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日本推理小說世界知名,作者如大師松本清張,目前銷量保證的東野圭吾,都是名堂響噹噹。推理漫畫也有一定的地位,比如《金田一事件簿》、《名偵探柯南》,但印象中日本的推理/懸疑電影,卻好像沒有讓我留下很深刻印象,這部聲稱“新形態密室推理懸疑大作”、日本新片首周票房冠軍的《12個想死的少年》又如何呢?

故事說12個活得不耐煩的少年男女,聚集在一間廢棄醫院,打算集體自殺。他們有的是尋求解脫;有的是藉此控訴社會。“行刑”當天,現場無端端多了一具不明來歷的屍體。為了避免警方事後誤會死者是少年們殺的,於是決定挪後自殺計劃,先處理神秘屍體事件。(有大雷,不想被劇透請止步):

老梗的號碼牌

本片一開始表明,少年們都得按照抵達醫院的順序,各自拿號碼牌進場,這個設定其實明顯就是一個陷阱題。因為人類劣根性之一,就是不會老老實實、循規蹈矩,要不然孔老爺子所說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大同世界早就實現了。果不期然,少年們一半以上沒有一到場就乖乖拿號碼牌,案件疑點以此大做文章,說直接點根本是意料之中。

而且為什麼要拿號碼牌呢?若只為了鑑定身份,不拿號碼牌也可以鑑定不是嗎?反過來拿了號碼牌也未必能鑑定身份,現場多出了第13號,正好自打嘴巴,證明這程序的多餘性。

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有事沒事來亂的10號

10號正悟是不良少年代表,也是衝動無腦亂喊亂叫的典型,不知道為什麼日本片的群戲裡,永遠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角色,好吧就算現實裡可能真有這種人(應該是會有),但這樣的設定很老派,很膩,也大大幹擾了看片情緒。


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最強大腦5號

5號真次郎是少年們的推理擔當,本來還有點期待他抽絲剖檢分析案情,結果前頭還在描述少年們各自尋找線索,後頭突然就讓真次郎像講故事一般地結案了,而且鉅細靡遺、準確無誤,根本是福爾摩斯水平,就只差沒在破案前說出“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群體裡有一個大腦角色是必要的,但這樣的破案處理未免過於草率。而且只因為他父母都是警察,然後“思考是他唯一的樂趣”,就能夠成為最強大腦?觀眾不是傻子好嗎。


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隱形人9號

9號信男推著13號的“屍體”,在醫院上上下下了好幾輪,以當時已經陸續有少年進入醫院的情況來看,有可能完全不會被任何人碰上嗎?轉角都能遇到愛了,推著一個不醒人事的人,這麼大動作卻可以成功得像隱形一樣,你信服嗎?我不信服。

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傻眼結局

12個原本人生黑暗,一心求死的少年,就在還計劃集體自殺的同一天,就全部一致改變初衷、放棄尋死,一起踏著輕快腳步,笑著走出醫院迎接燦爛陽光。

呃,這是童話嗎?

當然也不是說黑暗主題影片就要黑暗到底,就要人物死光光才爽,但這勵志的部分實在太假,完全大扣分。如果讓大家“改邪歸正”、回心轉意的最後理由鏗鏘有力,那還可能有一點說得過去的依據,但事實是從真次郎口中冒出來說服少年們的理由,卻是蒼白兼不知所謂到不行。為了確認這不是我個人問題,這部分我還重看了兩遍,最終得出結論:還是不懂到底哪裡激勵了少年們的求生意志。

密室推理懸疑大作?《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有讓你心服口服嗎?

導演意圖

本片導演是否有探討少年自尋短見課題的“野心”?如果有,顯然是失敗的。12少年各有煩惱,但他們的黑暗人生都僅是一筆帶過,完全無法讓觀眾有深刻印象或共鳴,更遑論有任何為他們反思的機會。

12人的群戲本來就非常難控制,還要在90分鐘內搞懸疑、推理、破案、勵志。只能說:太、忙、了。結果就是每個少年都是表面的,模糊的,粗糙的。當然集體自殺這種東西,人數越多震撼越大,但如果最終都沒能做到應有的效果,甚至產生反效果,還不如務實一點改成五、六個就好,然後好好地把人物刻畫做好做滿更實際。


看來優點也不用講了吧。趕緊找正片來看吧!

辣媽女人說新知,分享學校沒教的知識。

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記得在評論中告訴我。

更多精彩的內容,請訂閱、關注、獲取,第一時間更新。

對了,還有別忘記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