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歷史丨惠宇樓的來歷


北碚歷史丨惠宇樓的來歷

坐落在北碚文星灣的中國西部科學院主樓——惠宇樓,高聳在嘉陵江畔的山丘上,宏偉壯觀,四周林木蔥鬱,碧草茵茵,肅穆清幽的古樸氣氛,令人嚮往。它是盧作孚先生在北碚進行鄉村建設中所設想的科研院所的具體實踐。

北碚歷史丨惠宇樓的來歷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惠宇樓

惠宇樓造型中西合璧,一樓一底,空間高大,結構嚴謹,面積1341平方米,之所以取名“惠宇”,因捐贈人楊森,字子惠,“惠宇” 即楊子惠捐修的房宇之意。楊森為什麼會出巨資修建這麼大一幢樓房呢?這裡面還有一段傳奇故事。

1932年四川軍閥混戰,楊森被劉湘擊敗,從萬縣退回老家廣安,此時楊森由守爾慈之子約翰引見,在英國購買了一批新式武器,企圖東山再起,不料這批武器在通過萬縣時,被劉湘部下王方舟查獲收繳。眼見一場新的混戰即將爆發,百姓惶恐不安。盧作孚當時在劉湘手下任川江航務管理處處長,早年也曾在楊森部下做事,與楊森有較深的交往,重慶各界人士公推盧作孚出面調停。

經盧作孚從中談判,劉湘、楊森雙方達成協議,劉湘將所繳楊森武器折價退還一半給楊森。盧作孚建議楊森用此錢以楊的名義捐贈北碚科學事業,做建設中國西部科學院院址用。

楊森同意後,盧作孚又找到約翰,揭穿他事前為二十軍牽線買武器,事後又向二十一軍報密等事,自知理虧的約翰將購槍和告密所得所餘6000元交出,盧作孚將約翰“改邪歸正”的事蹟告訴其父守爾慈,守爾慈高興萬分,自己又增加4000元捐贈。如此,加上盧作孚初到廣安時,劉湘和重慶商會各給的2000元活動經費,西部科學院建設總共有了74000元的資金。

1934年院址落成時,盧作孚請書法家書寫了“惠宇”二字,命工匠刻石嵌於屋前堡坎中,這也是院址中主樓得名的由來。

北碚歷史丨惠宇樓的來歷

中國西部科學院

其實,惠宇樓建成前,中國西部科學院於1930年10月在北碚火焰山東嶽廟正式創立,盧作孚出任院長,科學院以“從事於科學之探討,以開發寶藏,富裕民生”為目的,下設理化、地質、生物、農林4個研究所。這是中國的第一家民辦科學院,它的建立開啟了北碚研究、引進現代應用科學技術的先河,為當時封閉落後的西部腹地打開了一扇科教興國之門。

北碚歷史丨惠宇樓的來歷

1944年12月25日,中國西部博物館開館典禮

惠宇樓落成後,中國西部科學院遷入其中,不斷迎來八方貴客,國共兩黨的軍政要人,社會名流到此視察、觀光。抗戰期間,中央研究院遷來北碚,其中動物、植物、物理、心理四個研究所也進駐這裡,開展各項研究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1944年,盧作孚又邀請翁文灝等知名人士聯合在碚的科研機構在此創辦了中國西部博物館,惠宇樓再次發揮了其重要作用。

北碚歷史丨惠宇樓的來歷

出 品 | 劉懿鋒

排 版 | 狙擊哥

策 劃 | 高晨露

講述人文故事 | 寫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鐫刻時代瞬間

新時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