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關於貓的歷史記載

中國人不吃貓肉,其實這句話太絕對了,比如廣東就有道菜叫做龍虎鬥,主要食材就是貓和蛇,但是這道菜是小範圍的流行於廣東的小部分地區,絕大部分的中國人是從來沒吃過貓肉的,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關於貓的歷史記載

貓這種動物最早出現在漢代,漢代的時候絲綢之路打通了漢朝跟中亞、西亞地區的交流,把貓帶來了中國,在《禮記》中就有記載,那時的中國人把貓列為農田的保護神和古神,接受人們的祭祀,既然都成了祭祀供桌上的神靈,人們怎麼會吃貓呢。古人造的這個貓字也很有意思,一個犬字旁一個禾苗的苗,這也充分說明貓是莊稼豐收的保障,因為貓可以吃掉田鼠,田鼠是農耕時代莊稼豐收的天敵之一,人們常常無能為力,而貓則扮演了除害的重要角色。因此人們是絕對不會吃貓的。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關於貓的歷史記載

另外,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當中,說貓的骨頭、牙齒皮毛都有一定的醫藥作用,那麼這麼有價值的貓,人們為什麼不願意吃呢?《本草綱目》中記載,貓肉不加亦不入食,貓是以老鼠作為食物的,身上帶有細菌很多,這一點李時珍也曾提到過,貓有病以烏藥水罐之甚涼,然而李時珍在使用貓入藥的時候,都會先把貓用藥物進行一個消毒殺菌的處理。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關於貓的歷史記載

另外貓咪相對於其他動物更加敏捷,而且貓咪的嗅覺與聽覺極為敏感,同時貓的體型較小,幾乎全都是瘦肉,古人以肥肉為尊,瘦肉是被排斥的,所以冒著被貓抓傷的風險,加上很久才能抓到一隻貓,這個性價比很低。因此雖然也有人嘗試著吃過貓肉,但是貓肉的確無法像其他動物的肉一樣,被廣泛食用。另外,貓這種動物一般是在夜間活動,是一種很靈性而神秘的動物,在民間的一些故事當中,就有一些關於貓的傳說,貓的眼睛可以看透陰陽,還有什麼貓有九條命之類的。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關於貓的歷史記載

古人生活的年代沒有什麼科學概念,大家都是迷信的,這些貓有時還作為邪惡的化身,不說貓肉不好吃。即便是可以下口,古人也不敢,萬一被什麼邪惡惦記上了就不好了。貓被冠以可以通靈與佛教有關。據記載,佛在給弟子講經時,有一隻貓蹲坐在佛座下,也在靜聽佛法,有弟子問,難道貓也能聽得懂嗎?佛說貓有靈性,其命有九,只得其一,故貓之靈性非人類可及爾,這就是貓有九命之說的來源。而人類只能擁有貓的一條命。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關於貓的歷史記載

貓被妖魔化還與武則天有關。據記載,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蕭淑妃,被武則天做成了人質,王皇后甘願受死,蕭淑妃則破口大罵,阿武狐媚致死我後為貓,武氏為鼠,生生扼其喉已報。意思是說,武則天,你這個狐狸精毒辣無常,我來世要轉世為貓,你武氏轉生成老鼠,我要用利爪掐住你的喉嚨,已報私仇,武則天被這一咒語嚇住了,此後命令皇宮裡不準養貓,而武則天常夢到蕭淑妃披頭散髮變成貓的樣子所滅,就請巫師做法來消除魔道,還命王皇后的族人改姓為蟒,蟒蛇的蟒,蕭淑妃的族人改姓為梟,梟雄的梟,全部被流放到了嶺南地區。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關於貓的歷史記載

那麼為何蕭淑妃要變成貓,而不是狗或其他動物來索命呢?這是因為至少在唐朝之前,貓就已經被妖魔化了,一則是貓有九命,失去一命尚有八命,蕭淑妃的意思是一命沒了,還有八命可來報仇。二則是貓白天睡覺夜間活動,白天屬陽,夜間屬陰,於是貓就成了可來往於陰陽兩界的動物,蕭淑妃的意思是,雖然死後去了陰間,但隨時可以回到陽間報仇,通過蕭淑妃的咒語,基本可以得知貓是通靈的動物。因為有九條命,所以可往來於陰陽兩界。

其實這一說法也與西方的種種傳說相暗合,中世紀的西方巫術當中,貓也是一個重要的道具。根據以上所說的可想而知,中國人是不會吃貓肉的,有人說貓肉是酸的,但是我聽膽子大吃過貓肉的朋友說,其實貓肉並不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