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談人生》:每一個“文抄公”都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美女教師胡紅梅毫無徵兆地火了,只可惜,這種火因是她最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抄襲。

胡老師是深圳市“道德模範”、深圳市“感動深圳教育人物”、深圳市“十佳百姓學習之星”、2016閱讀改變中國“年度十大點燈人物”、2017《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每一個亮閃閃的標籤拿出來彷彿都是在啪啪打臉。為人師表者,竟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成為了不光彩的反面典型,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季羨林談人生》:每一個“文抄公”都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胡紅梅在上課


這不禁讓人想到了季羨林老先生的一本書《季羨林談人生》。

作為國際著名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一生著述頗豐,在很多方面都頗有建樹。季老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讀俄文、發文,他最精通的吐火羅文,被人認為是天書一樣的文字,能精通此種語言的學者,世界範圍內寥寥無幾。

因為季老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齊頭並進,又因他在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方面的卓越建樹,國人封他三項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季羨林談人生》:每一個“文抄公”都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季羨林在北大校園

這樣一位讓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大家,在望九之年,回憶自己的一生,有感而發,通過隨筆的形式,從以下這些方面寫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做人與處世、緣分與命運、成功與譭譽、長壽之道、倫理道德等等。

在季老娓娓道來的文字中,有兩點特別讓人印象深刻:一是做學問要有自己的觀點,哪怕是很小的觀點,只要是新的、別人沒有的都可以;二是引用別人的資料,來源要準確,不能似是而非,哪怕是引用一句話,都要準確地標明出處,不能有一絲馬虎。

《季羨林談人生》:每一個“文抄公”都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溫家寶總理看望季羨林先生

這兩點感觸歸納起來就是要求一個人在做案頭工作時既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又要尊重別人的勞動。這是季老在德國留學時受益最深的兩點,季老一生做學問,也都是按照這個標準要求自己的。

拿季老的感悟來看今天的各行各業,不難發現一些怪事。

一、外行領導內行,技術行業的領導者竟然是完全不懂行的門外漢。

《季羨林談人生》:每一個“文抄公”都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季羨林和詩人臧克家


就牽涉千家萬戶的教育為例吧。學校的領導可能稍微好些,至少得是老師出身,多少懂點教育,至於教學效果是不是一流,留待考察。再往上一級就不好說了,很少聽說過哪個縣市省級的教育主管領導是從學校一步一步提拔上去的,絕大多數的領導是上級直接指派的,懂不懂教育,真不好說。

這樣的領導如何展開工作,如何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教育行業和其它行業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廣大一線教師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環境?教育決策者的決策從何而來?對教育環境的改變起到什麼作用?

這就是和每個人都相關的教育,所以,這樣的土壤能生長出什麼樣的莊稼就可想而知了。這樣的領導,連教育是什麼都未必清楚,還要讓他有獨特新穎的見解,有自己的一套,也太難為人了。

《季羨林談人生》:每一個“文抄公”都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季羨林

二、對於從事文字工作的人來說,怎樣多快好地寫文才是硬道理,尊重別人的勞動,那是說給別人聽的,至於版權,別人看不見的時候,版權就是我的。

不光是教育領域出了一個胡紅梅,人人都是自媒體的今天,有多少人想一夜暴富,又有多少人連字都不想碼就想賺得盆滿缽滿?別人辛辛苦苦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文章,只需要複製粘貼,把名字換成自己的,幾秒就大功告成,這讓那些孜孜不倦每天坐得腰痠背痛依然不敢鬆懈的人情何以堪?更不要說洗稿之類的了。

這樣的人,自己不想付出就要收穫,想走捷徑。在他們走這條路的時候,有誰不知道版權?不然,自媒體人為什麼還要原創標籤?

有人說,沒必要把胡老師置於死地,其實,沒有誰能把某個人置於死地,只要這個人人設夠堅實。只不過,這個胡老師榮耀風光慣了,不小心露了醜,心裡承受不了,才徹夜難眠。可是,一句版權意識淡薄就能把別人的嘴給堵上嗎?

《季羨林談人生》:每一個“文抄公”都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季羨林

胡老師事件只不過是揭開了抄襲事件的冰山一角,連北大的教授都可以複製粘貼,連學術都可以造假,還有什麼是不能抄襲的呢?這也是為什麼“文抄公”屢抄不停、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回望季老他們這一代學者,經歷不可謂不坎坷,治學不可謂不困難,他們之所以還能留下一部部作品,一項項研究成果,可以說是真正付出了時間和心血,是把畢生的精力用在了學問上。這樣的人,無論道德還是文章,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師表。

沒有一種抄襲不是為名利,沒有一種抄襲值得諒解,對他們的原諒,就是對真正創作者勞動成果的不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