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你曾为了哪本书深夜痛哭过?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获得内心的宁静都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物质进步飞快,生存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


物价、房价、医疗、教育、养老……每一个年轻人都在负重前行。


网友们自嘲“死不起”、“隐形贫困人口”、“无产中产阶级”,每个网络热词都能引起广泛共鸣的背后,是对现状的不满和疲惫。


包括这几年很流行的丧文化,其实是年轻人在焦虑潮中最后的安全岛。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我们真的很难从繁琐的生活里抽出身来,回归到生命自然的状态。


1989年3月26日,25岁的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陪伴在身旁的只有四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他曾说,“梭罗对自己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出了极大的珍惜和关注,这就是我诗歌的理想……”


1986年,他还写下了一组题为《梭罗这人有脑子》的诗:


梭罗这人有脑子


梭罗手头没有别的


抓住了一根棒木


那木棍揍了我


狠狠揍了我


像春天揍了我


——《梭罗这人有脑子·3》


30年后,清华大学在寄送录取通知书时,随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校长邱勇致新生的信、以及为新生准备的一份特殊礼物,《瓦尔登湖》


邱勇校长认为,《瓦尔登湖》在展示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生活状态。


他希望新生们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深入思考和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感受到宁静的巨大力量,并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的确梭罗通过《瓦尔登湖》,使我们懂得人只有从物欲的泥淖中挣脱出来才能保持尊严,获得自由。


实际上,生命并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


梭罗在他的短短的一生中领略了这世界上一切的美好,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的、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和《瓦尔登湖》的一片叫好不同,《斯通纳》在读者眼里也是一本很好的书,但还存在唯一的败笔——书封,大家实在是理解无能。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但如果整本书你只能挑出书封这么一个不痛不痒的问题,也算是对这本书最高的评价了吧。


“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书中的这句话看起来多少有那么点鸡汤的意味,想象它摆在书店的畅销架上,或许能吸引一大批热血追梦青年的眼球。


但如果你企图从里面找到点励志的金句,或是鼓舞人心的力量,那你恐怕会大失所望,因为它实在太平凡了。


因为主人公斯通纳不是成功学书上的经典案例,也不是传统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他没有活成大多数人想要的样子,而恰恰是每个人本来的样子。


或许,痛就痛在这里吧。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如果从时间的层面,他的一生的确算得上完整,然而除了英年早逝,谁的人生又不完整呢?


但是从意义的层面来讲,“完整”谈不上,“完美”更是无从谈起。


可以说他是一个庸常生活中的失败者,他的身上没有任何一点能将他从茫茫人海中提拔出来。


家境普通,背景普通,为了上大学要借宿在亲戚家,用劳动换取学费,甚至要接受亲戚不时的白眼。


为了梦想放弃务农转而在大学教书,却发现自己全力捍卫的学术在权力的面前无非是徒劳和一场空。


拥有一场失败的婚姻和一次真正的爱情,然而爱情却终于败给了婚姻和家庭。


很多次失败后他一遍一遍地审视自己:“他发现自己有些迷茫,怀疑生活是否值得过下去,是否曾经有过生活?”


正是这个问题,折射出了生活中很多人的生存状态:终其一生庸庸碌碌,瞎忙活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人生在世几十年,你会慢慢发现这世上有很多东西是你敌不过的,你叱咤商海,你挥斥政坛,你在和各路人马的勾心斗角中一次又一次地胜出,可能最后你却输给了一个拿显微镜才看得到的癌细胞。


斯通纳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仅仅是一个事实:人的一生不过如此。


平平凡凡地活过,又平平凡凡地死去,不过是一滴水在汹涌的浪花中闹腾,不过是一阵雨,一场风,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所感受到的所有爱与恨,丑与美,失望与希望,欢乐和悲伤,都不过是一场虚空到头。


绝望,但是真实的。


在故事的最后,斯通纳追问自己:


“他想当一名教师,他成了教师。但他知道,他永远知道,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个冷漠的人。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和无关紧要的攻击性消遣。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还有什么呢?他想,还有什么呢?


他还期望什么呢?他问自己。”


你呢?你还期望什么呢?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斯通纳在生命的最终,追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同样的,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也开始在晚年审视自己的一生,他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


老人执笔时,一生便也倒播回去,一代电影大师从一个哇哇大哭的孩子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


黑泽明,就这样从一个一岁的孩童的视角,开始丈量起这世界。


想一想,我们有多久困于眼前的烦恼和苦痛,没有回头看一眼了?


人生若是分场,《蛤蟆的油》就是黑泽明的上半场。童年时代,黑泽明是个爱哭鬼,以“少年剑士”自居,却被别人称为“酥糖”。


在入学时因为智力发育迟缓,被远远安排在教室一角,是立川老师启迪他生出自信,结束蒙昧。


后来黑泽明意外跨入电影界后,才找到真正想干的工作,他全心投入,一拍成名。


这不是一代电影大师黑泽明站在巅峰俯瞰众生的故事,而是他讲述如何积攒实力,从山脚一步一步攀向山顶的往事。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读完了黑泽明的自传,旁观一下老人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电影大师。


矢口阳子(妻子) :


为了赢得阳子的心,黑泽明拜托一个死党给阳子送信。但阳子毫无回应,上火的黑泽明用导演的架势“逼婚”。


阳子拿来了他死党写的信,里面全是对黑泽明的诋毁。


但阳子妈妈的一句话成就了这段婚姻:“一个是骂人的,一个是被骂了还相信骂人的,你觉得谁靠谱?”


山本嘉次郎(导师) :


从山本副导演做起的黑泽明,在片场工作时几乎不休息,实在困倦了就用唾液涂湿眼睛以保持清醒。


他经常会给山本提意见,山本则会仔细考量,而且多数都会采纳。


这让黑泽明干劲十足,很快从第三助理导演晋级成第一助理导演,并顺利成为导演。


约翰・福特(偶像) :


在自传《蛤蟆的油》里,黑泽明两次提到约翰・福特,对其充满敬仰之情。


但他只提到了一个与之相关的细节:1952年拍摄《踩虎尾的男人》时,曾有一群美国兵来参观,人群里就有福特。


他请人给黑泽明留纸条表达敬意,那人却没有传达,直到多年后俩人在伦敦相遇,黑泽明才知道福特参观过他的片场。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让你深夜痛哭的3本小说,写透了生活的残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