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講述:事如春夢了無痕


南懷瑾先生講述:事如春夢了無痕

【南懷瑾先生手書蘇東坡詩句: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如何把煩惱降伏下去,佛答覆的那麼輕鬆:“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這樣住,就是這樣降伏你的心。換言之,你問問題的時侯,你的心已經沒有煩惱了,就在這個時侯,就是禪宗所謂當下即是,當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想一個方法。

譬如我們信佛的,或者信其他宗教的人,一念之間要懺悔,這麼一寧靜的時候,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煩惱已經沒有了,再沒有第二個方法。如果你硬要想辦法把這個煩惱怎麼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擾亂,並不能夠使你安住,這是又進一步的道理。

再進一步的道理,《金剛經》的內容是大乘佛法的大智慧成就,

佛教同其他宗教基本不同之處,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這個智慧包括了一切的功德,一切至善的成就,所以般若是智慧的成就。

現在講大乘的智慧,“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你那個時候,已經安住了; trong>不過剎那之間你不能把握而已,因為它太快了。如果你能夠把握這一剎那之間的安住,就可以到家了。這個是重點,整個《金剛經》全部講完,就是教我們如何住,也就是無所住,不需要住。前面我們提到過,一個學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幾個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積來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可是,此心本來不住。怎麼說呢?譬如我現在講話,從八點鐘開始講到現在,廿分鐘了,每一句話都是我心裡講出來的,講過了如行雲流水都沒有了,“無所住”。如果我有所住,老是注意講幾分鐘,我就不能講話了,因為心住於時計。諸位假使聽了一句話,心裡在批判,這一句話好,那一句亂七八糟,你心在想,下一句也聽不進去了,因為你有所住。

所以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拿禪宗來講,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無所住,即是住。所以人生修養到這個境界,就是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他是學禪的,他的詩文境界高,與佛法、禪的境界相合。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這是千古的名句,因為他學佛,懂了這個道理。人似秋鴻來有信,蘇東坡要到鄉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個地方,答應了今年再來,果然來了。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象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跡。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老年人常回憶,想當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尋煩惱,因為一切事不能回頭的,像春夢一樣了無痕的。

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須要再研究《金剛經》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需要降。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坐下來的時侯,一切都沒有了,永遠拉不回來了。

南懷瑾先生講述:事如春夢了無痕

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心胸裡頭還有你、我、他,甚至給了人家好處時,這個傢伙應該賣賣我的交情才對!這是世間法的作風,佛法沒有,給了就給了,要像“事如春夢了無痕”一樣的忘掉它。如果說故意把它忘掉,那就“即非菩薩”,因為你還有個故意。天地生萬物,天地不佔有,不自私。所以我常常說,道乃天下之公道,不屬於誰的,告訴你,你拿去吧!

*****

佈施有三種,第一種財施是外物的,像金錢財物等佈施,這叫外佈施。第二種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識的傳授,智慧的啟發,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獻等,都是精神的佈施,這種屬於內佈施。第三種是無畏佈施,如救苦救難等。

不管是哪一種佈施,施者應該抱持無施的心態,用一種希望他人能夠得到益處的心情來貢獻,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須要做到施者無此念,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憐應該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佈施了就沒有事了,忘記了誰接受我的佈施。做完了以後,“事如春夢了無痕”,無施者,無受者,也無施事,這才是佛法佈施的道理。

—整理自《金剛經說什麼》

------------------

宇宙萬有的現象,包括我們的身心,隨時都在動態之中,都在變動中,沒有不變的事。這一切“行”無常,不能永恆。這不永恆的都是生滅狀態,一起一落,一生一滅。就像我們的思想、念頭,前一個思想過去了,抓不住。“事如春夢了無痕”,過去了,像水上的花紋一樣,再也抓不回來。上午的時間過去了,抓不回來;上午的思想過去了也抓不回來。世界上的人死了又生,生了又死,那麼多死死生生,都是生滅。花開花落,太陽下去了,月亮出來了,都在生滅中。

所以,先體會內心的生滅,你的思想、念頭一個一個連續不斷地來,也連續不斷地滅。心念不斷地生生滅滅,你做不了它的主。它呢?也做不了你的主。它生起之後,又跑了,它也沒奈你何。

觀心,觀察自己的心念。初步要做到,前一個念頭過去了,讓他過去。後一個念頭還沒有來,你不要去想它,它就不來了嘛!它來了,你就讓它過去,前面的念頭過去了,已經過去了,後面的念頭還沒有來,中間這一段,能夠保持乾淨、清淨、安詳、寂滅。說起來容易唷!做起功夫,體會一下看看。幾十年來,你做到了就有點眉目了。

—整理自《習禪錄影》

---------------

【是故如來為諸菩薩說,幻術文字求其體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世間事物就是那麼在變化,這一切都屬於幻術的境界,所以佛告訴諸菩薩說幻不可求。幻術的範圍包括很廣,文字也是不可靠的,文字是代表人類思想、情感的符號。拿中文來說,幾千年來到現在,文字衍變已有六、七種體裁,將來是不是再有變化還不知道,人類的各種語言的變化都是如此。所以佛說,你要求幻術文字固定的體型是做不到的。這就說明世界上萬事萬物沒有一樣是固定不變的,這個地球、山河大地隨時在變化中。

那麼,我們迴轉來看看,佛法在哪裡呢?我們要研究這一切幻相不可得,怎麼了解幻與不幻?從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心,迴轉來再找自己瞭解宇宙萬物幻與不幻這個心。“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連我們這個思想靠不靠得住都是問題,昨天想過、做過的事,今天那個能夠想的早已無影像,不可得、留不住,所以叫“妄想”。

蘇東坡學禪後有句很有名的詞:“事如春夢了無痕”。人世間的事就像做夢一樣,夢醒後,回想夢境一點痕跡都沒有。你說再睡一覺重新做夢,絕對不會一樣,即使連起來做也不一樣。為什麼要用“春夢”來形容世事如幻呢?因為春天多疲勞愛睡覺?睡多夢多;夏天晚上不大睡得著,睡著了也快天亮來不及做夢了,所以春天夢特別多。

“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這句話叫我們認識清楚,現實世界一切現象都是幻,而且沒有現象可以永遠停留。人生來就有老,老了就過去,過去就沒有了!後面的不斷生來、不斷過去,就是那麼在變。

—整理自《宗鏡錄略講》

---------------

譬如研究唯識,佛說的,我們現在活著這個第六意識的作用,多半是“依他而起”。“依他而起”的意思,就是外面的環境影響內在的思想;外面有個東西,我們內心有這個思想。假使一個東西素來我們沒有看過的,沒有見過、沒有聽過、沒有經驗過的,我們意識思維上也就沒有這個東西。

所以一切的心理作用都受外界的影響而起,所以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而起,“他”就是外界。

本來沒有東西,因為外界引發,就有我們心理作用。例如我們研究佛學,本來沒有研究過,沒有佛的思想;因為看了佛學、看了佛經,引起我們思想裡頭許多佛的道理、佛的觀念,這也是“依他起性”。這個依他而起,他本來憑空緣起的,所以依他起是緣起。“緣起”的意思是靠許多的因素,偶然地湊合攏來所發生的現象。

可是一切眾生,不知道自己的心性現在起的作用是依他而起的,因此就“遍計所執”。起來了這個作用以後,自己把自己心性的作用就抓得很牢。因為我們思想裡頭想過一下,就認為自己真實有,自己不知道;想過了“依他而起”,外界境界一引,起了作用。譬如像鏡子一樣,有個東西一照,就有這個影像;這個東西走開了,鏡子裡頭就沒有影像。可是我們人自己同這個鏡子作用一樣,沒有這個智慧,往往把照過了的東西,雖然影子已經去了,卻把那個去掉的影子拼命自己在幻想,把它抓住在那裡——

“遍計所執”,自己執著得很厲害,普通就叫做執著了、抓住。“遍”,就是普遍的;“計”,自己的下意識在估計。沒有、本來是假的,硬把它當成真的,說有。“所執”,心理的意識上就把它抓得很牢。

譬如大家打坐、做功夫,偶然有個境界,生理及心理引發的,沒有什麼了不起!然後過去了,“哎喲,我那個時候境界怎麼樣好、怎麼樣清淨、怎麼樣光明!”你總沒有電燈光亮吧?電燈光關了就沒有了,沒有了過去了,依他而起,就算了。在那裡感嘆啊,“現在我退步了!哎呀,像那個樣子……”那是瞎貓撞到死老鼠!死老鼠都臭了,你還在那裡想呢!——“遍計所執”。

所以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假使我們懂了這個道理,不著相、不執著,依他起,隨用隨空。等於在水上寫字一樣,水上寫字還是寫出來字了;寫過了,字也沒有了,水也平了,意思也表達完了。等於鳥在空中飛一樣,飛過來、飛過去,鳥的確在飛著,飛過了,鳥也沒有留下痕跡,虛空還是虛空。等於那個白雲在空中在飄一樣,飄過來、飄過去;白雲過了,虛空還是虛空,一切不留。

那麼這樣,知道依他起、隨緣而起、隨緣而空,不起遍計所執的作用,那麼當下就“圓成實性”,就自然圓滿。此心、我們的心如明鏡一樣,隨時隨地,把心保留像乾淨純潔的鏡子一樣;“物來則應”,有外界來的東西,鏡子裡就有影像、起作用;“過去不留”,一切過去了,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宋代詩人,他也學佛學禪的——蘇東坡有句名詩,所謂“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事情,猶如春天做的一個夢一樣,物來則應,過去就不留。“事如春夢了無痕。”那麼你說怎麼了?不要你去了它的。一切事它來了你,本來是“了無痕”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整理自《楞嚴經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