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客家人聚居地,为什么梅州下南洋的客家人会比汀州的多?

客家人历来有迁徙的传统,最早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中原汉人出现了多次较大规模的南迁。他们逐步移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

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南洋”是一场持续多年蔚然壮观的移民潮,与史上的“闯关东”“走西口”并称。在那个年代,很多客家人迫于生计,远下南洋务工淘金,及至扎根南洋。

同是客家人聚居地,为什么梅州下南洋的客家人会比汀州的多?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但仔细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明末到清末这段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中间更是伴随着数不清的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

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动荡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闽粤地区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去往南洋,既是为了躲避战乱,也是为了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

海外客家人多祖籍梅州,同是客家人聚居地的汀州却很少出洋?

广东客家人下南洋多,地理因素恐怕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首先,梅州和惠州因靠近潮州,且有三江连贯其中,其出海条件远较汀州便利,加上客家人强大的迁徙力自然而然也会加入转移大军。而汀州人中参与海外移民者,也基本上以内嵌于闽南和潮州之间的永定人为主,这种现象更适合印证以上的猜想。

其次,广东是省的形状是东西拉伸的,整个省距离南边都比较近,而福建省的形状是南北拉伸的,很多地区离南洋地区还是有点距离的。此外,福建对面是台湾,再出去就是茫茫太平洋,前进太危险,就只能南北分流,选择更多,所以相对来说显得下南洋人少。

同是客家人聚居地,为什么梅州下南洋的客家人会比汀州的多?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因素。其一,当年郑成功占据东南沿海抗清,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厦门、金门、东山、南澳等沿海岛屿,其覆盖的州府是以漳州为中心,辐射北边的泉州和南边的潮州,因主基地在厦门,因此泉州的比重会更大,因此随郑前往台湾的将士便有大量漳泉潮子弟。而在之后的清统时期,基于同乡裙带关系和地理便利性,自然也是周边的百姓移民台湾最为得心应手。

其二,民国时代,沿海混乱,福建省政府及红军活动范围主要在汀州,因此当时的汀州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都是周边首屈一指的,也基本没必要千里逃难,直接参军或者周边简单移动就足够了,这也是导致赣南和汀州客家鲜少出洋的原因之一。

同是客家人聚居地,为什么梅州下南洋的客家人会比汀州的多?

梅州属客家地区很早就有人到海外谋生。最早有文字可查的可追溯到南宋末年,到19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南洋各地的开发,大批客家人开始到南洋谋生。到20世纪上半叶梅州地区侨乡社会形成。客家人出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因生计艰难所逼。

同是客家人聚居地,为什么梅州下南洋的客家人会比汀州的多?

地处粤东山区的客家地区人多地少,“八山一水一田”的俗语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特点,人地关系的紧张导致了客家人生活艰难,迫使大批的客家人从清初起便开始出国谋生。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也使大批人到海外谋生。

如梅县非常著名的侨乡松口镇,早在清末,就有“家家户户有华侨关系,有数万人出洋”之说;在这里的一个鹧鸪岌梁姓大夫第祖堂上就写着:青年人十七八岁都应到南洋去;当地的书院的李姓长老说,抗战时期这里就有700多丁,其中在南洋从商务工者就有500多人。在客家人的俗语中出国谋生叫做“过番”。由此很多客家山歌中就提到“过番”,如客家山歌《送郎过番》就是描述当时下南洋的!

海外客家人经过几百年的艰苦创业,终于在侨居地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许多客家华侨寄钱回家赡养家人。在松口,每年流入白洋达数万元之巨,有90%以上的华侨户依靠侨汇维持生活。

也有很多人支持家乡人的经济建设。他们为侨乡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要的事迹不胜枚举。正是因为大量外资的注入,使梅州客家地区的侨乡社会形成,也为水客业和侨批业的兴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是客家人聚居地,为什么梅州下南洋的客家人会比汀州的多?

以马来西亚联邦最大的一个州——沙捞越州为例,在白色拉者(即当时沙捞越州统治者)二世执政时期,就颁布过一个特别通告:

给予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移民;免费供给移民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华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捞越等。这样的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很多客家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携妻带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南洋。

本文源自客家精英手机报Hakka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