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为什么喜欢问学生家庭情况?原来是这些原因

研究生导师在复试的时候为何要问学生家庭情况?导师的此种行为到底出于什么意图?区别对待吗?小编采访了已经上岸的学长们,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研究生导师为什么喜欢问学生家庭情况?原来是这些原因

一、 师生关系调查

导师被一些研究生成为“老板”,学生与导师之间构成了一种雇佣关系,研究生是导师的附属甚至是免费劳动力。但更多的是导师与学生之间友好相处,发展成为良好的师徒关系。在读研究生期间,导师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从考上研究生到毕业,可以说导师贯穿始终,读研期间你的导师甚至会成为你的伯乐,所以导师的选择对于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利益关系

现如今高校导师都有科研项目要求,不排除有一些师德败坏的导师借助研究生来促使项目的完成,这些导师不是真正醉心搞科研,却通过招有钱有势的学生,以便于利用学生的资源为其免费做项目,让学生成为他赚钱晋升的垫脚石。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极少数的,毕竟国家法律法规以及高校自身监察机制越来越严格。所以学生也不必过于担心,即使碰到了这样的导师,也可以进行检举,揭发。

三、选拔适合做科研的学生

家庭条件和做科研有直接关系吗?对于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读本科的时候是靠助学贷款交的学费,等到了读研究生的时候,虽然读研的各种补贴可能会稍有增加,但是他们还是会有一些经济压力,尤其还需要还本科期间,欠下的助学贷款的研究生。

所以站在导师的立场,可能会认为这些学生的后顾之忧比较多,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上。这样的学生在科研的道路上,也不一定能走得很远。所以导师为了保险起见,一般会问及学生家庭情况。反观于那些家庭条件稍好的同学,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就会少了一些后顾之忧,从而可以更加安心地做科研。

同时,学生读研、读博的压力也是相当大,更有甚者,可能都会半途而废,毕竟身处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有时多了一份无奈。中国不乏有一些家长‘唯学历论’认为你既然都是硕士或者博士了,那肯定高人一等,前途无量。由于家长这种心理的普遍存在,无形中就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老师很被动。

所以导师问清楚学生家庭情况,来看学生是否真的适合读研,一般而言小康家庭+比较温和的教育的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较适合做科研,在科研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们的心态一般比较轻松,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四、更好了解学生

一些导师询问学生的家庭情况,纯粹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因为考虑到做科研可能会有一定的经济压力,所以询问情况是为了将来能够帮助自己的学生,如果自己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到了研究生阶段,奖学金和助学金都是比较多,导师们会为他们申请一些助学项目。

只有了解,才会知道如何更好地安排学生,对于家境不好的孩子,导师们更愿意让他们出去实习,把自己手中的资源给他们。当然,如果能够遇到这种导师的话,真的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希望大家都能够遇到这么善良可亲的导师,那么研究生就没有那么多不幸的事件发生了。

综上所述,如果复试导师问你家庭情况的话,如实回答,再加上爱学习的态度,以及立志做科研的心。我相信导师都会喜欢这样积极向上的学生。

研究生导师为什么喜欢问学生家庭情况?原来是这些原因

2021年考研,你准备好了吗?新东方考研寒假集训营惊爆价199,两人成团,一人免单,私信小编,给你预留优惠名额哦(´-ω-`)


校对:EMil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