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很实用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注重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在吃的方面有着许多讲究。在他们看来,要想烹饪出美味的菜肴,除了高超的厨艺以外,食材的新鲜程度也很重要。所以,无论是饭馆老板还是家庭主妇,都会早早地赶往菜市场购买食材。买菜是一门学问,经验老道的人,总是能买到便宜又新鲜的食材,而没有生活经验的人,即使去得再早也挑不出个好坏。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很实用

在购买食材这件事情上,老祖宗留下了许多经验,今天所要说的俗语,就关于我们买菜的那些事。这句俗语就是“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相信在理解了这句俗语的含义之后,你们一定能够学习到很多,不用再为买到不新鲜的肉类而发愁。我们都知道,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出现的肉类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元素。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很实用


那么老祖宗为什么说,不能在早上购买猪肉呢?这是因为在早上,基本是买不到新鲜的猪肉的。古代的屠户杀猪的时间,一般都是凌晨三点或者四点左右,肉猪被宰杀,解剖并送往市场,至少需要五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大约在九点,新鲜的猪肉才会上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清晨出现在菜摊上的猪肉,大多都是昨天卖剩下的,所以有了“早不买猪肉”的说法。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很实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辨,猪肉是否新鲜的呢?我们可以通过猪肉的颜色、气味、触感、外观等方面来判断。新鲜的猪肉表面呈淡红色或者鲜红色,脂肪部分很白,摸起来稍微有些硬,闻起来带有肉香味。在触感上,新鲜的猪肉极富弹性,使劲按一下,它会立即反弹还原,并且不会留下凹痕。而不新鲜的猪肉颜色较暗,表面没有光泽,闻起来有少许霉味,而且是没有弹性的。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很实用

除此之外,冷冻的猪肉含有很多水分,表面会慢慢地渗出水,为了不被看出,摊贩会拿毛巾擦拭。所以说我们在买猪肉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去买,选择去买那些肉质新鲜的猪肉。说完了猪肉,我们再来看看豆腐,为什么晚上不能买豆腐,其中又有着怎样的说法呢?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很实用

众所周知,豆腐是中国人餐桌上,经常出现一种营养食品。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豆腐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它是由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的,那为什么不能在晚上购买豆腐呢?这是因为到了夜晚的时候,市场上是没有新鲜的豆腐卖的。古代人们的保鲜方法很少,而豆腐的保质期又很短,在炎热的夏天里,豆腐只要放上几个小时,基本上就会变质,散发出馊味。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很实用

豆腐的制作工艺其实并不繁杂,但是比较耗费时间与精力,古代的豆腐摊主一般会在前一天晚上,将制作豆腐所需要准备的材料准备好(例如泡豆子),然后在凌晨时起床制作,豆腐制作完毕后立马送往市场售卖。所以要想购买新鲜的豆腐,一定要赶在早上去买,若是到了晚上的话,那豆腐基本上都已经变质,所以老祖宗说“晚不买豆腐”。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很实用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之谈,这两种东西不买的原因,也是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所以老祖宗留下的这句俗语,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希望大家在买食材的时候,能够结合老祖宗留下的经验认真挑选,不要因为自己的漫不经心,而购买到不新鲜的食材,不新鲜的食材所做出的菜肴不仅口感很差,还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危害。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很实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