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所体会——蝴蝶蜕变的滋味


从1月1日参加《21天零基础系统学习写作课程》开始,我写作水平与日俱增。虽说一天的进步只有一分钱的价值,但也是进步了,不是吗?

没参加《21天零基础系统学习写作课程》之前,我是许久也没摸出一篇文章来。参加《21天零基础系统学习写作课程》后,我每天进入紧张的学习与打卡中,倒逼着自己疯狂地 输入。 十几天时间输出七篇文章,两篇拆解文章。这些成绩若是放在之前,我是想都 不敢想的。

我毕业十几年,期间提笔时刻是寥寥无几。许多字基本是提笔就忘,习惯依赖智能于手机。在刷手机时,看到的字是认识的,若是突然让我写或是让我说怎么写,就卡壳了。字基本忘得差不多,更别提写文章。曾经,我对未来是迷茫的、是担忧的。自问:我会些什么?自答:没有会的。仅引以为豪的九年义务读书经历, 如今只剩下“忘得差不多了“。

我喜欢听书,在听书软件,我听了两年的有声小说,就有了写小说 的念头。我打开本子,拿起笔想写点什么,突然笔顿住了,心里纵有千言万语却也无法输出。听着小说里的万千世界,心痒得不要不要的。我也有一个个与众不同的小世界画面,就是表达不出来。

在参加《21天零基础系统学习写作课程》中,我一点一点地进步着,由开始的提笔难,到自由写作、写提纲、拆解美文。你拔洋葱一样,把文章一层一层地扒开、分析。

写文章,我不再是两眼一抹黑,提笔就开编。现在,我写文章前先确定主题(写什么),列大纲(准备素材),先写再改。有了写作方法,我的文章质量与数量,提高不少,发表文章有人给点赞了。(呵呵!)

二、每周的复盘,总结一周的学习成果,规划下周的学习计划。让我心中有了一杆“称”,对学习写作不再迷茫,有了大概方向。

这个对于我来说,是个新鲜玩意儿,我听说过“总结”,没听过“复盘”。我见识过“复盘”后,觉得:嗯!比“总结”实用,“复盘”没有“总结”那么高在尚,它贵在接地气。对于写作小白来说,它是最适用的。

周复盘,概括了一周的学习进度、幸福事件、感恩的人、目标和下周规划等几大块。这样的模式,即总结了一周的概况,又规划下周进程。让人觉得时间有了连续性和递增性,如同电视连续剧,看完一集还有下一集,未完、待续!

学习基础拆解文章,让我看文章不再是只表层,可以挖出更深层些的东西。

找一些优秀的文章,用来拆解与学习。这样的学习好像在教室里,看着老师在黑板上,涮涮地写着语文课本上的课文讲义。

耳边仿佛听到曾经的某位语文老师说着:“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几页······课文分成几部分·····这段作者想表达什么······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寻找美文时,我也翻开初中时的语文课本,看着以前按部就班地抄下的笔记、课堂讲义。曾经不明白的地方,现在明白了,或许是经历了生活也可能是参加了《21天零基础系统学习写作课程》吧。

以读者的心态去读文章,可以看明白 许多事情。如:作者写作主题、素材、结构、标题、开关、结尾等。做学生时,不懂主动思考,等老师给答案。而现在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只能自己主动寻找答案。换一种心态看待问题,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在文学领域,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作者有自己的领悟与答案。所以只能自己用心去体会,去求索属于自己的答案。

而参加《21天零基础系统学习课程》,是我去求索自己的答案的起步,也是我打基础的第一步。参加课程后,我的阅读量增加了,文章分析力增加了,写作质量提升了。

经过几周的学习写作,我发现输入是最好的输出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