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语文课堂

对于老师们来说,“教学改革”似乎永远不会停止,每当提到“教学改革”或“新课改”,各种经验论和方法论也就开始相互的较劲,不少教学者还尝试着将新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对此,著名人文学者、北大教授钱理群在《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一书中谈到“重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时说:

“由此我产生了这样的一个设想:我们能不能组织一个或几个课题小组,由有关学科(如文艺理论、阅读学、文体研究)的专家、语文教育专家和中学语文老师三部分人组成,进行‘中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议论文、说明文)阅读教学的知识建构’的实验。”

钱理群教授甚至还指出了一些具体思路:

“从研究有关课文入手,提出用新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的设想;然后根据中学语文教育的需要和特点,编写出教案,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再根据教学的实际效果,对教案作修行,并作教学小结。”

将一些文学理论、诗学理论引入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或许还真会得到一种别样的精彩。

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北大教授钱理群

一、“解构主义”及其诗歌教学的应用

1.“解构主义”理论。

“解构主义”理论起源于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着以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为基础的“结构主义”思潮,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成为人们探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普遍思维。

70年代,哲学家德里达基于对以索绪尔《普通语言学》建立起来的“结构主义”的批评,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

“解构主义”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等思想,其核心是反对形而上学及逻各斯中心。如果说“结构主义”是一种建构,建构者用无数符号手段将主题概念“合力”组建成为整体,那么,“解构主义”就是一种拆解,拆解者亦用无数符号手段将主题概念不断拆解,使其成为“碎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构主义”理论的运用,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消解权威从而使学生提高自信获有自己见解的过程。

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哲学家德里达

2.将“解构主义”引入诗歌教学。

“解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消解权威

让学生不再在大师专家们的各种权威之下“渺小的生活”,而敢于大胆地解构权威,怀疑权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的观点或看法,使其生活在“放大了的尊严”之中,觉得自己也有和大师专家们“媲美”的可能性,从而充分调动其主体性和能动性。

面对传统的诗歌教学,教学者讲得越详细越全面,学生就越模糊越难以把捉。而“解构主义”的原则是:以学生心智发展水平为依据,每人选择诗歌要素的某一个方面加以理解,并不断深化、拓展,以至于最后“窥一斑而见全豹”,达到读懂诗歌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者要仔细研究学情,针对学生不同的爱好、个性、品位、经验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体现学生差异,使学生举一反三,各有所获。

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大胆的消解权威”

3.如何用“解构主义”进行教学?

运用解构主义理论教学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和“执教阶段”。“准备阶段”是教学者的备课,教学者需要在课前完成对诗歌文本的“一次解构”,即将诗歌从内容、结构、情感、技巧等方面进行分解,然后选择其中某一方面进行“二次解构”,即挖掘其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其中,“一次解构”是学生学习理解诗歌的起点和方向,没有“一次解构”,诗歌理解就无从谈起;而“二次解构”则是增加诗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其作用是“将诗歌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烙在学生的心灵之上”。

实际上,“一次解构”和“二次解构”就是教学者在课前的演练,在执教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需要完成对诗歌的“一次解构”和“二次解构”。

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进行“一次解构”或“二次解构”

其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选定角度,自由解读。

学生在教学者的示范解读或教学暗示下,对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某方面进行“解读”,写出自己在朗读之后的初步感知。自由解读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因其不同的爱好、个性、品位、经验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必拘束于权威解读,角度多样,所得到的收获便会多姿多彩。不过,无论这种见解与作者本意和权威解读有何种差距,教学者都应该肯定这种自主的思维活动。这个过程,便是“一次解构”的过程。

第二,“二次解构”,深化理解。

学生对诗歌进行自由解读,完成了“一次解构”,“二次解构”将对“一次解构”进行再解构,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其意义进行补充、拓展、延伸、叠加、重组。由此,学生在“二次解构”中获得了比较完整的自我解读经验,且经历了解构与再解构的过程,其理解已更加深刻。

第三,因势利导,举一反三。

学生在“二次解构”中获得了比较完整的自我解读经验,但其见解并非成熟或深刻,往往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粗浅、模糊,二是偏离方向。针对这些问题,教学者便要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首先应该肯定学生在“一次解构”和“二次解构”中的努力和收获,再对其见解作适当点评,对精彩的解读给予鼓励,对不恰当的解读进行矫正,引导学生进入“三次解读”或“四次解读”。最后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对学生自己选择的角度和作出的理解进行升华,帮助学生深化自我解读经验。

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学生在“二次解构”中会获得比较完整的自我解读经验

二、“解构主义”方法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劣

1.传统的诗歌教学讲究“系统性”和“整体性”,但是容易变成“灌输式教学”。

下面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加以分析。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词,就其文体而言,它是一首格律严谨的词体,就其内容而言,因其反映现代生活和社会状貌而被划为现代诗词的范畴。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公式教学”。教学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完成作者、背景、情感、语言、主题等内容的讲解,即“诗歌教学=了解作者+了解背景+讲解情感+讲解语言+讲解主题”。

甚至,很多教学者已经省去了“讲解情感”和“讲解语言”两个要素,而在讲完作者和背景之后,在诗歌朗读完成之后,直接进入主题归纳:通过上片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提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世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实际上,对于这个主题,未必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或“概括”出来的,而是教学者的一种“概念式的宣读”。

这种教学,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学生只需牢记背诵“信息”即可;可以想象,当“信息量”积聚增多时,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加大,对学生来讲,记住了“这些信息”便将会遗忘掉“那些信息”。甚至,假以时日,有的学生则连《沁园春·长沙》的作者也记忆不清了。

由此可见,传统的诗歌教学不但造成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教不得“法”,违背了学生学习的规律。

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毛泽东的诗歌《沁园春·长沙》

2.“解构主义”强调“消解权威”,刚好可以契合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成长规律。

解构主义理论的方法是:不断解构,细化知识,深化理解。下面亦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加以分析。

我们在课前对《沁园春·长沙》进行解构,完成“一次解构”和“二次解构”的全部演练。随后进入执教阶段,即课堂教学。

学生的“一次解构”是在教学者的帮助下完成的,即理解这首诗可以从作者、背景、情感、思想、词句、修辞等任何一个方面入手,根据自己的爱好程度和敏感程度进行理解,找到突破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

  • 学生甲朗读后发现,这首诗的用词十分精彩,比如“万山红遍”,“层林浸染”等语句,这是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
  • 学生乙则只能对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有深刻印象和强烈感觉;
  • 而学生丙却一句也读不懂,对诗没有任何体验。针对像学生乙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者要降低要求,只要求其能回答“为什么对这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深刻印象和强烈感觉”和“有什么样的印象或感觉”即可。

针对像学生丙一句也读不懂的学生,连“一次解构”也很难完成的情况,教学者则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文以外”的诗歌要素进行解构,比如作者身世,比如社会背景,等等。

在教学者的帮助下,学生们先后进入了“一次解构”和“二次解构”,并不同程度地完成了对诗歌不同要素的解读。

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鹰击长空”

最后,三个学生分别得出如下“经验”:

第一类,学生甲:“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句诗,采用了排比、对偶的方式,写出了山、林、江的颜色和状态:山是红色的(枫叶),林也是红色的(到处是枫叶),江水则是碧绿的。红色和绿色颜色相对,色调鲜明。“万山”和“遍”照应,“层林”和“染”照应,“漫江”和“透”照应,写出了一种特殊的效果。这句诗采用了前后照应和动静结合的方法。

第二类,学生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诗读起来很有气势,我就喜欢这种气势,感觉又一种大胸怀、大志向在里面。

第三类,学生丙:这首诗是毛泽东1925年写成的,他写这首诗时广州正举行农民运动,革命尚未成功,国家尚未统一。

从学生甲、乙、丙三位学生来看,他们的收获各不相同。教学者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丙不能达到学生甲那样的细化分析,只要求他能理解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即可。这是学生丙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够达到的水平,其要求也符号他的接受能力,他弄懂了这个问题,便也能最终明白毛泽东改在旧社会统一中国的豪情。

学生乙比学生丙知识略高一层,因此他会提前读懂毛泽东的大志向,同时,还深刻地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诗烙在心中。以后一旦有机会,他就会用这句诗来表达相似的情感。也许不能记住整首《沁园春·长沙》,但他记住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句已经够了,根据其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他无需也无法去记住并理解这首诗的方方面面。

学生甲对诗句的理解比较细致和深刻,那么,在“二次解构”中,他就不但能分析出作者写作时所采用的一些方法,而且在不断地阅读和解构中,他已经对整首诗有了大致的把握。而尤能在语言方面得到细致的分析和深刻的见解,这便是学生甲最大的收获。

用“解构主义”进行诗歌教学,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结束语:

传统诗歌教学往往面面俱到,把诗歌理解转化成信息记忆,使得教学过程复杂、枯燥,学生难以接受和消化;“解构主义”的教学,是将诗歌理解转化为情感体验,易于理解和运用,区分学生,因材施教,减少了灌输式的无效教学。

传统诗歌教学以教师“教”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演变为填鸭;“解构主义”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消解权威,培养能力,提升自信,是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也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有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如果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