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权谋残卷》是明代张居正所作的一部权谋著作,里面写的是度势、攻心、权谋等被卑鄙小人惯用的手段,张居正16岁中举人,熟读经史,曾做宰相和皇帝的老师,他靠满腹权谋智慧被誉为明代“中国经济第一人”、“中国第一宰相”美誉。我们周围总有人被一些卑鄙无耻的渣男、渣女骗财或骗色,“被结婚”、“喜当爹”、“接盘侠”不是没有;工作中那些琐碎、没有价值的事情总少不了你,而升值、加薪、分红和有好处的时候却没有你;亲友圈子里,有困难就找你帮忙、办事、借钱,而你拉不下面子,不懂如何拒绝,不是把自己累得要死,就是把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借给人家,而你需要帮忙或者用钱时,别人很少搭理你,被欠的钱迟迟得不到归还,更有甚者还赖账不还你借出去的钱。生命短暂,我们花费时间就要产生价值,要不然意义在哪里?如果在感情中蒙蔽、被欺骗,在工作中被敷衍、被套路甚者被排挤,在生活中被轻视、被利用,那你该读读《权谋残卷》,学点权谋学,把自己人生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第五卷:避祸(原文)

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强。人心有所叵测,知人机者,危矣。故知微者宜善藏之。考祸福之原,察盛衰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此为上智。祸之于人,避之而不及。惟智者可以识其兆,以其昭昭,而示人昏昏,然后可以全身。君臣各安其位,上下各守其分。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故易曰潜龙勿用,而亢龙有悔。夫利器者,人所欲取。故身怀利器者危。宜示之以无而去其疑,方无咎。不矜才,不伐功,不忘本。为人以谦,为政以和,守其常也。有隙则明示之,令其谗不得入;大用而谕之小用,令其毁无以生。不折大节,不弃小惠。进退有据,循天理而存人情,此所以为全身之术也。遵循天理,有含有人情,这就是最好的保身之法。必欲图之,勿以小惠,以大德;不以图近,而谋远。恃于人者不如自恃。自恃者寿,自足者福。顺天应人,故常在。自爱者重。危房不可近,危邦不可入。明珠必待识者,宝剑只酬壮士。以贤臣而事昏主,危矣。故明主则谏,昏君则去。不去而隐于朝,宜也。知其雄,守其雌。事不可为而身退,此为明哲保身之道也。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译文:胸怀大志人,应该隐藏起自己内心的抱负;牙齿坚硬却最先失去,舌头柔软却一直保留到人死。柔能克刚,弱能胜强。人心无法预测,被别人知道你的心思,处境就危险了。所以能洞察先机的人应该隐藏自己的内心。

思考祸福的本源,明察盛衰的始末,事情萌芽时就开始准备对策,在危难还没有到来时就避开它,这是最大的智慧。平常人面对祸患那简直就是便躲也躲不掉,唯独有智慧的人可以发现祸患到来前的征兆,心里明白却藏而不露,然后保全自己。君主和臣子各自安于本位,上下各自坚守本分。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所以《易经》上说潜龙勿用、亢龙有悔。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利器是人们都希望得到的。所以怀有利器的人处境就危险。应该让别人看见自己虚假的一面让他们以为你没有利器,消除别人对自己的猜忌,这样才没有祸患。不自夸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功绩,不忘记做人的根本,为人谦和政事平和,就能够长久。与别人不和之处就公开它,这样对方就不能进谗言了,重用一个自己赏识的人却对别人说只是小用而已,使得别人无法诋毁。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不失去大的操守,不放弃给人使用小恩小惠,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一定要得到,就不要只是使用小恩惠,而必须要用大恩惠;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而要图谋长远的打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自己才能够长远,容易满足就能够幸福相伴,顺天应人就能够长远。

自爱的人能被人敬重,将要倒塌的房子不能接近,将要灭亡的国家不能够进入。明珠一定要等到能赏识它的人,宝剑只有赠送给英雄。贤能的臣子如果去侍奉昏庸的君主,那他就危险了。所以当他遇见圣明的帝王就会规劝,遇见昏庸的国君就会离开,即使不离开也应该隐身于朝廷。拥有强大的才能,但需要保持柔顺状态,事情不能强求时就要全身而退,这就是明哲保身之道。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第六卷:度势(原文)

势者,适也。适之则生,逆之则危;得之则强,失之则弱。事有缓急,急不宜缓,缓不宜急。因时度势,各得所安。避其锐,解其纷;寻其隙,乘其弊,不劳而天下定。势可乘,亦可造。致虚守静,因势利导。敌不知我而我知敌,或守如处子,或劲如脱兔。善度势者乘敌之隙,不善度势者示敌以隙。知其心,度其情,察其微,则见其势矣。观其变而待其势,知其雄而守其雌,疲之扰之,然后可图。势可乘乎?势不可乘乎?智者睹未明,况己著乎,惟在断矣。智无识不立,无胆不行。为谋,所重者胆,所贵者智;胆智兼备,势则可为。见宜远而识宜大,谋宜深而胆宜壮。军无威无以立,令无罚无以行。威慑之,智取之,胆胜之,则何敌不克,何坚不攻?正胜邪,直胜曲。浩然正气,而奸佞折。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译文:形势是需要你去适应的,能够适应它的人就能安生,不能够适应就变得危险;得势就会变得强大,失势就会变得弱小。事情有缓有急,该尽快解决的事情不能拖太久,该慢慢做的事情不应操之过急。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对策,才能平安无事。避开争斗的漩涡,解除和别人的纷争,寻找对方的破绽,利用对方的弊端,不用费力就能够安定天下。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形势可以利用,也可以制造,淡泊宁静,因势利导。让敌人摸不透而自己却能掌握敌人的情况,要么像处女一样安静,要么像奔跑的兔子那样迅速行动。善于分析形势的人能够利用敌人的疏漏,不善于分析形势的人却常常把自己的疏漏暴露给敌人。了解对方心里想什么,揣摩他的感情,察觉他不为人知的细节,就可以预测事情发展的趋势。安静的观察对方的变化,同时等待有利于自己的形势的出现,知道雄强,却安守雌弱,使对方疲劳,并且干扰对方,然后就可以取胜了。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形势可以利用吗?难道形势不可以利用吗?智者在事态还不明显的时候就洞察先机,何况那些已经很明了的事情,只是在于取舍罢了。智者没有智慧就不能安身立命,没有胆量就不能够身体力行。制定谋略,重要的是胆量,最宝贵的是智慧,只有胆量和智慧都具备了,才可以去改变形势。见识应该长远,智慧应该博大,谋略应该深远,胆量应该雄壮。军队没有威严就不能发展壮大,号令不严格就无法实行,用威严来震慑,用智慧来谋夺,用胆量来取胜,这样有什么敌人是不可战胜的?有什么城池是不能摧毁的?正义会战胜邪恶,正确会战胜错误,胸怀浩然正气,奸佞小人自然就会畏惧。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第七卷:功心(原文)

城可摧而心不可折,帅可取而志不可夺。所难者惟在一心。攻其心,折其志,不战而屈之,谋之上也。攻心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义,服之以威。君子好德,小人好利。辨之羞之,耻之,驱之于德。移花接木,假凤虚凰,谋略之道,唯在一心。乱其志,折其铎,不战自胜。治不以暴而以道,胜不以勇而以仁。故彼以暴,我以道;彼以勇,我以仁;然后胜负之数分矣。攻心之术多矣。如武穆用兵,在乎一心。乱之扰之,激之困之,俟之以变,然后图之。欲得之,先弃之;欲扬之,先抑之。畏之危之,其心必折,计然后可用。虚予而实取之。示之以害,其必为我所用。欲得其心,莫若投其所好。君喜则我喜,君憎则我憎,我与君同心,则君不为我异。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译文:城池可以摧毁而人心不可折服,主帅可以擒获但是其志向不可转变,所以困难在于征服人心。所以攻伐他的志向,摧毁他的意志,不用战斗就可以使他屈服,是上等谋略。攻取人心的办法,首先是告诉对方道理,再用感情来打动他,用道义来引导他,用威信和武力来震慑他。君子喜欢道德,小人喜欢利益,辨明这个道理来让他感到什么是羞愧,什么是耻辱,再用道德来引导他,移花接木,假凤虚凰,谋略的道理,只在于征服一个心字,扰乱他的心智,摧毁他的锋芒,不用和他作战就能够获胜。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治理不要用暴力而要用道义,取胜不只靠勇气还要靠仁爱。所以别人用暴力,而我用道义,别人用勇气,我用仁爱,而后胜败自然就明了了。征服别人内心的权术很多,就像岳飞用兵一样,仅仅在战场上使用的攻心之术就有很多种,扰乱对方、激将对方、困扰对方,然后等待变化,再用谋略取胜。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想要得到就先要放弃,要想发扬光大就先要抑制自己。使对方畏惧需要让他处于危险中,他们的内心一定会受到挫败,这时计谋才可以实行,表面上给予对方利益实际上是谋图对自己更大的利益。向对方说明利害关系再拉拢他,讲清楚道理,对方就一定会为我所用。要想征服对方的心,没有比投其所好更有效的办法了,他喜欢的我就喜欢,他厌恶的我就厌恶,与他一条心,他就不会把我当外人。

第八卷:权奇(原文)

善察者明,慎思者智。诱之以计,待之以隙。不治狱而明判,不用兵而夺城,非智者谁为?夫欲行一事,辄以他事掩之,不使疑生,不使衅兴。此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事有不可拒者,勿拒。拖之缓之,消其势也,而后徐图。假神鬼以立威,而人莫辨真伪。伪称天命,其徒必广。将计就计,就势骑驴,诡之异之,以伏其心。此消彼涨,此涨彼消,其理一也,不诡于敌而诡于己,己之气盛,敌气必衰。意欲取之,必先纵之;意欲除之,必先骄之。然后乘其势矣。敌强则弱之,敌实则虚之。弱之虚之,不我害也。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妙手空空,弥祸患于无形。釜底抽薪,上楼撤梯,虽曰巧智,岂无大谋?人构我,我亦构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客为主,后发制人。必欲使人为某事,威逼之,刑罚之,利诱之。由远及近,从小至大,循序渐进,然后可用。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译文:善于明察的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善于思考的人能够正确地选择。设下计谋来引诱他,等待他露出马脚,这样不用审问就能够明白的判决,不用出动军队就能够夺取城池,不是智慧的人谁又能够做到呢?要想做一件事情,要借口其他事情来掩盖,不要让别人有所怀疑,不要使别人对你要进行的事情产生阻力,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当事情有不可抗拒的时候,就不要抗拒,通过拖延,消除它的攻势,然后再图谋它。借助鬼神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人们就没有办法辨别真假了,借助天命,追随你的人就一定很多。这边减少那边就会增多,这边增多那边就会减少,道理是一样的。不这样对待敌人,而对自己人使诈,自己人的士气高涨,敌人的士气必然就会衰落。想要征服他,首先要纵容他,想要除掉他,首先要使他骄横,然后就可以利用形势,敌人强大则想办法使他变得弱小,敌人真正存在就要想办法同化他不和他较量,敌人弱小不存在真正地威胁了,我就没有什么祸患了。

为什么人渣的心眼多、手段狠?答案全在《权谋残卷》里!(中)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运用这样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消除祸患。釜底抽薪、上屋抽梯,虽然是巧妙的智慧,但是其中包含大谋略。别人陷害我,我也陷害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变被动为主动,就能够后发制人。想让别人一定为你做事,就用威胁逼迫的手段、刑法惩处的策略、利益诱惑的计谋,由远及近、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这样就能够顺利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