓守候在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有些失落,少了期待。一個小品演員能做到這般影響力,放眼全國,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從1990年憑藉小品《相親》橫空出世後,趙本山從默默無聞開始變得家喻戶曉。他依靠精湛的表演才能和接地氣的小品,迅速吸引了觀眾眼球,聚攏了大量人氣,整整吸引和影響觀眾20多年,被譽為“小品之王”,其影響力和號召力幾乎沒有人可以匹敵。

在東北,趙本山深受喜愛,他去東北任何一個飯店用餐,或任何一個娛樂場所消費,根本不用他自己掏錢,總有人搶著給他買單,或者老闆給免單。

每年春晚上,趙本山的小品是大餐和壓軸戲,基本在23點左右播出,億萬觀眾守在電視旁,只等著觀看他的小品,等著享受他帶給人們的歡樂。

拋開趙本山小品內容的雅俗之爭,單單就事論事,毫無疑問,他個人成長經歷是非常勵志的。趙本山童年時期,父母相繼離開,他和盲人二叔相依為命,受盡白眼和苦難,同時也強化了他的堅韌不拔和出人頭地的決心。在顛肺流離中,他從民間藝人二叔身上學到了不少本領,像拉二胡、二人轉等等。最終,經過自己幾十年打拼,他華麗轉身為一個出色演員和成功商人,受人尊敬,被人羨慕嫉妒恨。

當一個人在奮鬥之路上萬念俱灰時,想想趙本山的成長之路,或許能獲得許多安慰和精神能量。這是趙本山帶給人們積極的一面。

多年來,趙本山曾經創作出不少深入人心的小品節目,如《相親》、《昨天今天明天》、《賣柺》等等。然而,當他成大名後,他似乎有些飄飄然,有些唯我獨尊。到後期,他的創作力嚴重衰退,不斷自我複製,靠吃老本,並且,節目中的“負能量”越來越多,不是賣傻裝愣,就是以取笑和諷刺殘疾人,靠低俗搞怪來博得觀眾喝彩

因為趙本山,列入非遺的東北傳統民間藝術——二人轉似乎成了低俗、難登大雅之堂的代名詞。

據清華大學教授肖鷹介紹:二人轉從表演手法來說,有四個內容,即“唱、說、伴、舞”。其中,唱是二人轉的正劇和精華部分。說就是穿插在唱裡邊的插科打諢,為正劇表演的串場,目的是調節氣氛。

最初的二人轉,都在田間地頭,屋內炕頭等小眾地方進行表演,說口當中若出現低俗露骨的內容,就要回避兒童與女性。若一定要表演,只能在私密空間由一幫爺們欣賞。

而趙本山為了迎合市場,在二人轉中,以說段子代替了唱腔,顛倒了二人轉內容的主次關係,把屬於二人轉的精部分閹割了。可以說,他以低俗代替了高雅,降低了二人轉的品質,誤導了大家對二人轉的認識。


鴻鵠迎罡

1990年,在姜昆的推薦下“打入”了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開始了輝煌的藝術人生,小品《相親》、《我想有個家》、《牛大叔提幹》、《紅高粱模特隊》、《昨天今天明天》、《賣柺》、《賣車》、《功夫》均獲一、二等獎。我從小在北方長大,那個時候拜年說上兩句趙本山的嗑,都覺得很是時髦和好笑。樸實、妙語連珠、天生幽默感也成了全中國老百姓對東北認識的一個縮影。

但是後來,彷彿一夜之間,大家忽然意識到,那個在臺上插科打諢的東北老大爺,掙了許多錢,買上了飛機,娶上了年輕媳婦,有了漂亮的女兒,收下了許多跪拜的徒弟,認識了好多牛牛噠領導,多出了好幾層神秘感,當上了一個霸道總裁,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於是關於他的好多負面新聞便層出不窮,不斷髮酵,參與豪賭、移民新加坡、缺席政協會議、被指責“低俗”等,數不勝數。人民日報的一句,“沒法讓中華民族發笑的趙本山,已然脫離主流文化”。更是本山叫大叔陷入輿論的漩渦

但我依然感激他,感激他的精神面貌激勵多少失意人,為了夢想奮鬥,感謝他帶給了多少人以歡樂。

著名作家餘秋雨這樣評價趙本山

趙本山及其小品藝術撥動了時代的笑神經,使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大規模的笑的時代,好多藝術家都是由民間產生,趙本山是個大藝術家,他在剛剛出名的時候我就有這個感覺。我真希望中國能有更多的文化名人,由每一個文化的起點出發,不斷地提升、提升,然後他和他生活的那塊土地上的文化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喂那少年

趙本山,最早出現在觀眾眼前是以二人轉戲劇演員的身份。隨後,隨著趙本山及其團隊實力、影響力的擴大。趙本山開始做起了自己的事業,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別人,一位藝術家應該為自己所授業的藝術傳承不斷努力、一位演員能夠帶給觀眾快樂。所以,趙本山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人。

趙本山經典語錄

1、你大媽已經不是你6年前的大媽了,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2、我覺得勞動者是最美的人!沒有普天下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吃啥?沒有勞動者的勞動,穿啥?吃穿都沒了你還臭美啥!

3、小樣,你穿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4、你太有才了!

5、媽呀!這個世界太瘋狂,耗子都給貓當拌娘了!

6、同樣是生活在一起的兩口子,怎麼差距就那麼大呢?

7、追求了一輩子幸福,追到手,終於明白,幸福是什麼?答,幸福就是遭罪!

8、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9、白雲,黑土向你道歉,請你睜開眼看我多可憐,今天的你我還能否重複昨天的故事,我的這張舊船票還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10、怕就是愛,愛就是怕;有啥話都跟老婆說,那還叫老爺們啊!

人物評價

餘秋雨

趙本山及其小品藝術撥動了時代的笑神經,使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大規模的笑的時代,好多藝術家都是由民間產生,趙本山是個大藝術家,他在剛剛出名的時候我就有這個感覺。我真希望中國能有更多的文化名人,由每一個文化的起點出發,不斷地提升、提升,然後他和他生活的那塊土地上的文化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新聞網

趙本山的喜劇小品連續多年獲得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一等獎,被觀眾譽為“小品王”、“東方卓別林”、“紅笑星”、“中國笑星”等 。

人民網

趙本山藝德高尚,成功不忘家鄉,先後為災區、為家鄉希望工程修路捐款近千萬元。《劉老根》《劉老根2》電視劇中擔任導演和主角,把中國影視喜劇向前推進一大步。把鄉間的笑聲帶上了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使遼北小品這一帶著原生態的幽默詼諧和泥土芳香的新鮮藝術樣式,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獲得國人最多笑聲和掌聲的小品演員。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著名編劇趙耀民

趙本山這個人有“手藝”,但是不代表他有喜劇精神,他有不少作品是垃圾。其實在東北很多人說話都很逗,也有這門“手藝”,趙本山的運氣好倒是真的。

崔永元

“從我對他的認識和了解,我覺得這個人特別棒,是個百年不遇的人才。”

南京前線文工團著名編劇姚遠與南大董健教授

趙本山還只是一個笑匠、一個小品“暴發戶”。


步旅TIME



說實在話、早許多年、對趙本山感覺很好。覺得他很純樸、在他身上覺得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走上春晚。覺得他的節目接地氣、覺得他的樣子可親可愛。

但是後來、我也不知道是否對他的作品看膩了、還是他的作品變味了、總覺的他在裝模作樣、開始對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非常難看的笑臉、感到反感、不喜歡。感覺春晚配上一個土裡土氣的大叔、實在太不協調了。

真正開始對趙本山有看法、是從網絡上知道他是個東北王、還是個土霸王。他收徒弟像黑社會那樣、跪拜、叩頭、敬茶、等等、封建思想極其嚴重。如今他有線了、得瑟了、自大狂妄了。趙本山就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趙本山了。


小芳雜談

趙本山如今作為喜劇大師可謂是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快樂。如今他也是坐擁數億的財產,名利雙收。要知道趙本山是一個農民出身,他取得現在的成績應該感謝的人很多。

趙本山第一個感謝的人應該是李忠堂。當時本山老師僅僅是一個唱二人轉。當時李忠堂作為鐵嶺市群眾藝術館館長,看到趙本山的作品之後直呼,二人轉後繼有人了。後來李忠堂毅然決定讓趙本山來試演《摔三絃》,正是這次機會讓趙本山名聲大震。此後趙本山也拜了李忠堂為乾爹。

雖然李忠堂經常地讓趙本山在劇團演出,但是知道趙本山的人大多都是東北三省的人,真正帶領趙本山登上央視的是著名的相聲演員姜昆。

姜昆可以說是趙本山的伯樂,當時姜昆看到趙本山的節目時哈哈大笑。等到趙本山下臺之後,姜昆來到回臺握著趙本山的手,一個勁的誇他,並且對他說要將他帶上央視的春晚。也正是因為姜昆,才有了趙本山春晚上靚麗的表現。

不管怎麼,如今的趙本山是十分的成功。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小燕子說八卦

2014年春天,國家舉行鮮有的文藝座談會,就是這次座談會,出現了一個"意外"的情況: 在眾多文藝界明星大腕雲集的座談會上, 多年來曾經被媒體熱衷關注的趙本山,這次被"拒之門外",這讓人們不禁許多猜測,而且從那時起,央視所有電視臺也不再播放趙本山的小品,這就釋放了一個信號:在我黨反腐倡廉的風暴之下,社會風氣要大力轉變,國家要開始樹正氣,要倡導正能量!從輿論宣傳機構抓起,特別是文藝影視做為對人最具影響的媒體,更應該弘揚主旋律!

我們看: 趙本山參加多年的春晚演出,他和他的徒弟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歡笑,這不可否認,但是不能不看到,他和他的徒弟們的許多作品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一些人逐漸熱衷於低俗下作,學著耍貧嘴,油嘴滑舌,裝傻充愣,這是影響其一。其二,一個不可忽視的是: 趙本山要把東北二人轉"發揚光大",二人轉本來是一個東北的流傳已久的民間藝術,是東北的“土特產”,二人轉做為劉老根大舞臺,東北大戲院的主要演出節目,傳承藝術,本是好事兒;但是,受經濟效益驅使,為了博人眼球,很多表演二人轉的人卻脫離了應有的藝術軌道,表演越來越低俗下作,演出時一男一女語言極富挑逗、動作下流,臺上打情罵俏,罵人動手,臺下觀眾異常"興奮"!如不禁止,任其發展下去,成何體統?曾經每況愈下的社會風氣不該令我們反思嗎?所以國家必須全力抵制。

沒讓趙本山出席文藝座談會,趙本山應該心知肚明,怕是知道自己"不夠格"!至於對外宣佈稱"退出春晚","累了,年齡大了",無非是在眾人面前為自己那張老臉爭點兒"面子",託詞而已!

聽說本山傳媒還要繼續拍«鄉村愛情»系列劇?對於這個電視劇,看過幾集,剛開始有種新鮮感,但這種感覺很快就發生了變化,一點兒正能量的東西沒有不說,越來越感覺它就是一本噁心東北農民的"好教材",劇情從始至終貫穿著耍嘴皮子吹牛,耍小心眼,耍無賴,這樣的電視劇有什麼積極意義?還拍什麼系列劇啊?我看打住最好。

古人云:傳道之人必須聞道在先!藝術家首先當以德服人。至於趙的那幾個"出類拔萃"的徒弟,所做所為更甭說了,有點成就立馬飄飄然!一次又一次的做出損害社會功德,甚至違紀違法的事情,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本山團隊要好好反思,品性不端,何以服眾?如何正確引領?我們應該向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老前輩學習,想想那些為國為民的科學家和人民子弟兵,他們應該受到全社會應有的尊重和愛戴!你們從老百姓手裡獲得了那末多的好處,好好想想該怎樣回報社會,這才是正道。目前,有個別地方臺為了經濟利益,還在讓那幾個"歪瓜裂棗"噁心著觀眾,相信不會長久!就像現在的小瀋陽,還有多少人喜歡這個"娘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