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孩子叛逆、目無尊長,不會交流、一言不合就開打,學校需要把情商培養加入必修課裡嗎?

666的早晨


我覺得把情商培養加入必修課是個很好的建議!這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是一件好事。低情商和高情商的差別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同一件事,對低情商的人來說可能是他自己的人生的一場巨大的災難,也可能是家庭和社會的一場災難;而對於高情商的人來說也許就是小菜一碟,風清雲淡的事,輕而易舉就處理了,不僅不會讓自己受到傷害,更不會影響到家庭和社會,而且還能鍛鍊到自己的處事和應變能力!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質量!所以如果有可能,把情商培養課納入必修課的話,應該能培養出更多容易獲得幸福的人!這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是一件好事!


paulingao


我的高中生涯絕不虛度

我是紅佛夜奔,我有一個正上高三的女兒,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高中的孩子叛逆、目無尊長,不會交流、一言不合就開打,每一位家長碰到這樣的孩子確實糟心,真是豆腐掉進灰裡,拍不得,吹不得 。女孩子還好點,大不了哭哭、鬧一鬧;兒子要是這個樣子,當家長的可就苦了,說清了他不聽,說重了,人家吹鬍子瞪眼,要是打起來,現在的小孩都發育的好,做事情頭腦發熱,家長還不一定打得贏。

我家雖然是個女兒,也不省心。進入高中以來,孩子學習緊張,作業多、壓力大,人際關係也複雜,再加上睡眠嚴重不足,學習跟不上,情緒失常處於崩潰狀態,動輒哭泣,一不小心就點著了她的著火點,動不動拿腦袋撞牆,我這個家長是做的小心翼翼。今年六月份孩子就要高考,我正暗自祈禱我和女兒將要平安的度過她的高中生涯,可人家告訴我:堅決復讀,不考個好學校就不走!那口氣和態度不容置疑,有沒有搞錯——到底誰是媽?可是在這件事情上,我聽孩子的,畢竟是她一輩子的大事,不論結果好壞,讓她在自己十七歲的時候對自己的第一件人生大事做個決定,對她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所以,我覺得,孩子的問題,家長應負主要責任,學校的心理輔導和情商教育也刻不容緩。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花季孩子出事,我個人以為和他長期所處的生長環境,及家庭氛圍的影響是分不開的,也是家長們耳濡目染的結果。有的家長一味講究學習,唯分數論,一看到孩子有什麼沒做好的,動輒訓斥,打罵,踐踏孩子的自尊,打壓孩子更是家常便飯。孩子也是人,反抗了,你感覺寒心,認為孩子白養了;孩子不反抗,唯唯諾諾的,將來長大了,會有出息嗎?而且,發火並無助於解決問題,只能激化矛盾。高中的孩子正處於學習、成長的迷茫期,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持、關愛和溫暖,以及力所能及的幫助,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才是上策。

我們學校的老師和家長應積極聯繫,引導孩子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正能量的陽光偶像,讓自己像一個大人一樣迅速成長起來,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和態度解決人生道理上的難題!


紅佛夜奔


個人觀點,我姑妄說之,你故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高中以及以下是孩子人文素養塑造與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還在叛逆,目中無人不能以一個簡單的“情商”推諉。

這是“人文素養”教育的失敗!這也是教育界甩鍋推諉個給“家教”的一個重要領域!


凱騰聚知


嗨大家好,我是兒童繪本白雲老師。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什麼叫做“叛逆”?這是你在提問中的關鍵詞。孩子在成長道路上每個不同成長階段,針對不同的探索和體驗都有他的“敏感期”,你站在自我中心來看是叛逆,其實是正常不過。瞭解並接受孩子的成長需要,就可以拋棄“叛逆”的概念,你也就能夠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

很多家長說孩子叛逆,顯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評判孩子,符合家長的願望就是懂事,不符合家長的願望就是叛逆。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絕對的權威,會造成孩子不能很好的發展自己的個性,在探索世界的願望和能力上也會受到限制。在安全措施保護的基礎上,可以多讓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有一些令父母不滿的行為或表現,父母千萬不要大加指責,你要耐心地引導,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許多父母無意間在親戚朋友面前責罵甚至體罰孩子,會令孩子盡失自尊,也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和承擔後果,是父母們在培養孩子高EQ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孩子理性、成熟的表現。孩子做錯了事,父母不必大聲斥責,大傷他的自尊,也不要幫他推卸責任,而應該跟他分析錯誤,指出改正的地方,以免他重蹈覆轍。

培養小孩情商要從自信心做起: 父母親該如何著手,培養孩子的自信? 事實上,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若平時只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父母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議父母親可以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而在這想特別提醒家長的是,這些優點不該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質。比如,“很有愛心,對小動物很好;很有禮貌,會主動和朋友打招呼”等等這些人格特質,而並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較之上的結果。如果要稱讚孩子的學習表現,“學習很認真、負責,會自我督促唸書”就會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著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應該怎麼樣提高和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1.提高孩子自信心 (1)相信孩子,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2)多給孩子正面的鼓勵 (3)接受孩子的原貌,不要有不及實際的期望

2.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1)給孩子一個寬鬆的家庭環境 (2)教給孩子交往的方法 (3)創造機會增加孩子交往能力 (4)大聲讚美孩子的積極交往

3.提高孩子社交力 :(1)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2)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3)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4)培養孩子大膽與人交往的能力 (5)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6)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7)加強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4.提高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1)幫助孩子辨識的情緒 (2)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 (3)幫助孩子發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4)教會孩子察言觀色 (5)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 做好這幾點吧,你孩子的情商會有明顯的提升。

整體的一個結論表明孩子的的情商和叛逆期等都是隻有通過家庭教育才能更好去教育,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在幼兒時期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繪本的講解來幫助孩子的情商的提高;所以0—15歲的期間關於情商 配培養課沒有必要作為必修課。九年義務教育是針對孩子的知識能力的學習的;大學期間可以適當的安排情商培養課當做必修課是合適的。這個就要看孩子處於那個學習的階段。

以上就是我的對與這個話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希望爸爸媽媽知道情商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從小培養的,雖然可以在後期的努力訓練出來,但是也需要很大努力和精力去學習的。


兒童繪本白雲老師


這個問題的裡把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和情商是有關係的,因此才會這麼提問吧。

我是非常支持學校增加心理健康課程,而這個課程不只是針對孩子,父母也需要學習,而並非是情商培養。

我們先說說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目無尊長、不會交流、一言不合就開打吧”。


這些都是父母給孩子貼的標籤和評價,並非真實如此。

  1. 14~18歲的孩子,在身體和心理的發展上進入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第一個是身體激素的分泌,尤其是男孩子,會大量的分泌睪丸激素和雄性激素,這些激素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大腦,讓他變得易怒、愛打架。這是正常的。

  2. 我們說孩子“叛逆”其實是因為孩子不聽話,這個階段的孩子他正在經歷人生的第一個迷茫期,我是誰?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將來會怎樣?(如果孩子3-6這個“叛逆期”比較叛逆,且家長給與充分的支持,在青春期叛逆情況會輕很多),這是他開始真正的思考人生了。 孩子希望自己什麼事情都去嘗試一下,這是正常的。

  3. 說孩子“目無尊長”是希望我們希望孩子表現的尊敬我們,可是他們卻沒有。那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更加渴求人格上的獨立啊,如果只是因為年紀大、或者社會地位高,想要得到他們的尊敬是比較難的。如果他是真心佩服你,認同你,自然會表現的尊重。

  4. 至於不會交流更多也是父母的感覺,孩子的表現和父母期待的不一致。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就是個安靜的孩子,我喜歡一個人專研做科學研究,可是非要我對著眾人侃侃而談。這個也很難啊。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你這麼縱容孩子,將來還得了。

其實我說這些是希望首先家長能夠了解到孩子發展的一些正常規律。

在瞭解到這些規律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更合適的應對。

具體要怎麼做呢?


教育一個孩子,是父母、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責任。我不認同說要把孩子的問題全部歸咎在父母身上。

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做好一個父母,我們只能靠自己摸索啊。

個人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1. 父母學習和成長;

  2. 學校引入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

  3. 給孩子提供專業的幫助;

  4. 完善社會機制:給準父母提供育兒的教育


感覺這個問題都可以寫好長好長的一篇了,如果有青春期這樣的困擾可以單獨跟我溝通吧


媽媽休息室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情商在現在的社會確實非常的使用!

1. 現在生活中有很多這種現象,很有學問學位很高的一群人,不如當初班級裡成績平平的一撥人,正是因為他們的情商高,人際關係溝通交往,遇事的處理方式都恰到好處,所以更會被社會認可,成為有能力的成功人士!

2.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家長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智商方面都心有餘力不足,情商方面就不用說了,所以情商方面學校方面可以考慮一下!

3. 情商的力量真的是無法想象的,現實生活中,家庭,工作與人溝通,每時每刻,一句話,一條信息,一個簡單的朋友圈都能提現出一個人的情商!所以對於孩子來講,未來道路情商的問題,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無名小靜


人類之所以能有幾千年的文明流傳,很大程度上是孩子聽老人的話。

人類的文明之所以越來越進步,很大程度上是總有幾個孩子不聽老人的話。

情商這個東西本來應該是用來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為了讓所有人的情商一樣高。

大人都是從小孩過來的,只是大多數人長大的過程中慢慢淡忘了這個事實。

如果學校真的把情商培養加入必修課程,也依然會有叛逆的孩子,根本不去上課。

如果他們去了,那還叫叛逆嗎。

至於目無尊長,不會交流,真的是情商的問題嗎?

有沒有可能是大人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是你根本不懂得怎麼和孩子交流。

我不否認有題主說的那種孩子存在,我想說的只是教育的失敗從來都不是因為學生少上了一門課,多看了一部動漫,多玩了一會遊戲。


只是大多數家庭不會承認自己教育的失敗,所以他們將這些歸結於遊戲,歸結於孩子貪玩,歸結於學校教育的不合理。

他們忘了,那些優秀的孩子也是玩遊戲的,也是貪玩的,也是同樣在學校上課的。但是他們選擇性的進行的忽略。

他們只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的優秀,卻沒看到別人家的父母的以身作則。

說白了一句話,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共同發力的結果。不是少一節課造成的,更不是加一節課就能改變的。


睡前書屋


個人覺得孩子性格的成長是由家庭社會學校共同影響的,但是家庭的影響又佔大比例。高中這個時期孩子的叛逆是較長期的時間慢慢形成的,在過分寵溺,放任,或疏於管教,或過於嚴厲管教後孩子容易形成叛逆的性格。學校教育過於大眾和單一,效果不明顯,當然碰到一個好師長,或者孩子長大,經歷一些人和事,承擔一些責任和擔當是會改變的。


大牆治癒系


孩子的同題,都是大人的問題。我i不贊成逆反期的提法,似乎孩子必然要逆反一樣。這個提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提青春期是有發育依據的。我為何說,孩子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這是個家庭教育的問題。為什麼孩子不尊老?為什麼孩子逆反?為什麼孩子動不動就大打出手?都是個家庭教育的問題。因為孩子是以父母為榜樣長大的。父母的榜樣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身教勝於言教。這點很重要。引不引進情商課,不是關鍵之所在。當父母的怎樣成為孩子的榜樣才是關鍵之關鍵,才是重中之重。我還想問一句,你說的孩子,是你的嗎?如果是,你就好好想想你對孩子的影響。如果不是,你也不別急了,有個清醒的認識就行了,也有利於教育自已的孩子。是否引進情商課,請專家去論證了。


鍾靈毓秀饒


事實上這個表現與是否有或開情商課沒有太大關係。當然有最好,前提是孩子要聽,學才有用。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原本天真可愛,善良淳樸的孩子,為何變成一個炸藥包?引線在哪兒,問題的根源還是在家庭。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我們家長需要反思平時的教育方式及健全人格培養。青少年人格表現為;狂飆激進,行為偏激,變幻躁動,愛走極端等。孩子的教育分年齡段不同,有不同教育方法。大了我們家長是打不過他的,特別是媽媽,所以我們需要鬥智。且讓孩子必須有敬畏之心!否則將來吃大虧,比如,某某一!

1.相互尊重,平等溝通,認真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首先要告知孩子,做人底線及為人原則,這點再溝通前,爸爸最好先反思一下,是否在家也是這樣的態度及做法,是否自己對待父母也是如此,要知道,我們的言傳是大於身教的。更何況現已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2.父母也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特別是爸爸,有句俗語;子不教,父之過!孩子暫時還在學生未成年階段,已經敲響警鐘,務必重視。

3.適當進行德商教育,對孩子的不良作風家長堅決不能妥協。讓他自己為後果負責!

4.家裡必須統一一線,切勿包庇。

5.引導孩子學會與人為善,友好相處。

另,青春期孩子躁動,火力旺盛。飲食上儘可能清淡為主,房間睡眠不要太熱。葉聖陶曾說過:“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