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肉用黄鸡的生产概况肉蛋杂交鸡简介

肉鸡生产在我国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为特点的肉用仔鸡的生产;另一个是以追求肉质鲜美色味俱全的地方肉用黄鸡的生产。后者虽然增重速度较慢,饲养效率较低,但保持了传统的民族习惯。这两个系统互相补充,各有特点,共同构成我国肉鸡生产的特有风格。

我国黄羽肉用品种较多,比较有名的有惠阳三黄胡须鸡,广东黄鸡,石岐杂,新浦东鸡等都是南方品种,北方地区可作为肉鸡生产的有北京油鸡、北京黄鸡,北京黄鸡又叫农大黄鸡等,另外还有桃源鸡、固始鸡等。


地方肉用黄鸡的生产概况肉蛋杂交鸡简介


地方肉用黄鸡的生产概况肉蛋杂交鸡简介


地方肉用黄鸡的生产概况肉蛋杂交鸡简介


1.黄羽肉鸡的特点与选育进展黄羽肉鸡按其生长发育的快慢可分为快大型、中速型和优质型3种。快大型黄鸡50~60日龄即可上市,生长性能和生产效率高,肉质、肉味、羽色方面略有不足,但生产成本低。中速型黄鸡体型外貌、羽色和肉质肉味较好,销路广,价格适中。而优质型黄鸡是在地方鸡种保存、整理和利用的基础上培育起来的小型鸡种,脚细而黄,肉味鲜美,110日龄左右体重达1.1~1.3千克,售价较高。

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地方鸡种资源,逐步建立优质鸡的繁育、生产体系,早在1980年,就开始黄鸡的育种。育种方法上先后采取了经济杂交、多元杂交及品系配套等方法。最初是利用引进肉鸡与地方品种进行简单的二元杂交,以期在保持地方品种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的基础上引人外来肉鸡生长速度快的优势,但用这种方法难以兼顾种鸡产蛋量、仔鸡生长速度和土鸡风味三者于一体。

我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先后有成配套用纯系11个,选有一批比较理想的配套系鸡种,优质鸡选有研究与繁育体系的建立,也推动了对优质地方鸡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


地方肉用黄鸡的生产概况肉蛋杂交鸡简介


地方肉用黄鸡的生产概况肉蛋杂交鸡简介


地方肉用黄鸡的生产概况肉蛋杂交鸡简介


近年来,商品蛋鸡快速发展,再加上北方一些地区鸡蛋的冲击,农民饲养蛋鸡收益微薄,甚至出现亏损。蛋鸡生产者在寻求规模效益的同时,利用红羽肉用种公鸡与商品蛋鸡母鸡杂交,其后代的产肉性能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了饲养蛋鸡的收入。利用安纳克红羽肉用种公鸡与罗曼和黑康商品代蛋鸡杂交的后代(称黄杂肉鸡和黑杂肉鸡),其产肉性能大大提高。

10周龄体重可达2千克左右,经济效益良好。罗曼蛋鸡与安纳克肉用种公鸡的杂交后代(黄杂肉鸡),产肉性能好,半净膛屠宰率10周龄为80%以上,胸腿肌占半净膛重的35%以上。杂交肉鸡以10周龄饲料报酬最高,料肉比为(2.27~2.34):1;赢利也最高。杂交肉鸡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其毛色主要为黄红色或乌黑色,与地方土种鸡毛色近似,有“仿土鸡”之称,是适合当前消费者的习惯,深受群众欢迎的优质肉鸡。每只杂交肉鸡10周龄赢利5元左右。饲养这种杂交肉鸡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是稳定家禽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条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