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在这个年代,智能手机、无线网络似乎已经成了生活的标配。人手两部以上手机都不是啥稀奇事儿,即便是公共场所也能轻易连上WIFI。


如果不是疫情的发生,如果不是网课的推行,也许很多人想不到,这些唾手可得的东西,对某些人来说,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这是前两天轰动网络的“邓州女孩因无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事件。女孩在家中排行老二,父亲是残疾人,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是村里的贫困户。


大女儿正值高一,二女儿初三要准备中考,小儿子六年级要准备小升初。三个孩子的学校都通知上网课,但家里只有一部能上网的智能手机。


再加上一些生活琐事,二女儿一时想不开,赌气吞下了大量母亲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幸好父亲发现及时,女孩最终得以脱险。


根据报道,这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父亲靠补鞋挣来的钱。补鞋就需要赶集,一趟能赚一二十元。家里三个孩子的年龄横跨小、初、高,可每个都没有耽误上学读书。家里有宽带、有一部智能手机和一部可以拍照的手机,但如果不是这次要上网课,这三个孩子平时根本就没有机会用到。


贫穷,只是他们的现状,但他们做错什么了吗?从媒体简单的报道来看,父亲一个人维持一家人的用度和三个孩子的学习,至少是勤勤恳恳地在工作,而不是那种混吃等死的懒人。人生际遇本不同,并不是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奔小康的!很多人在吐槽的网课,在另一些人眼里,却是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这次疫情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日常生活里很难见到、体味到的辛酸。那些之前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本来也是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部分啊!


同样在河南,高三一男生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装宽带,大冬天每天5点半起床后,8点开始,借用邻居网络在钉钉上课。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在四川,高一女孩花半小时走2公里山路,爬上山坐在悬崖壁上蹭网上课。村里只有村委会才有网,但疫情期间不能进,山上信号好、网速快,上山看网课成了唯一的选择。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底层和贫困的孩子来说,尤为适用。这几个被报道出来的孩子其实很幸运,至少他们在媒体的力量下,大都获得了学习条件的改善,河南高三男生得到了当地的帮助,四川女生的家里也终于装上了宽带。但还有很多没有被报道的孩子,因为上不了课,他们的学习又会落下多少,追赶的难度有多大呢?


每天上下班经过小区门口,常爸都能看到那面写着“共克时艰”的大旗。这场疫情,给14亿中国人每个人的生活都按上了暂停键,每个鲜活的生命,每个迥然不同的家庭都面临着不同的难。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担这份突如其来的、特别的艰难。


很多原本就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普通人,一下子急速掉落到生存基准线以下,成了实实在在的 “弱势群体”。家里因为没条件上网课而掉队的孩子是如此,那些做一天拿一天工资的底层劳动者更是如此。


被迫“流浪”的他们


很多外来武汉务工人员,因为封城回不了家,他们拖着行李行走在武汉空荡荡的大街,无处可去。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年底结算的工资,都寄回了老家,家里老小的日常开支、孩子的学费,都指着这笔钱活着。他们身上仅剩下些春运返乡的路费,没想到遇到疫情,被困了武汉。


旅店住不起,吃饭太贵。问家里要点钱生活?他们不舍得,或者说,他们觉得自己不值得。于是他们被迫露宿街头,住在武汉的公园、地下通道里,成了“临时流浪汉”。


在最开始的慌乱阶段,没人顾得上他们,商店超市全部关门,泡面都买不到,他们只能每天去医院蹭热水、捡医院周边的剩饭吃。


当地志愿者和红十字会给他们发了棉被、棉大衣御寒。因为需要全城消毒,他们放在地下通道里的床单、被子,被冲洗地面的人淋湿。他们只能抱着湿透了的行李,找下一个地下通道,或是露天公园。


这样流浪的日子,不知要多久才能结束。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除了在城市里流浪,还有些运气更不好的人,则要在高速公路上流浪。


疫情时期,“你从哪里来”变得很重要。道路封锁,由于鄂M开头的车牌、以及湖北天门人的身份,货车司机肖红兵的回家之路,变得格外艰难。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上了高速的他,却找不到下高速的口,就连服务区也不让进。20多天里,他只能一路囧途,靠泡面度日,吃到满嘴口腔溃疡,累到自己打自己的脸保持清醒。没挣到钱,反倒把身上的积蓄都花在了加油上。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视频里,肖红兵一脸疲惫,却仍看似轻松地说:跑了一个多星期了,就这么晃晃悠悠的。有时候都快睡着了,只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在被民警救下之后,这位50岁当过兵的中年大汉,忍不住痛哭起来。但下了高速也仅仅是第一步,未来的生存问题才是更迫在眉睫。


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即将中考,还有年迈的老人要赡养,全家5口人都指望着这台车。


湖北疫情何时才能结束?什么时候外省人才不会对鄂字头的车辆心存忌惮?什么时候他才能再次跑上高速赚钱?上得去?且下得来?


而像这位湖北司机一样,担心养家糊口问题的人还有很多。


中国有1.73亿农民工到远方打工,目前还有很多人滞留在家里,困守在疫区。他们做一天工拿一天钱,很多人赚钱仅够糊口,并没有多少积蓄。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出租车司机,本期望过年期间能多接几单活儿,疫情期间,给公司上缴的费用都挣不出来。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还有一些指望着过年期间能多赚些钱的小商贩,他们的收入旺季就指着过年前后那段日子,因为疫情,他们的生活急速下坠。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一些个体商户,甚至把几年的积蓄都赔进去了。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还有一些人,为了能早点挣钱,做出了被很多人视为笑话的事儿。


为了能去上班,两名湖北小伙不惜徒步7个小时,从停运的湖北走到湖南,希望可以乘一列开往深圳复工的列车。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但好笑又心疼的是,他俩走错了方向。


虽然街道上空空荡荡,但还是有人“心存侥幸”:


“或许能有个小朋友,愿意领走一个气球呢?”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重庆街头的“棒棒”,大多来自农村,他们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很多“棒棒”,靠着肩头,养活了一家人。


知道生意并不好,这个头发花白,背有些驼的人还是选择出来碰一碰运气,寻找那个“万一”的机会。


人来人往,他站在那里,可只有竹棒和尼龙绳陪伴着他。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看到这样的新闻,可能有人会免不了要去指责:什么时候了,还在到处跑?为了赚钱,命都不要了吗?


新冠病毒会要人命,但不知道下一顿在哪里同样会要人命。这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困境,这就是他们不顾危险、毅然前行的原因。


我们看惯了宏大叙事,我们对每天新增或减少的数字习以为常,但我们看不到的这些“生存碎片”,是更真实的疫情之下的图景。

疫情之下:你的理所当然,却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有些人拼尽全力,才勉强过上了温饱不愁的生活,而还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


写在最后


每个人出生的起跑线不同,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到达罗马。但只要愿意努力活下去,就是这世间的平凡英雄。


这个世界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温暖的人心却可以成为黑暗中的光明。管理者不能因为防疫政策的刚性,而忘记了社会治理中的柔性和温情。而我们普通人,更应该互相帮助,让普通人照亮普通人。


疫情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这些平时总是游离在公共视野之外的底层劳动者,也让我们的孩子——这个世界未来的主宰者们有机会一瞥真正的世间百态。


所以,在告诉孩子勤洗手的重要,给孩子讲述逆行的医护人员努力救人的同时,也别忘了让孩子看看这世上还有这么多挣扎活着的人。告诉他们,他们现在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要懂得“惜福”,长大后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那些不如他们幸运的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取决于它的富人有多少,而在于它对待弱势群体的关怀是否足够。


最后,希望大家的工作生活都尽快恢复正常,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