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

我们之间的最大的差距不在于学历、能力,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思维是什么?

思维,新华字典中解释为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人的认知形成过程肇始于对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的感知,正如信息加工,感知即为首先输入大脑的信号,触碰到大脑之后,经过大脑CPU的“运算”加工处理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运算过程也可称之为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思维,它是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其目的在于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这样“学院派”的思维解释有点高深玄乎,简单用拆字组词的方式去解释思维,应该是思考的维度,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它进行加工和理解,以达完全融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当中。例如对于一个苹果的认识,我们可以从表观颜色、口感脆度甜度、触感的软硬度等方面对它加以理解,经过大脑处理,形成我们对这一实体存在的观念认识,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抽象的烙印,之后再看到苹果便可以一眼辨识。

【思维方式】

关于对这世界的感知,主观唯心主义开创者贝克莱认为世界是可以被感知的,即我们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但是我们所感知到的不是实体的存在,而是他所谓的“灵”,因为他认为我们能感受的只是感觉材料而已(颜色、触觉、味觉……),不是实体存在本身。他是一个绝对的经验主义者,不管什么事情他都想试一试,他想知道上吊是什么感觉,然后就去上吊了,幸得朋友赶到,救他一命。现实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人,十足的经验主义者,想知道死亡是什么感觉,就去喝安眠药;想知道约炮是什么感觉,就真去尝试和实践;还有人想理解妓女的内心,便去站在红灯区招揽嫖客……

两种思维方式

方式是指行动所采用的方法、样式。思维方式即应该被理解为思考问题的方法、样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思考、认识事物。根据面对事物、认识事物的出发点,笔者将思维方式分为目的导向型和“无缘无故”型

目的导向型思维方式是一种更加偏向理性的思考问题方式,面对事物,它的出发点是要达到某种“功利性”目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大多存在于一些成熟而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的思维当中,这样的人务实肯干,设定了目标之后,拆分规划每一步,脚踏实地、按部就班的朝着目标迈进。就像现在企业招人的晋升通道,就是在给这样目标明确的人一个绚丽的蓝图。以十年为限,我知道未来我是要成为“地区区总的男人”,所以现阶段我需要在经营岗位积累丰富的基层经验,了解产品线,时间需要3-5年;之后转为职能线,学习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3年;然后是总部发展2年,从一个集团整体去纵观它的发展脉络和管理体制,能够帮助他更好的从大局观把握一个地区的经营走向,并有助于其理解和执行总部决策。拥有这样思维方式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冷酷而没有温度,目标是既定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们不可能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任人宰割,他们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统领全局,成就千秋霸业。

“无缘无故”型思维方式更趋向于一种感性的思维方式,朱光潜在他的《谈美学》一书中写道“美是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对于美的理解不带有任何的功利性目的,它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什么都不为的“品尝”。面对一处风景,置身其中,体味宁静,感受山川河流带来的纵贯古今的历史感,古来征战、朝代兴衰更替、人烟熙攘生死,在这不变的山河之间是如此的渺小与不足挂齿,再过意难平的思绪,也会被这辽阔雄壮的大自然抚平,这就是美,它是一种基于自身已有认知的想象,品味美的本身就是目的。在这样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选择的人,大多性情平和,随性而热爱大自然,他们与世无争,像陶渊明一样出世,种豆南山也怡然自得。他们执着于热爱事物的本身,从事物本身发掘乐趣,这种乐趣就是他们坚持从事同一工种的原因,像毛姆小说中追求月亮的高更,更易成为一位在自己领域深挖的专家。“无缘无故”型思维方式它的出发点不是“功利性”的沽名钓誉、升官发财,而是出于对事物感觉上的喜好,这样思考问题的人不会去违背自己的心意做事,喜欢就做,不喜欢就撤,事物本身所富有乐趣才是他继续的原动力。但是,情绪化导向的选择,往往会造成很多的烦恼,想问题做选择过于简单而不负责任,冲动一时爽,需要强大的内心,自我调节。

世间是一个动态发展和转换的过程,关于这两种思维方式,会并存于同一个人的大脑当中,并会随着经历、阅历的丰富而随时转化。后来的我越来越发现,世界的丰富多彩就是因为它没有绝对,看待问题和做出选择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自圆其说,哪有什么唯一的真理和标准,都TM是个人自我经验和喜好的选择结果,也正因如此,才更觉得人总该坚持些什么,那便最是可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