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碧玉也动人》

《小家碧玉也动人》

二月十九日中午十二点多,我和儿子乘中巴离开庐山。在车上幸遇一位衣着颇为考究、身材小巧精致的中年男人,那男人五官清秀极具本土特点。对方得知我和儿子要去九江候车南下,便极力建议我带儿子到九江市区游览一下。并耐心的给我介绍九江虽小,但有几个是非到不可的好去处。我在对方好心的建议下由轮渡码头下车,一路向火车站方向游览。 ­

刚下车我和儿子就激动的跑上了九江大堤。趴在厚重坚实的堤坝上,看着那波澜不惊,温驯俨然玉带一般缓缓而去的江水,江面上泊靠着几只小船,岸边一群孩子在那里追逐嬉闹着。眼前的一切,让你很难想象,九八年那场史无前例的巨大洪涝灾害究竟是什么样子了。不过从那堤坝的厚重,以及九江当时所面临全城覆没的危险,就不难推断和想象当时那水势的凶险和可怕了。“愿英雄们的血不要白流,愿这江水常蓝!但愿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早日实现,将洪涝灾害减免为零,再也不要让人们经受那可怕的灾难了;就让这孩子们远离所有的不幸和磨难,健康、快乐的成长吧!”我望着缓缓而去的江水暗暗祈祷着。 ­

我和儿子在“九江号”品尝了当地的米线和蟹黄包后,就赶到了风光旖旎的甘棠湖。湖上有一座绿树掩映的小岛,岛上那一组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那颇为著名的烟水亭。 据说唐时,江州司马白居易曾多次到此赋诗作对感景色之秀美。北宋时,理学家周敦颐见岛状如弯月,遂起名“浸月”。后人在岛上建“浸月亭”,寓景于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意,同时也表达了后人对白居易、周敦颐两位先人的怀念、敬仰之情。后来周敦颐的儿子来到江州为父守墓,见甘棠湖一带“山头不沟薄茏烟”,遂在那湖堤修建一亭,名为烟水亭。 ­

岛上的建筑群分为左、中、右三部分。人们习惯上称岛上整个建筑为烟水亭,其实每座建筑各有名称,历代文人骚客常常宴游于此。亭内有风格各异的楹联匾额,或叙事绘景,或写意抒情,联由景出,文景交融,游亭观联,雅趣盎然。相传浸月岛又是东吴水军都督周瑜的点将台。东汉末,柴桑为东吴属地,吴主孙权的行宫就设于此处。我和儿子徜徉于回廊小桥流水之间,望着那水岸上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厦,想象着三国时古老的浔阳城烟硝迷漫,金戈齐鸣的惊心动魄。不禁感叹着:一代天骄又如何呢?数风流人物,非看今朝莫属呀! ­

除此之外,我们还游览了九江一个名闻遐迩的景点,就是《水浒传》中宋江醉提反诗的浔阳楼。它位于九江市区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从外面看分为上下三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非凡;整体风格浑朴典雅、古色古香。登楼凭窗远眺,只见江水奔流,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 ­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和儿子只匆匆观赏了九江这三处景点。小城给我的感觉有如江南那纤细小巧的女子,精致、典雅又不失风情,虽是小家碧玉却也楚楚动人。不知为什么,只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游览,我竟爱极了那份雅致,离去时心绪里竟冒出了一些恋恋不舍。我想,这就是九江的魅力所在!这就是她的不凡之处了。

“再见了,美丽的城市!再见了,让我魂牵梦绕的九江!”火车徐徐开动,我的心却留在了那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