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戰疫#之麵包人生感悟篇

自從入坑烘焙以來,從來不做麵包。因為所有制作麵包的方子中都有這樣一條——揉出手套膜,自恃沒有那份堅持不懈,更重要的是沒有那個時間,所以我一直都沒有觸碰過麵包。

疫情之下的居家生活,簡化了很多的事情,也讓外出、工作、遠足等等暫時遠離了我們,然而人生的頭等大事——吃,卻離我們越來越近。

別的可以省略,一天三頓飯卻是無法簡化的。當做遍了各種蔬菜,吃過了大魚大肉,烘焙再次進入了我的視線。這一次,有了那麼多的時間,也有了嘗試的想法,不如就做一次麵包吧!


#美食戰疫#之麵包人生感悟篇


網上搜羅了幾種麵包的做法,連續做了幾次麵包,深深感悟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知易行難

每次看著視頻中的操作者,勝似閒庭信步一樣,將各種材料混合在一起,搓揉幾下便揉出了手套膜,感覺非常簡單。但真正自己動手才發現,遠非眼睛所看到的那樣。粘了滿手、滿案板的麵糰,讓人不知所措;揉到手痠還是沒有出膜;為什麼別人可以輕鬆做出造型,麵糰在自己的手中卻那麼不聽話?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崩潰。

第二、實踐出真知

很多面包的製作者在方子中都會提到一點,“要學會看麵糰的狀態”。因為不同品牌的麵粉吸水量是不同的,不能機械地按照方子中提供的水量去做,需要進行彈性調整。

另外,不同地區、不同房間、不同季節的溫度都會影響麵糰發酵的時間,所以必須要靠製作者自己去把握。但是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到底什麼樣的發酵狀態是對的,怎樣才是兩倍大,怎樣才能達到烤制的發酵狀態,這些其實都是沒有心理標準的,只能在實踐中摸索。


#美食戰疫#之麵包人生感悟篇


第三、另闢蹊徑是有可能的

要想揉出手套膜,除了需要揉一定的時間,對於揉的手法,以及麵糰的柔軟度也是有要求的,作為初學者,一旦把握不好,就很難揉出來了。可是,在多次製作過程中,我發現即使沒有揉出手套膜,如果發酵發的到位了,依然可以烤出成功的麵包。

後來,在搜尋方子的過程中,我甚至還找到了一種非常簡單的出膜方法,即提前把麵糰做好,放置冰箱中,第二天再製作時就很容易出膜了。再加上很好的發酵過程,成功烤出好吃的麵包就不在話下了。

#美食戰疫#之麵包人生感悟篇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很多事情不親自去做一次,你永遠不知道其中的艱辛和困苦。但是,也只有你真正去實踐了,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同時,也只有你真正付諸行動了,才能在實踐中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達成你的目標。

【曾經的童書編輯,如今全職寫作的媽媽,與兒子相伴相愛,火花不斷,於是有了這些文章與感想。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火星寶貝與地球媽咪”,歡迎轉發、收藏,並討論。轉發請註明出處,尊重作者即尊重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