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玄武門之變後若是李建成勝了,唐朝會如何?

五月的田野


我們知道,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由當時秦王李世民在長安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玄武門之變最終李世民取勝,李世民登基,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那麼,如果李建成勝了,唐朝會如何呢?我覺得,如果是李建成勝了,唐朝可能就不會有盛世了。


我們先來看看李世民。李世民少年之時,就有會看相之人對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 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也因此,李淵對於李世民十分看重,據說“世民”這個名字就是因此而來的。李世民軍事才能卓著,眼光長遠。在隋朝末年,李世民堅持勸說李淵從晉陽起兵進攻長安。唐朝建立後,一開始的疆域只有關中地帶,正是秦王李世民,帶領著軍隊,不斷剷除各地的割據勢力、各路反王,其中也出過歷史上的經典戰役。像著名的淺水原之戰、虎牢之戰都有李世民的參與。李世民禮賢下士,愛才如命,善待部下,所以他的謀士、武將眾多,且忠心耿耿。


李建成呢?李建成其實也有一定的能力,他在剿滅反王、平定天下的過程也立下赫赫戰功。並且李建成長期跟在李淵身邊學習治國理政,他在治國理政方面可能比李世民還要強。但我為什麼會說如果李建成勝了,唐朝可能不會有盛世了呢?原因主要是他和李世民對比下,他有一些明顯的不足:第一,唐初還有許多勢力沒有消除,李建成沒有軍事才能,又缺乏能征善戰的武將,李建成如果登基後,他鎮不住四方豪強,戰亂將繼續。第二,李建成做太子養尊處優,不瞭解民間疾苦,他不像李世民一樣有在民間歷練過,與勞苦大眾生活過、接觸過。這就難以制定有利於社會民生的政策,也就不會有李世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理念。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謝謝!


簡單平凡123123


現在有不少人貶低太宗,認為李建成上位仍然會有一個強大的唐朝。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歷史仍然可以分析。一、太宗不能被簡單地被看成一個篡位者,他不是一個陰謀家,他之所以發動玄武門之變,有兩個條件,其一是他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功勳,其二高祖因此封其為尚書令、天策將軍並開府,還曾打算裂天下為二而令太宗主其一。二、當時太子與秦王的鬥爭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秦王不發動玄武門之變,其結果是一幫將帥身死,秦王自己也有性命之憂。可以說玄武門之變是勢在必行。三、建成可為守成之君,若北抗突厥,西取西域等,則其能力不足。一個有太子之位的人沒有為王朝的建立立下功勞,又被弟弟搶位殺身,其能力可見一斑。建成長於守成,太宗長於開拓,兩人差別若此。太宗以少年開國,又一身建貞觀之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中華五千年,一人而已。


小石頭51676


歷史沒有如果,假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