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丨交通工具上遇疑似病例乘客咋辦?中央空調能否用?專家這樣說

國家衛生健康委於2月2日下午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場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風險人群的健康防護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解答大家的提問。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主持會議。


談返程高峰期的防控

回應中央空調造成疫情擴散問題

談售貨員、快遞員、記者等人群的防護

談乘坐交通工具時如何消毒

回應返程務工人員集中居住問題

談交通工具上遇疑似病例乘客的應急辦法

回應“電梯按鈕”“門把手”存在病毒問題

回應“糞便中發現病毒”


熱點丨交通工具上遇疑似病例乘客咋辦?中央空調能否用?專家這樣說


談返程高峰期的防控:

針對不同場所、不同行業各自的特點以及不同人群,分類制定了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以及不同人群的防護規範和指南。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表示,針對這樣一個防控形勢,我們針對不同場所、不同行業各自的特點以及不同人群,分類制定了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以及不同人群的防護規範和指南。比如,正常運行的汽車、火車、飛機、輪船這樣一些公共交通工具,

一是要加強消毒,增加對候車室、衛生間,包括其他公用設施的消毒頻次。

二是要加強通風。高鐵、地鐵、飛機這些公共交通工具上環境相對比較封閉,要適當增加空調的換風功率,增加換氣次數。乘坐火車、飛機,要儘可能隔位而坐,或分散而坐。公交儘可能採用自然通風,在北方開空調的公交車要增加清洗消毒頻次。對於長途客車,建議隔位而坐,分散去坐,長途汽車隔兩個小時到休息區開窗通風。對出租車來說,在每日出車載客之前要做好消毒,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提倡利用電子顯示屏、廣播不斷把健康提示、衛生防護的指南信息傳達給乘客人員。

三是要求公共場所做好室內的清潔和消毒,如賓館、商場、超市、辦公樓等,加強通風換氣和垃圾處理。這些場所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做好個人的防護,按照規範戴好口罩,同時要加強手的清潔,注意手的衛生,工作人員不要帶病上崗。去這些公共場所的人,要儘量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減少和他人的接觸。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要儘可能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在辦公樓這樣的公共場所要加強對來訪人員的管理,要做好登記,還要做好體溫等健康監測。


回應中央空調造成疫情擴散問題:

疫情出現時,應該停止使用,並對中央空調系統和整個環境進行消毒處理。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表示,關於中央空調,我們有嚴格的設計規範,如果是按照規範做的,應該是安全的。我們國內絕大部分的公共場所所用的中央空調基本是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的,房間相對來說是一個正壓的環境,對房間本身來說,和平常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增加新風量來減少室內空氣的無序外溢,因為室內是正壓的環境,風往走道里面跑,往其他地方跑,這是我們控制不住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加一些排風來保證室內空氣有序的排放。萬一有疫情出現,我們應該停止使用,按照相關的要求,不只是對中央空調系統,還要對整個環境進行消毒處理,經過評價合格以後,再看中央空調是不是可以打開。


談售貨員、快遞員、記者等人群的防護:

工作期間要注意個人防護,在崗期間要規範佩戴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溼、弄髒之後會導致防護性能下降,要及時更換。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對於廣大環衛工人、公交車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地鐵、機場,包括海關的安檢檢疫人員、售貨員、餐廳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當然也包括在座的媒體記者和快遞人員等等,這些都是日常接觸人員比較多,感染風險要比普通人群更大一些,所以要更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護工作,要準備好口罩這些防護用品和消毒用品,並且做好日常清潔和消毒。工作期間要注意個人防護,在崗期間要規範佩戴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溼、弄髒之後會導致防護性能下降,要及時更換。同時要注意手衛生,平常用洗手液或者流水洗手,每天至少兩次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不必穿戴防護服或者防護面罩這些防護用品,當然如果出現了可以症狀,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腹瀉、嘔吐、肌肉痠痛等等,應該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帶病上崗,及時就醫。


談乘坐交通工具時如何消毒:

可用手消毒劑來進行手衛生,要把手掌、手背、指縫、手指、手指尖、大拇指都擦拭到,或用消毒溼巾擦。

乘坐公交難免手會碰到車門、座椅或者拉環,甚至和周圍的乘客發生身體的碰觸,在外無法及時洗手怎麼防護?張流波表示,如果是出門在外,可以用手消毒劑來進行手衛生。要把手掌、手背、指縫、手指、手指尖、大拇指都擦拭到。常用的手消毒劑是含醇的,如果對酒精過敏,也可以用無醇的手消毒劑。或者用消毒溼巾擦一擦也是可以的,消毒溼巾擦的時候,用起來沒有塗抹手消毒劑方便。


回應返程務工人員集中居住問題:

用工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去觀察工友的健康狀況,如果有工友發現可疑症狀的話,要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治療。

馮錄召表示,務工人員返程前應先做好體溫測量,有可疑症狀的先不要返程;同時,返程過程中也要做好個人防護;用工單位要在進行上崗前進行體檢。他同時建議,用工單位應加強通風,配備洗手液、手消毒劑等;如果在密閉環境上班,建議戴口罩;建議各單位錯峰吃飯等。要加強人員的管理,每個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去觀察工友的健康狀況,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這些人要進行培訓和考核,如果有工友發現可疑症狀的話,要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治療。同時,用工單位要加強工地和宿舍衛生管理,倡導工友講究個人衛生,不要隨地吐痰。對宿舍、工地都要加強通風清潔,定期消毒,使用過的口罩都要集中收集並且丟棄。


談交通工具上遇疑似病例乘客的應急辦法:

在飛機、火車上專門設一個應急區域,比如把後面三排空出來做應急用。

張流波表示,在飛機、火車上,因為人員比較密集,乘客面臨的風險更大一些。針對公共交通工具面臨的感染風險,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專門下發《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術指南》,要求車輛做好物體表面消毒,加強通風換氣,設立應急區域,要求工作人員注意個人安全,隨時進行手衛生,加強健康宣教來保證乘客的安全。在飛機、火車上專門設一個應急區域,比如把後面三排空出來做應急用。如果發現可疑病人,我們應聽從安排,到隔離區接受隔離排查。


回應“電梯按鈕”“門把手”存在病毒問題:

可以用一個面巾紙或者是用消毒紙巾把它隔開,手不直接去碰它。

張流波表示,針對電梯的按鈕、門把手風險比較高問題,並不是因為病毒在上面存活時間長,而是因為這些地方是高頻接觸的地方,你碰我也碰,因為相互接觸交叉感染的風險就大,所以我們的對應策略就是三條:一是適當的增加消毒頻次,原來一天一次,現在可以一天多次。二是可以用一個面巾紙或者是用消毒紙巾把它隔開,手不直接去碰它。三是也可以在碰了它以後用手消毒劑來揉搓雙手,做好手衛生。


回應“糞便中發現病毒”:

這個現象說明了病毒可以在消化道複製並且存在,但是不是通過糞口傳播,需要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進一步證實這個現象。

馮錄召表示,這個問題這兩天在武漢、深圳甚至在美國的首例病例中都發現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了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現象說明了病毒可以在消化道複製並且存在,但是不是通過糞口傳播,或者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形成氣溶膠的方式再傳播,需要我們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進一步證實這個現象。當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現在的主要途徑還是以近距離飛沫傳播、間接接觸傳播為主,但是這些現象也提示我們勤洗手的重要性,尤其是接觸了容易汙染的物體表面,在飯前、便後要勤洗手,是防護這個病毒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來源丨最高人民檢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