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现状:不缺钱不缺人,缺的是企业家精神

创客猫注:本文来自2018(第二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何小鹏、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深圳厚生利用投资管理合伙人兼总裁栾凌、泰笛创始人&董事长姚宗场围绕“资本助力独角兽 引领中国新经济腾飞”主题展开的圆桌讨论。IDG 资本合伙人杨飞担任专场主席。

独角兽现状:不缺钱不缺人,缺的是企业家精神

据CB Insight数据统计显示,从2013年至2018年3月,全球共有237家独角兽企业。其中来自美国的共118家,占49.78%;中国紧随其后,共62家占26.16%。对比国际情况,中国独角兽有成长周期短、创新能力强、爆发集中特点。国家政策、资本助推,都在加速企业成为独角兽的周期。

而独角兽也催生了行业问题。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股权投资市场上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越贵的独角兽、越头部的企业,越容易融资,尽管它们不一定有稳定的盈利预期。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在他的专栏表示,过去两年半,来自金融机构的巨额资本蜂拥至那些最贵最大的公司,使得越来越多独角兽公司架构在人民币上。而一个新的升息周期正在到来,中国开始降杠杆,出了资管新规和 CDR,对那些虽然贵但有盈利的独角兽公司是利好,那些还没盈利甚至看不到盈利预期的独角兽公司则会很难受。

究竟独角兽应该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角兽?资本又该如何坚持价值投资?

以下为圆桌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杨飞:

如何成为独角兽?

余华荣:

我个人的体会,感觉首先自己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把自己做强做大以后,进而来吸纳行业的大哥大,再把这个行业大哥大优良的、先进的经验学到手。进而结合我们自己的情况使它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更好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我觉得现在整个的发展,不管是金融也好,投资也好,总体来说现在是全球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我们站的视角不仅要站在企业,不仅要站在当地,更应该放眼全国,放眼全球,把我们所有的立足点从全球的角度从全行业的角度来进行对比,进而来产生我们自己需要再提升的方面。

杨飞:

怎么样去对独角兽进行估值,有请栾总。

栾凌:

独角兽之所以成为独角兽,当然大家可以去查那个科技部发的独角兽名单,但是我们如果再看一看国际上公认的独角兽,一般它是第一个在它所处的行业享有一些非常强势的地位。另外的话就是它在各方面的资源其实非常集中,有各种效应,所以对它来讲融资不是一个难题。所以在中国来讲的话,大家对于一个独角兽的追捧已经太过了,我们在考虑独角兽是不是有投资价值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说这个东西实在能够投资,大家都在抢,不应该有这个考虑,而是应该有股权投资最基本的一些因素,就是它这个有没有投资价值。

今天上午我也听了一个讲座,它说做股权投资跟巴菲特投资股票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这个企业需要有长期的投资价值,这个长期的投资价值往往是资源上的一种壁垒,或者是技术上的一种壁垒,它的护城河比较深,所以对我们这个基金来讲我们考虑独角兽是不是有投资价值,可能也有同样的这个道理。这个企业首先所处的行业的壁垒水多深,还有它的团队在一起摸爬滚打多少年,还有它周围能借助的一些资源,这些是真正的内在的一些投资价值,而不是说这个企业是不是刚处在风口上的。前几年很多处于风口上的一些被认为是独角兽的这些企业,现在都不存在了,这些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关键是它没有太多的内在的投资价值。

现在的独角兽估值,尤其是在中国,因为像做风险投资也好,还有PE投资也好,或多或少都是一些专业的机构,但是现在又出现了很多很有钱的机构,像一些上市公司做传统行业的,还有一些老板过去做房地产的,它有大量的资金,这时候它投的时候,往往最容易去盲目的追捧这些独角兽这些企业,这个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当然它有可能投中了赚到钱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独角兽估值已经被炒的超出了它的实际价值,就是这些独角兽企业上市以后,它会比现在价值更高还是比现在价值更低,现在已经是很难判断了。

最近在香港上市的一些独角兽,上市了以后,现在好几个企业都跌破了发行价。大家在做独角兽投资的时候不能一鼓风的追风,我们不能去抢这个风头,而是真正的要挖掘它内在的投资价值。我自己投了这个企业,三年以后五年以后它是不是还有投资价值,它是不是还能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谢谢。

杨飞:

我们请于总来分析一下最容易产生独角兽的领域应该是哪些?

于立峰:

我们看科技部的独角兽清单涉及到很多领域,但也被大家垢病,绝大多数产生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领域,这是有中国经济特点和发展阶段的。首先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说什么叫独角兽。因为大家在说独角兽的时候就是两个指标,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估值在十亿美金以上,那么这是很短的时间是没有具体的,一年两年还是三年还是五年,不明确。第二个十亿美金的估值是谁给的,在中国当今社会大多是资本给的,它是资本在这一轮做的定义,那么这是我觉得说这是独角兽的概念,但是并没有对独角兽的特定的领域去做界定。

所以我们看我们前一段时间大多数的独角兽的公司,包括科技部的组织名单里面,为什么大家会说很多出现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领域,包括我们现在看的很多公司,这跟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是有关的。因为中国前三十年的发展我认为是一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个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确实存在着一个效率低下、资源利用低的特点,恰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能够很快的提升中国经济在发展当中的效率问题,包括能源之间的交流,人与物之间,物与人交流。比如说我们看到淘宝、网上支付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所以在前一段时间出现大量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独角兽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看今后的一个发展过程当中,包括现在国家战略提出来的工业4.0也好,智能制造2025也好,还是这个军民融合也好,都是有一个重大的所谓的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提质改造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包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在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比如说人工智能技术,材料技术等等,对传统产业的提质改造升级,我认为这样的独角兽公司才是我们在下一阶段应该重点去关注的,也是有可能在新的技术的驱动之下产生更多的互联网公司。

我个人比较看好几大领域。第一个因为智能技术跟传统产业改造直接升级,由于技术的赋能使得一些高科技公司的崛起。第二个就是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等等也容易产生大量的融资,比如现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一都对人工智能公司、生物技术等降低门槛,包括云计算、智能技术、生物医药等等这些领域。所以我认为这一种领域的发展跟前三十年独角兽的产生是有迭代作用的,我不能说它是一个颠覆的,而是一个迭代性的东西,这样的话也会使我们今后独角兽公司的质量和数量也会产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前段时间大家也都在说,独角兽吃什么,这里面也是提醒大家独角兽公司的发现培育和发展当中确实有趣味之争的问题。我们前三十年由于中国经济结构本身的因素,确实产生了大量的独角兽公司,那么这样的公司对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是产生便利的,它必定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但是这个过程当中产生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所谓的运动式的大跃进。所谓的独角兽,资本盲目的追逐,吃瓜群众盲目的追捧,伪专家的不停煽动,这样的话就容易产生泡沫,这种泡沫的产生将来的结果一定是一击为二的。比方说泡沫会戳破,资本会陷进去出不来,甚至有些领域有虹吸现象,有羊头效应等等,资本的大量的堆积也使得资本的效率进一步下降。

第四,我们从资本的角度也好,从创业者的角度也好,还是要围绕着技术进步来做。我认为独角兽产生的基础无非就是三个,第一技术进步作为基本的技术,过去三十年,比方说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第二个是消费市场,就是你的产品技术还是资本,尤其是资本它是逐利性质的,资本的逐利性质是资本的本质,所以它必须要有消费市场,由于消费市场的巨大,才有可能成为独角兽公司。第三个还是要能够符合整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走势,因为未来的经济不是关起门来做的,它一定会放在一个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当中去比较。

杨飞:

第一个问题,你有钱有名这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一天要工作十四到十六个小时来创办小鹏汽车。第二,汽车已经百年历史了,这个领域竞争是极为激烈的,总有可能出现大的风险,为什么要用自己名字起名在这个领域做一个企业品牌?

何小鹏:

我觉得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还是先讲讲独角兽的一些看法。我觉得独角兽很重要的它必须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所以我觉得独角兽不光是一个估值,它还有对于一个地方的影响,但是今天的独角兽跟以前独角兽的确有很大的差别。我记得在2006年,我第一次见雷军,雷军当时投了我上一家公司的时候,他给我的一个期望,他说期望你能够做到十亿美金。我印象很深刻,那个时候实际上没有太多人谈独角兽这个说法,但是在今天有很多,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三大门户虽然上市,可是他们的市值大概也在十亿美金左右,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做到这十亿美金的估值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但是今天的确是有很大的差别,做到十亿美金的估值从今天的资本市场来看比当年要容易很多了。

第二个为什么互联网领域容易出独角兽,为什么非互联网领域难出独角兽?其中有一点就是互联网的独角兽把一家公司只要在一点上做到突破就可以,也就是说如果是一个木桶,这个木桶要有一个板非常的长。但是在做实业的话来看我们叫做短板领域,也就是说一个很大的木桶你不能只有长板,任何一个短板都不行,你必须把每一个短板都把它放在一个比较平衡的位置,才有可能在实业里面做起来,才有可能在实业里面做到一个独角兽的企业。

回答第一个问题,2014年,当时阿里巴巴他们跟UC换股,加上一部分现金,当时后来他们上市了,所以我们当时是超过40亿美金的估值,同时后来是有非常大的一个盈利。我在读大学时第一个梦想就是40岁实现财务自由,这是我当时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梦想。我觉得我在36岁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实际上有一段时间我挺彷徨的,因为在座很多人还是很年轻的人群,等你们做到三十几岁四十岁的时候,我觉得都有一件事就是中年危机。这个中年危机跟着你的身体,跟着你的家庭,跟着你的事业,跟着你人生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下一步是什么样,是退休吗?还是再做一个新的企业吗?在美国、日本我认识了一些人,70岁到90岁还在一线,然后他们就跟我说了同样有意思的话,就说当你不做事情的时候你就很快的老去,当你不做事情的时候你很快的会死去。我觉得中国实际上有很多的年轻创业者在过去是拿着身体换金钱,我觉得在一定的岁数之后就会开始用金钱换身体的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实际上如果是能够把身体管理的更好,把人生设计的更丰富,将来中国会有很多的创业者跟企业家都能够在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重新创业。

我在做汽车的时候有一个感触,就是我在忽悠特别优秀的汽车人、非汽车的加入小鹏汽车的时候,我跟他们说一句话,我说互联网做到40岁你就老了,而汽车做到60岁还很年轻,所以我说欢迎你现在四十几岁从互联网跳到汽车行业来做,你还可以做二十年三十年。我觉得如何从一个舒适的状态打破自己跳到下一个很艰难的状态,实际上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度,就是你放空自己,就是你在一个时间段内跟多个不同的人去聊聊天,最后我选择了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还能做出很多的事情的领域,每一个人都在挑战自己。

所以为什么我重做一个小鹏汽车,就是我希望挑战一下自己,但是做汽车真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说老实话,越做进去觉得越困难,越做进去越觉得很佩服中国汽车民营企业的这些创业者。包括吉利汽车,包括比亚迪,他们都是民营企业,他们在二十年前在十几年前开始重新创业,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做成一个汽车的企业,挺难的。

小鹏这个是用我的名字,我觉得这个名字本身来说是期望做成一个负责任的公司,期望做成一个负责任的产品技术。我觉得当时用小鹏这个名字,我个人跟我家庭里面也是做了很多的挣扎跟探讨。在全球的汽车行业里面用一个人名,用一个家族的名称想做成一个一百年的企业,或者说数十年的企业,我觉得这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心,是一种期望能够让别人可以更信任你的一种做法。我觉得将来中国也会有很多新的创业者,它在二次创业,三次创业,他也是敢于把自己的所有放进去,包括自己。

杨飞:

现在大家知道中国发展的机会是消费升级,中国由人口红利变成消费红利,由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你做消费者市场,怎么使他的企业快速成为独角兽,有请姚总。

姚宗场:

我觉得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去创业的时候没有必要考虑独角兽什么的,到今天为止我们也不认为一定要成为一个独角兽或者怎么样,你创业的时候还是要回顾你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核心是在哪里呢?可能就是说你做这个事情能不能改变这个社会,能够对这个社会带来一些生产率的提升,这个事情能够做到我觉得是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我这是第三次创业,前两次创业,第一次创业赚了很多钱,第二次创业失败了,第三次创业的时候其实我对这个思考会更加的深入。

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这么多行业,我到底为大家能改变一些什么?我们泰笛最早是做洗衣上门服务的,然后我们接着又做了鲜花上门服务,后面我们还有更多的项目服务,所以我觉得能够找到为社会改变生产效率,这个是我认为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核心。我觉得作为一个创始人来说不见得一定要去看我到底能不能成为独角兽,那这是市场上的事情,老实说和你没有什么关系的。

我们的确经历很多波折,最早的时候O2O、互联网+有很多人做,其实泰笛在每一轮都融到了钱,每一轮都活了下来,每一轮都有用户增长。我们自己做复盘的时候,发现我们做的事情我们还是忠于自己的心,我们能够让用户得到很好的服务体验,能够改变这个市场效率。

第二点,就是必须要选非常长的一个赛道。巴菲特我觉得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他说你必须要选择一个非常长远的滑雪的一个山道,那好处是什么,你可以慢慢的滚,这个雪球会滚的越来越大。其实作为一个创始人来说我觉得他必须要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就是我必须要选择一个好的赛道。这个赛道我可以以一定的基础为单位,让这个企业做的越来越大,保持它健康的稳健的成长。

第三个,我觉得就是创始人必须要经得起诱惑,就是你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它是有很多诱惑的,也会面临很多风口,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的人会给你很高的估值,你说要不要?有的人在你没钱的时候是不会给你钱的,有些人就会说我一定要以更好的价格怎么样来给你更高的钱,你说要吗?创始人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价值观,要选择比较好的投资人,尽可能选能够帮助你的投资人。因为我们泰笛始终希我们每个投资人都是我们的智囊团。其实我们今天来看也是这样,就是大家给我们出了很多主意,所以我们才能够健康去发展。其实独角兽老实说和这个创始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你就把事做好了,然后用户很满意了,让这个企业能够在很多的地方有能够去做的空间,这个企业才会有更多的价值。

杨飞:

像乐视从做内容做渠道内容渠道电视到做新能源车,从这个层面去分析作为独角兽企业怎么样能够保持长胜不败,先请于总。

于立峰:

我觉得独角兽的发展,第一你要符合潮流,符合资本进步,符合市场上的这个需求。第二个其实长盛不衰还有一个很大的要素,就是时间节点。任何一个企业做早了就拍在沙滩上,你就先烈了,做晚了没有你什么事。尤其是现在中国市场上,中国市场上最不缺的是什么呢?钱和人才。当然我们还需要培养企业家精神,像小鹏讲的企业家精神,他愿意把自己的名字打在他的车子上面。中国缺的是企业家精神,我们同时更缺的是我们在做这些事情当中的把控。其实这是一个独角兽企业长盛不衰很核心的东西。

我们看现在的独角兽估值水平快速起来,其中有一个市场的需求,还有一个很大的技术进步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外力在推动,这个外力在推动就是资本。因为资本的逐利性,资本的浮躁性,资本的泡沫,使得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很好的估值,但是这个公司本身并没有实现这个正常的现金流,还在研发过程当中。但是这个过程当中是正常的,所以它是有一个逐步迭进发展的过程,但是被资本快速的推上来之后,这个时候我觉得长盛不衰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正确诠释,怎么认识自己的企业,怎么把控自己企业发展的节奏,怎么样把控自己的节奏跟资本期望市场的期望和资金技术的发展等等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得自己的企业长盛不衰,任何一个违背规律的,违背技术发展的,另外把自己跳进去的那种坑,我认为都不可能是独角兽精神。

杨飞:

你讲到这,我也是想最后一个台上的话题,就是等于是汽车市场小鹏下了这么大的决心,就是他怎么引爆这个市场,确实他要给大家来说一说。

何小鹏:

因为小鹏汽车大概在2014年成立,去年8月份我才全职加入,最开始我是投资人,我最开始投了大概几个亿的人民币,然后今年我投资规模比较大,我自己投了两个多亿美金,所以今年小鹏融了很多钱,十几亿美金吧。我觉得汽车跟做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互联网这个产品你可以去使用,所以每个人对一个新的产品,对一个新的服务他可以很快的下载它,不好用卸载它。但是汽车它是一个大众的消费品,而且是这个消费品的个头很大。如果当你买了一台汽车你不去用它,基本上没有办法,因为汽车你不可能丢在家里,或者丢在一个地方不管,它不能像一个软件一样。所以汽车的整个建立的过程跟软件公司的建立过程实际上是蛮大的差别的。

我觉得我们现在造车的话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一定要让车在路上跑起来,一定要让我们的销售店,让我们的售后店,让我们的服务中心能够在各个地方都有,包括终点站。所以今年在第四季度我们在深圳就会有几家的消费中心,今年在第三第四季度广州也有几家销售中心,所以我相信那个时候小鹏汽车可以给大家看到更多。

那么小鹏想做的一个什么事情呢?我们想做一个符合大众消费水平的智能汽车,如果是低频次低价格的汽车我们不愿意做,因为我们觉得那个汽车其实没什么差别,那么我们也不愿意做一个很贵的汽车,因为大部分人是买不起的。那么大家就是说智能汽车跟原来的功能汽车有什么差别,我觉得起码有两点的差别。第一个就是智能汽车它是可以升级的,第二个智能汽车是可以个性化的运营的。因为以前大家买一台汽车的都知道,当你拿到这台车之后,这个车只会越来越旧,它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将来的智能汽车你拿到之后发现在不断的变化。就像我们今天,我们今天如果买一台手机它只能打电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的功能。换个角度五到十年后如果大家买一台汽车它只能开车,基本上你也不会去买。这个挑战我觉得是未来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小鹏汽车这条定位上在中国所有造车企业里面我觉得是最特别的。

(以上为创客猫现场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