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屈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一)楚族人的起源(原创)

屈原是楚族人。《离骚》诗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自述是颛顼的后裔。

探寻屈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一)楚族人的起源(原创)

追根溯底,正本清源。

粒子时代,鸿蒙未判。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宇宙。华胥氏生了伏羲、女娲,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诞生。人类以部落群居,形成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个历史时期——石器时代。

探寻屈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一)楚族人的起源(原创)

夏朝以前的史书被秦始皇嬴政一把火给焚烧了,幸存的孤本存咸阳又被项羽给烧毁了。远古时期的历史只能靠口传。众人百口,难免讹传。于是,历史学家干脆将远古时代的历史归列于神话体系。所以,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是怎么诞生的,已无法考证,也只有用神话去解释了。

华胥氏生了伏羲、女娲。

《遁甲开山图》载:“女娲氏殁,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袭庖犠氏之号。一千陆佰年。”此记载表明,伏羲死后、女娲承位,称伏羲部落联盟,传十五代伏羲。

探寻屈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一)楚族人的起源(原创)

《竹书纪年·太昊庖羲氏》载:“太昊伏羲氏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地;栗陆为水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流。以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是谓龙师而龙名’。”这一记载表明伏羲部落盟是由多氏族部落组成,并以龙为氏族图腾。

探寻屈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一)楚族人的起源(原创)

姜姓炎帝神农氏(图腾为牛)当上部落联盟首领后,传八代炎帝(后传炎帝为政权组织名称),管治530年。炎帝末期,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诸侯互相侵伐,最后出现了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三大部落政权是指炎帝姜榆惘部落政权、九黎族蚩尤部落政权(从炎帝集团分离出来的)、有熊姬轩辕部落政权。

姫姓有熊部落,氏族图腾为龙,一直生活在有熊地区姬水河(今河南新郑)一带。黄帝的父亲叫少典,是有熊部落的首领,对炎帝末期的暴虐政权心存不满,遂建立有熊国,图谋推翻炎帝部落政权。

由上可见,姜姓炎帝部落与姬姓有熊部落是伏羲、女娲后世的两个平行存在的政权体。伏羲、女娲的氏族图腾为龙,黄帝的氏族图腾也是龙,说明黄帝属于直系。炎帝又称火神祝融,说明炎帝是从第八代伏羲祝融氏那里分支出来的。

探寻屈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一)楚族人的起源(原创)

历史没有假装,存在即为真理。虞朝,中国历史不可忽略的一个朝代,颛顼是这个朝代的第三任帝王。

姬轩辕是少典之长子,二十岁承父国君。姬轩辕继位后,大力发展经济,国力不断提升。然后通过武力吞并周边部落,遂成为炎帝末期三霸之一。姬轩辕先后发动两场著名的战役:一是发动涿鹿战役,消灭了蚩尤部落;二是发动阪泉战役,消灭了炎帝姜榆惘部落。公元前2697年,姬轩辕在泰山诏告天下,建立虞朝,登上帝位,称黄帝,年号道历,是为元年。

颛顼承伯父少昊帝位,是虞朝的第三任帝王。颛顼生于公元前2342年,卒于公元前2245年,享年98岁。颛顼是黄帝之孙,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产地若水,受封于高阳(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居帝丘,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颛顼聪明智慧,雄才大略。他南征北战,统一中国,完成了爷爷、伯父未竟的事业。颛顼在位期间,管治的地域十分辽阔,北至黑龙江,南至岭南,东到东海一带。由于他的励精图治,成功地开创了中华民族的第一个盛世王朝,同时,也迎来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颛顼死后,侄子高辛即位,是为帝喾。

探寻屈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一)楚族人的起源(原创)

楚族人的诞生。

颛顼生有六子:穷蝉,鲧曾,古蜀王,称,魍魉,梼杌。第四子称生卷章(老童),卷章生重黎和吴回。重黎担任帝喾的祝融(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祝融在炎帝时期里也出现过,叫祝融容光),因伐共工不力,被帝喾诛之,其弟吴回承其祝融之职。吴回生子陆终。陆终生有六子,长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宴安、六曰季连。

季连,琇姓,或曰芈(mǐ)姓,生于騩山,封地于祝融之墟附近的华阳(今河南密县),楚之先祖也。

综上所述,楚族人的源头为华胥氏,楚族的雏形为华阳的季连部落,季连是楚人的始祖。

华胥氏—伏羲一女娲—历十五代伏羲一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称—卷章(老童)—吴回(祝融)—陆终—季连(楚族人始祖)。

未完待续。

接下来是《楚族边缘化,楚族人在夹缝中求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