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所體會——蝴蝶蛻變的滋味


從1月1日參加《21天零基礎系統學習寫作課程》開始,我寫作水平與日俱增。雖說一天的進步只有一分錢的價值,但也是進步了,不是嗎?

沒參加《21天零基礎系統學習寫作課程》之前,我是許久也沒摸出一篇文章來。參加《21天零基礎系統學習寫作課程》後,我每天進入緊張的學習與打卡中,倒逼著自己瘋狂地 輸入。 十幾天時間輸出七篇文章,兩篇拆解文章。這些成績若是放在之前,我是想都 不敢想的。

我畢業十幾年,期間提筆時刻是寥寥無幾。許多字基本是提筆就忘,習慣依賴智能於手機。在刷手機時,看到的字是認識的,若是突然讓我寫或是讓我說怎麼寫,就卡殼了。字基本忘得差不多,更別提寫文章。曾經,我對未來是迷茫的、是擔憂的。自問:我會些什麼?自答:沒有會的。僅引以為豪的九年義務讀書經歷, 如今只剩下“忘得差不多了“。

我喜歡聽書,在聽書軟件,我聽了兩年的有聲小說,就有了寫小說 的念頭。我打開本子,拿起筆想寫點什麼,突然筆頓住了,心裡縱有千言萬語卻也無法輸出。聽著小說裡的萬千世界,心癢得不要不要的。我也有一個個與眾不同的小世界畫面,就是表達不出來。

在參加《21天零基礎系統學習寫作課程》中,我一點一點地進步著,由開始的提筆難,到自由寫作、寫提綱、拆解美文。你拔洋蔥一樣,把文章一層一層地扒開、分析。

寫文章,我不再是兩眼一抹黑,提筆就開編。現在,我寫文章前先確定主題(寫什麼),列大綱(準備素材),先寫再改。有了寫作方法,我的文章質量與數量,提高不少,發表文章有人給點讚了。(呵呵!)

二、每週的覆盤,總結一週的學習成果,規劃下週的學習計劃。讓我心中有了一杆“稱”,對學習寫作不再迷茫,有了大概方向。

這個對於我來說,是個新鮮玩意兒,我聽說過“總結”,沒聽過“覆盤”。我見識過“覆盤”後,覺得:嗯!比“總結”實用,“覆盤”沒有“總結”那麼高在尚,它貴在接地氣。對於寫作小白來說,它是最適用的。

周覆盤,概括了一週的學習進度、幸福事件、感恩的人、目標和下週規劃等幾大塊。這樣的模式,即總結了一週的概況,又規劃下週進程。讓人覺得時間有了連續性和遞增性,如同電視連續劇,看完一集還有下一集,未完、待續!

學習基礎拆解文章,讓我看文章不再是隻表層,可以挖出更深層些的東西。

找一些優秀的文章,用來拆解與學習。這樣的學習好像在教室裡,看著老師在黑板上,涮涮地寫著語文課本上的課文講義。

耳邊彷彿聽到曾經的某位語文老師說著:“同學們打開課本第幾頁······課文分成幾部分·····這段作者想表達什麼······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在尋找美文時,我也翻開初中時的語文課本,看著以前按部就班地抄下的筆記、課堂講義。曾經不明白的地方,現在明白了,或許是經歷了生活也可能是參加了《21天零基礎系統學習寫作課程》吧。

以讀者的心態去讀文章,可以看明白 許多事情。如:作者寫作主題、素材、結構、標題、開關、結尾等。做學生時,不懂主動思考,等老師給答案。而現在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師,只能自己主動尋找答案。換一種心態看待問題,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在文學領域,沒有固定的答案,每個作者有自己的領悟與答案。所以只能自己用心去體會,去求索屬於自己的答案。

而參加《21天零基礎系統學習課程》,是我去求索自己的答案的起步,也是我打基礎的第一步。參加課程後,我的閱讀量增加了,文章分析力增加了,寫作質量提升了。

經過幾周的學習寫作,我發現輸入是最好的輸出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