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文 | 未卜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奉俊昊憑藉《寄生蟲》創造了歷史。

他手握4個小金人找工作人員刻字的趣聞,刷爆全世界社交網站,就像當年李安拿著奧斯卡大口朵頤漢堡,真香!

但奉俊昊在獲得眾多殊榮後卻表示,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應該頒給一部甚至沒有獲得提名的法語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奉俊昊與《燃燒女子的肖像》導演擁抱

這部讓奉俊昊折服的電影,難道比《寄生蟲》還香?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電影開始,一位學畫的女學生偷偷拿出美女老師珍藏的作品,畫作的內容是在一個只有慘淡月光的漆黑夜晚,一個女子身上著了火。

導演沒有把片名當噱頭,而是用這幅畫的名字帶出片名,並同時引發觀眾的好奇。

燃燒的女子是誰?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故事緩緩展開,女主Marianne就是那位美女美術老師。在做教育培訓行業之前,是位職業畫師。

Marianne接到單子,給一位大戶人家的小姐Héloïse畫肖像,用來給Héloïse未來的丈夫看。


這位生活在法國偏遠小島的小姐Héloïse,被包辦了婚姻,要遠嫁意大利米蘭一位豪紳。

畫師Marianne與模特Héloïse相遇前,導演用跳海撈畫板和陌生環境找吃的這兩個行為告訴我們,Marianne是位相當獨立的女性。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Marianne

Marianne和女主人聊完,得知Héloïse並不配合,已經趕走了一位畫師。Marianne只能用有限的時間觀察Héloïse,並憑記憶完成肖像。

Héloïse不配合當模特的原因,就是不想嫁。

這門婚事的主角本來是Héloïse的姐姐,但姐姐因為不想被包辦婚姻,跳崖自殺。Héloïse於是被從修道院揪回來,繼續頂替姐姐。

Héloïse的情緒也不太穩定,女主人、女僕和Marianne都怕她也步姐姐的後塵。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Héloïse

所以,Marianne的繪畫工作只能悄悄進行,白天假裝陪Héloïse散心,其實是在觀察,晚上再一點點默畫出來。終於塗塗抹抹,把肖像畫出來了。

但是這幅肖像毫無生氣,畫中的Héloïse和當下的她一樣,沒有笑容。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同樣作為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女性,Marianne並不想瞞著Héloïse繼續做強迫她嫁人的幫兇。她提出,畫好的肖像要先給Héloïse看一下,先經過被畫者本人的過目許可。

看過畫之後的結果可想而知,Héloïse一方面為Marianne感到羞恥,因為她瞞著自己和全家一起騙婚;另一方面,Héloïse認為這幅肖像就是應付差事的水平,毫無靈魂可言。

畫作得到這樣的評判,對藝術有所追求的Marianne極其難受。可以罵一個藝術家是騙子,但絕不能罵她的作品沒有靈魂。

一氣之下Marianne抹壞了這幅肖像,重新再畫。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要想把這幅肖像畫好,當然要走心注入靈魂。

Marianne和Héloïse兩個敏感而善於觀察的人,相互凝視著。明知無法改變命運,但愛情之火卻無法控制地熊熊燃燒起來。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導演瑟琳·席安瑪是天蠍座,對片子的把控也相當到位。

女僕去墮胎,開門迎接她的是孩子。躺上承受苦難的床,躺在她旁邊的也是兩個孩子。在她疼痛的過程中,嬰兒稚嫩沒來由的小手,觸摸著她,說不清是安慰還是惋惜,或是反諷。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兩人在畫肖像的過程中,相互觀察,細緻入微,一個個不易察覺的微表情,都把自己的內心痕跡曝露給了對方。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電影中除了Marianne和Héloïse這對主角之外,女僕Sophie也是一個微妙的存在。三個女性就像一家人,自由、平等、恬靜地生活在一起。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在Marianne、Héloïse、Sophie共處的一天晚上,Héloïse讀了希臘神話俄耳甫斯的故事。關於俄耳甫斯,一般都會講到他悲慘的愛情:

俄耳甫斯是希臘眾神中的詩人,繆斯的兒子,他有一位情投意合,如花似玉的妻子,叫歐律狄刻。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關於俄耳甫斯最著名的一幅畫(注意衣服顏色)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有一天,歐律狄刻被一條毒蛇給傷了性命。俄耳甫斯聽到噩耗痛不欲生,他拿出金琴震顫地彈出一曲歌,那琴聲就連冥頑的石頭都為之流淚。

為了再見見妻子,他不惜自己的生命,捨身進入地府。他用琴聲打動了冥河上的艄公,馴服了守衛冥土大門的三頭惡狗,連復仇女神們都被感動了。

冥王冥後見此,憐憫之情油然而生,便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提出一個條件:在他領著妻子走出地府之前決不能回頭看她,否則他的妻子將永遠不能回到人間。

俄耳甫斯滿心歡喜地謝了冥王冥後,然後領著心愛的妻子踏上重返人間的道路。歐律狄刻的蛇傷還沒有好,每走一步都痛苦地呻吟一聲,然而俄耳甫斯卻連看也不看她一眼。

他們一前一後默默地走著,出了死關,穿過幽谷、渡過死河,沿途一片陰森。終於看到了人間的微光,他們就要離開昏暗的地府重返光明的樂土了!

這時,歐律狄刻再也禁不住丈夫的冷遇,嘴裡不高興地嘟嚷起來,可憐的俄耳甫斯聽到妻子的埋怨忘卻了冥王的叮囑,他回過身來想擁抱妻子。

突然,一切像夢幻一樣消失,死亡的長臂又一次將他的妻子拉回死國,只給他留下兩串晶瑩的淚珠……

俄耳甫斯歷盡艱辛結果卻功虧一簣,他真想隨著妻子一起去地府,可是死河上船伕不肯將他渡過河去,他只好一個人返回人間。

在講述這個故事時,Marianne、Héloïse、Sophie三人有爭執,集中在俄耳甫斯該不該回頭,為什麼回頭。

影片快結束時導演給了她的看法:

在Marianne借父親之名辦的畫展上,一位觀眾看到Marianne畫的這幅《俄耳甫斯》。

她對這個神話故事的解讀,定格在歐律狄刻被重新拉回地府的一瞬間,俄耳甫斯好像在和她道別。而其他畫家一般都會畫歐律狄刻死後的場景。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這位觀眾不知道,Marianne之所以這樣處理,是因為她也經歷過俄耳甫斯式的道別。那是愛人之間最後的呼喊,那是永別的最後一面。

同樣在畫展上,Marianne無意之中還看到Héloïse的又一幅肖像畫。畫中的Héloïse雖然已經有了自己的女兒,但她手指捻書這個動作,以及顯露出的28頁,正是曾經兩人相愛留下的印記。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Marianne看到這樣的動作、形狀和頁碼,自然會心一笑,知道兩人的愛永遠不會消失。

電影結尾,導演為觀眾安排了兩個戀人的最後一面。


在一場演出中,Marianne遠遠的望見Héloïse,隨後鏡頭的視點就定格在Marianne對Héloïse的凝視。

在這3分鐘的長鏡頭中,Héloïse聽到當年愛人為自己演奏過的音樂,突然情緒失控,越哭越傷心。


配合著電影中幾乎僅有的配樂,影片戛然而止,給觀眾留下一個情感出口。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這部以18世紀法國社會為背景,講述女性精神覺醒,甚至女性與女性之間禁忌之戀的故事,打動了奉俊昊。

不難看出,《燃燒女子的肖像》和《寄生蟲》都擁有追求“平等”這樣的故事內核。


《寄生蟲》表現的是階層的“不平等”,而《燃燒女子的肖像》表現的是性別平等。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很有可能源於導演瑟琳·席安瑪(Céline Sciamma)和片中Héloïse的飾演者阿黛拉·哈內爾(Adèle Haenel)的感情生活。

《燃燒女子的肖像》:奉俊昊說奧斯卡應該給她

阿黛拉(左)和導演席安瑪

導演席安瑪和阿黛拉曾是同性戀人。


兩人在2007年上映的電影《水仙花開》中首次合作,並開始相戀,但卻在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上映前分手。

《燃燒女子的肖像》中的愛情之所以動人,也許正因為它來源於真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