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三個女兒成功送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位母親是如何教育的?

在很多人看來,孩子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個人的努力,毫無疑問,成功與否肯定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但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將三個女兒成功送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位母親是如何教育的?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美國母親,這位母親可以被稱為美國最牛的母親。

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才是引導他走向成功的關鍵。

伊澤爾·沃西基,一位普通的高中教師。但她培養的三個女兒,每一個都非同一般。

將三個女兒成功送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位母親是如何教育的?

大女兒蘇珊·沃西基,畢業於哈佛大學歷史及文學專業,獲得了加州大學理學及工商管理學兩個碩士學位。被譽為“ Google 之母”,身家超過240億美元,在全球最有權勢的女人評選中,她曾緊靠希拉里排名之後。

二女兒珍妮特·沃西基,斯坦福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醫學人類學家、流行病學家。對艾滋病研究有重大影響。本可以有更光明的前途,卻遠到非洲從事醫療事業。

三女兒安妮·沃西基,耶魯大學生物系畢業,基因技術公司23andMe創始人,更是被譽為“女版喬布斯”,身家超過280億美元。她在科學領域的研究突破,深深影響著人類健康。

不要因為別人對你容貌的褒貶而影響自我評價。自信如果只建立在外表之上,豈不太脆弱了?

對於一個出生在正統猶太教家庭的伊澤爾·沃西基來說,連生三女兒讓她受到別人的嘲諷,因為在其他人看來生兒子才是喜事,生女兒就是低人一等。

面對外界的質疑,伊澤爾卻告訴自己,“你等著, 我會做給你看”。不得不說,這位從骨子裡就不服輸的母親,從小成績優異,高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大學讀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後又去法國進修,拿了一大把資格證。隨後進了加州著名的Palo Alto高中當老師。(被我們熟知的林書豪可是她的學生哦!)

因此,她從來沒有感覺自己哪裡不如男人,也從不會對孩子說:“女孩做不了這個”,“這才是女孩子該做的”。在她看來,自信能成就一個人。

將三個女兒成功送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位母親是如何教育的?

她曾公開發表過一句名言:不要因為別人對你容貌的褒貶而影響自我評價。自信如果只建立在外表之上,豈不太脆弱了?

她堅信的是“詩書氣自華”,因此她鼓勵孩子多讀書。

三姐妹很小的時候,伊澤爾就讓她們每週都去圖書館,去之前每人發一個洗衣籃,回家的時候,洗衣籃裡裝滿了書。同時,她還非常重視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

伊澤爾家是上世紀90年代,最早購買計算機的家庭。雖然母親沒有什麼計算機知識背景,但她認為女兒們完全可以自主探索互聯網世界。

將三個女兒成功送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位母親是如何教育的?

她的教育理念是:如果有什麼不懂,不要等著老師來教你,先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正是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培養下,她的三個女兒分別考進了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和耶魯大學。這三所名校不僅在美國名列前茅,甚至於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名校。

同時,這三姐妹成功立足於互聯網、醫學、生物技術,這些在傳統觀念中只是“男人的地盤”的領域。而伊澤爾用自己的實踐成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打破了那些世俗的偏見。

除此之外,大女兒蘇珊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和母親是分不開的。

30歲的大女兒蘇珊,本來在巨頭英特爾公司有著一份前途無量的工作,並且結了婚買了房,一切非常美滿。

將三個女兒成功送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位母親是如何教育的?

大女兒:蘇珊

但是就在這一年母親的一句話改變了蘇珊的人生。她說:機遇往往不是在你準備好的時候到來,要追隨自己的熱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正是因為母親的這句話,當時已經懷孕4個月的蘇珊毅然辭去英特爾這份穩定的工作,投身到一個未知的初創公司Google,成為Google的第16號員工,也是Google的第一位女員工。

加入Google之後,作為第一位市場經理,蘇珊為了推廣Google,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心血。她每天加班到很晚,甚至還帶著孩子上班。

當懷著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她一手打造的Adsense,支撐了谷歌90%的收入,使她成為“硅谷廣告女王”。

將三個女兒成功送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位母親是如何教育的?

在視頻領域,剛生下第三個孩子的她,在公司力排眾議收購YouTube,目前價值高達800多億美元。

從進入公司算起,蘇珊一共生了5個孩子,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工作。在Google,她還為女員工,謀取了不少福利,將12周的帶薪休假增加為18周;為初為人母的女員工找育兒導師。

作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必須要學會理解他人。能有這樣的領悟,都源自母親對她的培養。蘇珊說:母親是我的榜樣。從她身上我領悟到:一個母親往往是一個管理者,而好的管理者要和母親一樣學會理解他人。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女性不應該是附屬品。

伊澤爾認為,靠誰不如靠自己,女性不該是附屬品。

因此,她從小就教育自己的三個孩子在面對困難和潛在的危險,要學會如何掌控,而不是逃避。比如,她讓孩子們從小學游泳,這樣她們就可以自由地在水池玩耍。教孩子們識字,讓她們可以自己辨認路牌回家。教孩子們計算,讓她們可以自己掌控零花錢。

正是在這樣的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她的小女兒安娜·沃西基才有瞭如今的成就,並且在發現老公出軌時,毅然做出離婚的決定。

將三個女兒成功送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位母親是如何教育的?

三女兒:安娜·沃西基

安娜·沃西基畢業於耶魯大學生物學系,曾經是華爾街投資銀行的一名金領,而她放棄高薪工作不是模仿姐姐的經歷,更多是被母親敢闖敢拼的獨立人格感染。5歲的安娜第一次聽說DNA這個詞就被迷住了,並決心未來要投身於此。於是當她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之後,安娜離開華爾街回到硅谷,創辦了改變世界的基因技術公司23 and Me。

你沒聽說過23andMe不要緊,你身邊肯定有人試過吐口唾沫檢測基因,這就是安娜開創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安娜的前夫是謝爾蓋·布林,她出嫁的時候,布林的身家已有180億美元,本可以選擇當一個“豪門”闊太,也正是安娜堅持依舊獨立地創業,2013年發現丈夫疑似出軌時,安妮才有果斷離婚的底氣。

而這些都得益於自己的母親,正是母親從小對她們獨立能力的培養,才能讓她們在面對任何困難的時候,都可以自己站起來。而最令母親感到欣慰的並不是女兒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她們能夠真正的做到獨立。

父母最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一項她們樂於從事,並且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事業。

看了上面兩個女兒的成就,可能大家都會認為,伊澤爾為擁有這兩位傑出的女兒感到非常驕傲,這句話不可否認,但是比起這兩位叱吒商界的女兒,她最欣賞的還是二女兒。

將三個女兒成功送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位母親是如何教育的?

二女兒:傑尼特·沃西基

這位非常低調的二女兒傑尼特·沃西基,畢業於斯坦福大學。不同於上面的兩位女兒,傑尼特是加大舊金山分校醫學院副教授,主攻兒科。對於女生來說,教師這份工作非常合適,但是傑尼特卻選擇離開校園,前往非洲,那個充滿危險,充滿疾病的國家。她希望可以憑藉自己的所學幫助當地感染艾滋病和營養不良的兒童。

母親曾笑言:在三個女兒中,二女兒皮膚最黑,但是我為她感到驕傲,因為她正努力改變窮苦人的生活。

在母親看來,父母最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一項她們樂於從事,並且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事業。

她非常重視孩子的責任感,因此,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母親從小就叫三個女兒幫她幹家務活,為的是讓孩子明白:照顧這個家不只是父母的事,每一個人都該對這個家負責。

慢慢的,等她們長大一點了,母親就帶著她們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比如為在社區建一座公園拉選票,為當地居民爭取免費進圖書館的權利,由此培養她們的社會責任感。

另外,伊澤爾曾提煉出一個“TRICK”教育法。即:信任(Trust)、尊重(Respect)、獨立(Independence)、合作(Collaboration)、友善(Kindness)。她認為這是父母對待教育孩子時應該遵循的原則,也是孩子最應該具有的品質。

正如她之前所說: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才是引導他走向成功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