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來自 開封市博物館

眼見春分,生機勃勃的植樹節也來了,2020年的3月12日,開博就不邀請大家一起戶外“挖個坑、填點兒土,數個一二三四五”了,復工上班的小夥伴請注意安全,在家宅瘋各種cosplay的小夥伴,請暫停嚯嚯家人,現在立刻馬上“雲聚集”在開博微信平臺,和小編一起圍觀宋人種的樹吧~~(畢竟您也出不去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從宋朝建立之初,種樹就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朝廷甚至會把老百姓繳稅和官員的KPI與種樹聯繫在一起。皇上金口玉言發過話:墾荒墾得好,種樹種得棒,這位親,您家的田賦,朕免啦~還有為官管事兒的,只要“綠化”成績好,呈上捷報,朕給你晉升,讓你走上人生巔峰!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我們熟知的宋朝大文豪蘇軾,種樹也是一把好手。他在杭州為官時,就已經為今天西湖著名的景點“蘇堤春曉”奉獻了一大堆的“青青綠綠”。要說,蘇先生熱愛種植的心也真是沒誰了,即便不斷被貶謫,也矢志不渝。貶到黃州時,他開荒種地,親手種了桑樹、棗樹各種,還把種樹心得寫成了《種松法》,無私分享。又會寫詩,又會煮飯,人緣又好,種棵樹都能寫本兒書,這樣的蘇軾,真香!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如果只是綠化做得好,那小編也就不號召大家圍觀了,重要的是宋人把“種樹禦敵”這件事也做到了極致。早在漢武帝時,大將軍衛青就已經在河套地區種植大面積綠色植被用來禦敵。北宋時,趙匡胤定都開封,一馬平川的平原,在北方基本上木有任何保護屏障,咋整呢?種樹禦敵!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兩宋種樹的區域都是在和北方政權交界的地方,主要用來抵禦契丹、女真等擅長騎射的遊牧民族。在政府的大力鼓勵和支持下,小苗苗們日積月累都長得賊壯實。今天河北雄縣西南一帶,是當時契丹人最常出沒的地方。因為這些見縫插針的“樹軍”,“中通一徑,僅能容一騎”,樹縫之間一次只能勉強過去一匹馬,防禦的作用已經凸顯了出來。到了真宗時期,當朝還繪製了《北面榆柳圖》,為“樹軍”如何抵禦外來入侵者做了整體規劃。仁宗時期,朝廷下令種植的範圍變得更廣,“廣植林木,異時以限敵馬”。筆直的樹木列隊成防禦林,穩固宋朝的邊界,它們真的功不可沒。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憑一堆木頭,就能抵禦騎兵?!小編是不是在欺負我不知道萬里長城是啥?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非也非也。要知道,長城是修在地勢險要的位置上的,這樣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防禦價值。而兩宋的統轄範圍平原面積甚廣。您說,都這狀況了,再花大把大把的銀子去修長城,這不純屬勞民傷財嗎?其次,遊牧民族騎馬比我們拿筷子還溜,一旦進入中原,絕對是平蹚。而廣植林被,卻有可能把他們的優勢轉為劣勢。馬跑得再快,也不如步兵在樹林中穿梭敏捷。這樣一來,“平原作戰”就變成“林地作戰”。當然,對手想要發揮騎兵的優勢,也不是不可以,除非一天之內把防禦林全砍光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所以,這些樹木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禦作用。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曾經在護邊駐守發揮巨大作用的“防禦林”,今天也變成了固土防沙的靚麗風景。熱愛和平的我們希望它們在今後只是“風景”,只是“一片綠色”。

春天來了,可疫情還在“叫囂”,隨著越來越多“0”的出現,我們知道能自由自在遊玩在街上的日子,不遠啦~~各位,眾志成城,向著最後的勝利,衝“鴨”!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注:1、本文參考《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篇》、360圖書館、道客巴巴等。


今天3月12日,植樹節,開封市博物館“宋”您一棵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