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視頻助多地教師及數百萬高三、初三學子“重返課堂”

站在三尺講臺的老師,從沒有想到自己身份會變成“線上主播”。受疫情與政策的影響,教師們紛紛轉變自己的授課方式,化身主播線上“帶貨”,教授學生各種乾貨,只為了減少疫情對學生的影響,尤其是那些面臨高考中考的學子。

昌邑一中的地理老師劉洋,在年前放假前還組織班級同學一起舉辦了新春晚會,大家覺得假期過後很快就能返校。誰也沒有料到新冠肺炎愈演愈烈,就算大年三十晚上,昌邑一中教學區各微信群也在傳抗疫和保護措施。之後兩天,劉洋挨個和學生確認了情況,但是確診和疑似越來越多,情況不容樂觀。考慮到延期開學,自己手頭什麼都沒有,如果封城教學工作就完全陷入停滯,於是她果斷買了初三的機票返程。

雲視頻助多地教師及數百萬高三、初三學子“重返課堂”

在經歷短暫擔憂後,劉洋和同事迅速進入狀態。同一時期,山東省教育廳下發了《關於做好延遲開學期間普通中小學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學校積極響應,引入雲視頻網絡平臺,要求教師在線上開展學業指導。每一位老師都開啟了“備課抗疫”模式,年長的教師甚至戴上了老花鏡,盯著屏幕,只為了掌握軟件操作、熟悉流程。各備課組、包教組制定了詳細規劃,為網上教學做好準備。

萬事俱備,網上授課如期開始。雖說是網上授課,授課環境與平時教學環境沒有太大不同,劉洋很快就適應了網上授課的環境。通過文件共享,將授課要點逐一講解,學生遇到問題可以隨時提問,也可以組織同學一同討論。為了抓住學生注意力,劉洋將授課知識點細化,把一個一個小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錄製成微課,上傳到短視頻平臺,拉進了師生距離,引導學生積極學習。

雲視頻助多地教師及數百萬高三、初三學子“重返課堂”

不止劉洋老師一位,從疫情開始,齊齊哈爾一中全體老師積極響應省教育廳的相關工作部署,展開包括教學平臺及課程資源選用、技術保障、課程安排、教師培訓、“一生一案”研究對策在內的多項工作,做到 “離校不離教,網上可指導”。

教師們為了落實網上教學、保證授課質量,藉助多種網絡工具,研究教材、精心備課、製作課件。與他們一同加入戰“疫”的,還有各種社會力量,95級的畢業生校友楊光就無償為高三師弟師妹們提供全套網絡課堂體系。有了堅實的後盾,由學校作指導,學年做牽引,教務處統籌協調,信息中心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備課組、班主任兩條線同時開展工作。

溫暖不僅如此,武漢市新洲區第三中學寄來了感謝信,對疫情期間的支持表示感謝,信中還提到設備支撐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在特殊時期極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多地教師藉助雲視頻讓數百萬高三、初三學子“重返課堂”,幫助他們搶回寶貴的學習時間,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雲視頻助多地教師及數百萬高三、初三學子“重返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