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導演——奉俊昊

韓國電影導演——奉俊昊

一、個人簡介

奉俊昊,1969 年出生於韓國大邱廣域市,1993 年畢業於延世大學社會系,後學習電影。2000 年,憑藉長篇處女作《綁架門口狗》而出道。2003 年,憑藉驚悚懸疑片《殺人記憶》獲得第 2 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導演。2019年,憑藉《寄生蟲》獲得金棕櫚大獎。

二、創作特徵

《綁架門口狗》中對壓抑社會制度的控訴;《殺人回憶》裡對病態社會的剖析與反思;《漢江怪物》對民族自我身份的確認;《母親》《寄生蟲》當中對弱者的重新定義,由此總結奉俊昊電影的創作特點。

韓國電影導演——奉俊昊

(一)時代創傷下的痛感記憶

奉式電影的特點是他能敏銳地捕捉到社會現實中的不公現象,並直面於此,同時將自身對社會的痛感感知以藝術作品為媒介傳達出來。

2003年的《殺人回憶》,故事原型取材於 20 世紀 80 年代全斗煥軍事獨裁時期,韓國京畿道華城發生的一起連環殺人案件,折射出暴力的獨裁背景下混亂的社會狀態。它將連環殺人案的社會成因與當時軍事獨裁統治統治下人人自危的韓國“社會特質”相結合,將大時代背景與小人物命運緊緊貼合在一起,通過建構傳統與現代、鄉村與 城市、希望與絕望、生存與死亡的複雜的二元對立。

《寄生蟲》揭示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在時代洪流的漩渦中命運不可自控的悲劇性,勾勒出一幅韓國民眾眾生相。

(二)底層人物的生存困境

底層人物是奉式電影的主要表現對象,在多部影片中以“弱智者”形象出現的“目 擊者”或事件“親歷者”。

《母親》中有兩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物形象,一個是備受母親疼愛的道俊,另一 個則是精神病院的孤兒。閉塞貧窮的小鎮背後潛藏的是思想的封閉與行為的暴力。影 片最後讓更為“虛弱的人”——無父無母的孤兒“代替”道俊坐牢,母親羞愧、悲痛 又無奈。

(三)“未解決”的結局策略

“未解決”狀況呈現在電影藝術中多為開放式的結局,形成對現實世界的隱喻,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

《漢江怪物》看似封閉的故事結局,實是“未解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影片最 後,女孩賢秀死於怪物之口,怪物被姑姑南珠射中致命的一箭,兄妹三人與乞丐合力 將其殺死。怪物雖死,但問題尚未被解決。

悲劇結局背後是韓國社會生態的暗黑美國力量、韓國政府與社會各階層對於“救援”的干涉,將“未解決”事件擺在檯面,韓國如何走出困境沒有答案,只要“未解決”,怪物就有可能再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