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乡土中国》


受疫情影响,在等待外出之日只有上上网看看书。受电子产品的影响,书架上的有些书似乎从放上去就没动过,惭愧之余翻出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犹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已经是高中时代,当时所想不过是觉得费先生所写之实和我所生活的环境并无较大差别,并没有看出其中深意,其后几年也陆续翻动几次,每次所想皆与前次阅读有所不同,尤其每每在求学路上远离家乡之后再回到生养我的农村,更是体会到费先生所写之伟大。逢此国家大难之际,抽出闲暇下午,再读《乡土中国》

这本书对"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社会"。而这一判断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成立的,不仅仅是基于中华文明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且当前中国总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而是因为在中国人身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烙印"。

在技术上,费先生使用了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和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等多种比较研究法,而在文章中通过大量的对比的使用,例如熟悉社会与现代社会、乡下人城里人、人与动物、中国差序与西方团体、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公德与私德、西方小家与中国大家、……有利于突出对比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显示两者的差异,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使读者可以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更清晰准确的把握乡村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费先生的人生经历坎坷,但一直未变的是他的爱国情怀与乡土情结。他为国发声,为国出力。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访温州、三访民权、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27次回访家乡江村。

我将这种为国为民的情怀称之为"忧乐情怀",此次疫情,更是将国人的忧乐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再而反观自身,惭愧之意尤甚!

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象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是现代中国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句话,是值得写进各个学段教材用以教育后代的一句话。

碍于本人所学法律专业,看待问题的时候不免有些以自身专业角度思考,费先生在书中所述"无讼"在我看来正是催生"东方之花—调解制度"的社会背景。 一是社会关系纠纷较为简单。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由此而形成了互相熟悉的社会关系。而人们之间的矛盾也相对简单,不过是"户婚、田土、钱债"之类的矛盾。则意味着很多的纠纷可以不用法院冰冷的审判来解决,而通过温情的调解于来化解。二是思想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儒家思想一向讲"以和为贵""克己复礼 ",其法律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无讼",相反,"争讼"也就成了"恶言恶行"的表现。与此相应的,维持人们之间关系的主要不是法律,而是礼俗。

有人说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模式,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书。因为费孝通先生勾勒出的那个中国至今仍未消逝,我们种种思考都源于此书所写到的核心概念。

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尚书》并不遥远,校园就是《荒原》!


写在最后:本文纯属原创,喜欢的话可以关注、评论、点赞一起交流,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