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喪越自閉越茫然,那是沒有混“大圈子”思維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參加某個活動,你很喜歡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和熟悉的人在一起感覺有安全感。其實這個時候,最優選擇是從熟悉的小圈子走出去,迎接新的朋友。

為什麼呢?《非對稱思維》告訴我們,大圈子異質性更強,能鏈接到更多牛人,學到更多東西,相應地捕捉到的機會也更多。

越喪越自閉越茫然,那是沒有混“大圈子”思維


01所有收穫的新視野,都來自與圈外的鏈接。

想了解一個人,就看看TA身邊的朋友是誰。要是一直生活在現有圈子,那麼老闆的朋友大多是老闆或股東,保潔的朋友們大多是保潔保安。

要是跳脫出去,就有不一樣的遇見。

最近熱播的《完美關係》,市場部經理想追總裁佟麗婭,雖然旁人覺得違和。中年高管陳數遇見了剛畢業的程序員,2個人就像重新認識了2個不同的新世界。

小圈子有高度的相似,內斂封閉。所有收穫的新視野,都來自與圈外的鏈接。

人人覺得蘋果手機設計極簡,是因為喬布斯的審美。喬布斯的設計感其實也是來自早年的“不專注”。

小時候,喬布斯和老父親一起拆機器修機器,學手藝,潛意識裡因此留下了“工匠精神”。青年,喬布斯放棄大學學習轉而學書法,培養了自己的“審美觀”。喬布斯還研究過佛法,思想裡有“少即是多”印記。有段時間,喬布斯以蘋果為生,據說這就是蘋果LOGO的靈感來源。

走出去,遇見豐富多彩的視野,創造力才不會枯萎。


越喪越自閉越茫然,那是沒有混“大圈子”思維

02怕迷失於坐坐井觀天,那就去鏈接牛人

“你是你最常接觸的五個人的平均值”——商業哲學家吉米羅恩。

人的思維容易受環境影響。

你說去報個學習班,你的同事撇撇嘴,說學了也沒用。你說工作當天要做完,你的同事說那麼拼幹啥。你在健身房認識了一個愛學習的姐姐,帶你走進了一個分享會,每個人都很有思想也很愛學習,然後你加入這個群體。後來有個成員的公司有個空缺崗位,參加活動的時候就想到了擅長的你。

新的機會來了,好在沒有原地踏步。試想,要是天天縮在自己的小圈子,可能路就越走越窄了。

《非對稱思維》提到小圈子裡的每個人往往都相似,職業相似,有很多共同語言,太熟悉了,看問題方式都趨同,想法太相似了,每個人都代表這個群體。

大圈子就不一樣,不同角度看問題,更樂意冒險,更願意整合不同組織的資源、思想,看到的機會也更多。

越喪越自閉越茫然,那是沒有混“大圈子”思維

03與高手過招,自己也會功力升級

當你還是小白的時候,高手出手的招式,小白是招架不住的。段位不在一個級別,溝通都是個問題。

沒有聽過李善友老師的混沌大學,當談及創業認知模式的時候,就不懂第二曲線的極限點。


而《非對稱思維》作者最開始讀了商學院,雖然裡面有很多大牛,但是大牛都不帶他們愣頭青去玩。

為啥?認知、思想都不在同一個水平線,沒有共鳴。沒有成為大牛的時候,就和小牛鏈接,一樣的在成長。


後來隨著作者的經歷多了,有想法有能力了,才和大牛鏈接上,一起做項目,談合作,有了更多的機會深度鏈接。

假如,作者沒有去學習,一直呆在公司裡,就沒有後續的與互聯網大佬們的一系列合作。

人與人相互的影響,比我們以為的要深遠。

“人與人之間的鏈接,更像熱帶雨林,而不是莊稼地”,只要有一顆顆“善”和“智”的種子,與牛人的碰撞就能產生化學反應,當你的圈子每個人都牛,你也不會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