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雙比星星還亮的眼睛佔據《人民日報》整版

今天,一雙比星星還亮的眼睛佔據《人民日報》整版

《人民日報》2020年3月12日8版

“說天上星星亮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見過白衣戰士的眼睛。”

3月12日,黃霞登上人民日報。全副“武裝”的一張特寫中,柳葉眉下秀氣的雙眸,堅定中透出清澈的光亮。

今天,一双比星星还亮的眼睛占据《人民日报》整版

△黃霞朋友圈

白衣戰士的眼睛為何這麼亮?2月23日,黃霞在朋友圈動態中回答:“那是因為,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護目鏡裡的眼睛閃爍著向生的光芒。”

黃霞是誰?

今天,一双比星星还亮的眼睛占据《人民日报》整版

△黃霞

她是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百安分院重症應急病區副主任。直到3月11日,醫院確診患者全部“清零”,戰疫50天的黃霞才無牽掛地服從安排休息。

“全副武裝”30個小時

今天,一双比星星还亮的眼睛占据《人民日报》整版

△黃霞(右)檢查同事著裝

37歲的黃霞身材嬌小,動作利落、走路帶風。

與重症打交道10年,她說未曾輕易與死神妥協,“只要還剩一口氣,絕不會放棄”。

去年,她被任命為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急診分院重症醫學病區副主任。沒想到翻過年關,她就迎來提拔後的第一次“大考”。

1月22日,抗擊疫情的序幕才拉開,黃霞就逆行上了“火線”:被任命為新冠肺炎重症應急病區副主任。

“我是共產黨員,又長期在急救分院與重症打交道,肯定我要先上。”回憶起當時的覺得,黃霞臉上很平淡,“至於怕不怕,後頭才會想。”

剛上“火線”時,最頭疼的是缺醫療防護物資。當時,病區裡已有兩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一例是重慶首例,一例是萬州首例。

為節省防護物資,醫護人員輪班,4小時一班。每個班進隔離病房後,時間不到不得輕易出來,不能吃東西,也不能上廁所。

每天上班時,她先按時查房,隨時瞭解病人情況,還要記錄、診斷等。一段時間裡,入院的患者越來越多,她基本上停不下來。最多時,她的病區裡有32名患者,其中21個為重症,11個為危重症。

”為患者拍胸部影像,經常要花兩三個小時。”黃霞說,一班4個小時根本就不夠用。最多的一次,她在隔離病房裡呆了30個小時。

“實在太熱了!”黃霞說。

防護服嚴實不透氣,剛開始那幾天不適應。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時,曾見過她走出隔離病房的樣子,臉上被護目鏡勒出通紅的印痕,汗浸溼了手術衣。

1月29日,重慶治癒的首例確診患者出院,黃霞就是主管醫師。

暈倒後3天再回“戰場”

今天,一双比星星还亮的眼睛占据《人民日报》整版

△黃霞(左)給同事加油鼓勁

在除夕夜裡,黃霞寫了一篇日記,其中有句話:接到通知時,有點投入戰鬥的興奮感,這東西是天生的吧!

關鍵時刻,她挺身而出。

2月2日,黃霞剛下班,一名危重患者病情急轉直下,必須實施風險最大的插管治療。當時,接班的醫生正忙著安排治癒的患者出院。

黃霞沒有多想,她又穿上防護服進去了。

插管要正對病人口腔,氣道打開時裹挾著病毒直面撲來,感染風險高。她真的不害怕?

“當時不會想,事後會想起。”黃霞說,“不怕是不可能的。”

2月19日傍晚,黃霞在病房裡暈倒了。

早上8點多,她進病區查房之後,一直忙到中午12點過才出病房。下午4點過,她從死神手裡連續搶回兩條人命。

一開始是10床患者,血氧飽和度大幅下降。這邊剛搶救過來,6床的危重病人又出現血壓不穩、體溫下降。

中間來不及歇息,她與專家組溝通緊急施救方案後,轉身又與時間賽跑。兩個半小時的爭分奪秒,兩名患者轉危為安。

就在她又打視頻與專家組通話時,突然雙腿一軟站不住了。身旁的護師趕緊扶住她,消毒後同事將她扶出病房。脫下防護服揭開口罩,才發現她的臉上有嘔吐物。

“幸好是空腹,吐的主要是清水。”黃霞說,當天從早上忙下來,她疲憊得沒有胃口,中午也沒吃啥東西。

在嚴實的防護下,戴著多層口罩嘔吐是非常危險的——極可能導致窒息。經診斷,她因缺氧導致急性腦水腫。

為保證她的休息,醫院下令強制她至少靜心休養一週。

可才過3天,她又向醫院提出申請。禁不住軟磨硬泡,醫院在對她的身體進行檢查評估後,同意她回到工作崗位上,但是“嚴禁”進入隔離區。

“大家都在忙,怎麼坐得住?”黃霞說,“大家都在忙,不讓我進病房,又沒說不讓我在外圍打雜。”

休息滿一週後,她的“禁足令”才被解除。直到3月11日醫院在院確診患者“清零”,她才騰出空沒有牽掛地休息。

今天,一双比星星还亮的眼睛占据《人民日报》整版

△黃霞

得空時,黃霞會在微信中配圖發幾句打氣的文字,也有關於疫情的動態。但是這些動態,她都設置了父母不可見。

“她好像在躲我們!”父親黃志朝說。

在父親的微信“朋友圈”,很久沒有翻到黃霞的動態。打電話她也很少接,一接電話總是三言兩語就掛了。

1月19日,考慮到丈夫不在萬州,她以回老家過年的名義,將父母和兒子送回老家梁平。離開時,黃霞就屏蔽了父母的微信。

接到通知時,她記起電影《風聲》中的一句話“我輩只能奮不顧身”。何為我輩?

她在日記中解釋說:“直面挑戰,躬身入局者,皆為我輩。”

“我輩已躬身入局,勢必要共渡難關!”投身疫線次日走出病房,黃霞在微信朋友圈裡寫下這一句話,配上一張醫護人員逆襲的圖片。

1月29日,重慶治癒的首例確診患者出院。黃霞被記者圍住採訪,很快新聞就在互聯網上刷屏。

“黃霞上新聞啦!黃霞上新聞啦!”1月30日,有親戚把新聞鏈接發到親友微信群。黃志朝與老伴趕緊打開看,“她去一線抗疫了。”

那些日子,黃志朝早已隱約感覺到,女兒可能參加醫療救治去了。但他又安慰老伴,那麼多醫生也不一定輪得上。

“你參加抗疫了,為啥不給我們說一聲?”黃志朝忍不住給黃霞去了電話,既責怪又心疼。老伴一把奪過手機,哽咽著埋怨黃霞:“你讓我們擔心死了!”

這之後,老兩口時長將黃霞掛在心間,沒事就找黃霞的新聞,還時常掐著點在她休息時打電話關心,不過黃霞“總是報喜不報憂。”

黃霞暈倒的事,她還是沒有告訴父母。她並不是拒絕父母的關愛,而是有自己的一番考慮。

“要是他們曉得了,不曉得好擔心,這樣我就不用解釋那麼多了。” 黃霞曾在日記中寫道。

50天裡流淚3次

今天,一双比星星还亮的眼睛占据《人民日报》整版

△黃霞正在護理病患

3月9日,萬州最後一例危重症患者轉入全科病房。

3月11日,萬州最後一名輕症患者治癒出院。至此,作為渝東北片區集中救治定點醫院,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的在院確診患者“清零”。

回憶起奮鬥的50個日夜,黃霞感慨萬千。

2月27日,重症應急病區患者減至各位數時,她就當著記者面暢想過“清零”時病房裡的場景。談起“清零”會出現的畫面,她堅定的眼神裡瞬間填滿孩子般的喜悅。

就在那天,她也向記者吐露心扉,講述了三次淚流滿面的經歷。

重症應急病區挑戰隨時都有,時間一久也難免吃不消。

“被病人需要就是我的動力。”黃霞告訴記者,她在疫線上流過兩次熱淚。

第一次是重慶治癒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出院的前一天晚上,她告訴患者天一亮就可出院時,一向樂觀的患者頓時淚流滿面,不停地向在場醫護人員表達感謝。

“我當時也哭了,不過我轉身就擦乾了。”黃霞說,當時的一幕,對在場的醫護人員和患者觸動都很大。“看到了打贏這場戰疫的曙光。”

第二次流淚是在病房與一名患者談心。當時,一患者向她感嘆:“看不到你們的臉,這幾天,我天天記你們背上寫的名字。”

黃霞接過話茬,叮囑他好好養病,爭取早點出院。她隨口補了一句:“這麼多醫生、護士,你現在記住了,出去還是會忘記的。”

“我天天記,記住好多算好多!”患者的話一說完,黃霞忍不住淚眼花花。2月27日當天,回憶起與患者這一席對話時,黃霞眼裡仍噙滿淚水。

第三次是暈倒後接到丈夫電話。因為出差遇上疫情,黃霞的丈夫遠在新疆不能回來。“我知道你很拼,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我也想你。”丈夫發來視頻鼓勵和安慰她時,黃霞禁不住哭成淚人。然而,她還是怕丈夫擔心,未將暈倒的事告訴丈夫。

3月12日,她的這雙眼睛登上《人民日報》,透著一股子向生的光芒。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郭發祥 攝影 鄒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